第八十二章 得地失人,拋石機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樣樣稀鬆 本章:第八十二章 得地失人,拋石機

    得知東江軍由毛文龍親自率領,再次攻破龍川、義州,幾乎全殲了此地留守的建虜,鄭鳳壽等人歡欣鼓舞,當晚便設宴款待郭大靖等將領。

    既然拿起刀槍反抗建虜的侵略,就要有以身殉國的覺悟。

    盡管嶽、碩的死都與龍骨山城有關,招致建虜的報複是大有可能,鄭鳳壽等人也不會埋怨東江軍,難道戰鬥起來還要講分寸?

    所以,鄭鳳壽等人更要倚重東江軍的支援,不僅是兵力上的,更有糧草物資。

    “能守則守,不能守便棄城遁入山林,繼續與建虜周旋。”尚可喜向鄭鳳壽等人轉達了毛文龍的建議,“死拚到底,毛帥以為不合兵法。”

    鄭鳳壽放下酒杯,沉吟著說道:“毛帥關懷之意,末將心領。如果建虜上萬,某自是不會繼續死守的。”

    上萬建虜,東江軍全部出動,也無法與其正麵交戰。

    郭大靖神色不變,大嚼著嘴的肉,舉起酒杯,笑地說道:“從鄭大人那索來的兵書,令郭某受益匪淺,卻還沒謝過鄭大人贈書之恩呢!”

    鄭鳳壽哈哈一笑,說道:“那書在鄭某這蒙塵日久,差點燒火取暖,實在是明珠暗投。到了郭百戶手中,才能大放光彩,也是它的造化。說謝,實在是太客氣。”

    郭大靖還是向鄭鳳壽遙敬以示感謝,喝了一口,說道:“可惜郭某識字不多,都是要別人讀來聽,甚至是講解。其中有句話講解得極好,某記得最是牢靠。”

    哦,鄭鳳壽的社會經驗多,此時怎能不開口詢問,捧個場。

    郭大靖撓了撓頭,鄭重其事地說道:“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酒宴上安靜下來,鄭鳳壽、崔孝一等朝鮮將領,包括尚可義、劉興祚等東江軍將領,也都停箸不食,細細品味這從沒聽過的兵家要義。

    好半晌,崔孝一擊節讚歎,說道:“精辟,此解說把‘不爭一城一地之得失’闡述得入木三分,令人難忘。隻把此語領悟通透,亦不失為名將之資。”

    鄭鳳壽恍然大悟,思索良久向郭大靖舉杯道:“如醍醐灌頂,鄭某受教了。請,鄭某敬郭百戶一杯。”

    “是那人解說得好。但某請教的人頗多,卻忘了是哪位高人。”郭大靖咧著嘴,舉杯續飲,臉上的神態根本看不出是假。

    眾人或許知道郭大靖有所保留,也不深究是他自己所悟,還是另有旁人所教,又接著飲酒吃菜,氣氛也更加熱烈起來。

    顯然,鄭鳳壽鬆了口,算是接受了毛文龍的建議,不再把死守龍骨山城當成主要的目的。

    死守,與守死相差不大。在郭大靖看來,本就是兵力不足、戰力不強,龍骨山城雖然險要,可到底是被動挨打。

    在朝鮮作戰,朝鮮人就應該發揮熟悉地形地勢的長處,利用河流、山林,靈活機動地打擊建虜。

    每次戰鬥不需要多大的戰果,但次數要頻繁,積少成多,積小勝為大勝。

    能夠說動鄭鳳壽,東江軍與朝鮮義兵便可以配合作戰,主動出擊對建虜進行襲擾。這比空守在龍骨山城,等著建虜來攻打,要更加有利。

    酒足飯飽,郭大靖等人自被安排在舒適住所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郭大靖和劉興祚吃過早飯,便帶著護衛出城,趕往宿營地。跟著他們的,還有向鄭鳳壽要來的幾個木匠。

    “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劉興祚似笑非笑地看著郭大靖,說道:“那位高人,可否告訴某家?”

    郭大靖的腦袋搖得跟拔浪鼓似的,說道:“不可說,不可說。若是泄漏出去,他該不教我了。”

    劉興祚哈哈一笑,也不再深究,心中卻自有猜測。

    能跟在郭大靖身邊的,也就那幾個人,可看誰也不象是那塊料。能想出離間計的家夥,從兵書中自己領悟出精辟之語,並不奇怪。

    但劉興祚是個有心機的,郭大靖不肯出頭,他自然也不會捅破,裝糊塗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帶了這些木匠,是要造那個投石機?”劉興祚岔開話題,好奇地詢問道:“厲害嘛,比木炮如何?”

    郭大靖想了想,說道:“某覺得這不好比較,算是各有所長吧!當然,得造出來再看,某也不太清楚有多厲害。”

    劉興祚點了點頭,說道:“對投石機,某是一無所知。軍中亦未曾見過,甚是奇怪。”

    拋石機在明朝的使用確實很少,在成祖之後,便沒有記載,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盡管當時已經有了火炮,但在威力上,特別是攻城作戰,好象還不如大型拋石機。

    而紅夷大炮的出現,還要在明末,那才是攻城的大殺器。

    其實,郭大靖對於拋石機並不完全了解,至少對於電影中破毀城牆的威力,他還不知道全部的原理。

    比如中世紀的西方城堡,往往是用堅固的石頭建造的。要想用拋石機砸毀城牆,就需要更堅固的拋擲物。

    所以,在實際的戰爭中。比如十字軍東征時,常常需要長途運輸特殊的堅石,以便擊毀城牆。

    當然,郭大靖要造的是輕型拋石機,能扔地雷或普通石頭就夠了。知識上的欠缺,影響不大。

    回到營地,郭大靖便帶著木匠們忙碌起來。也沒畫圖紙,就是連比劃帶說明,先造出來試驗了再改進。

    郭大靖想得還是比較正確的,拋石機的構造並不複雜,基本框架是固定的。

    框架的軸上連接可活動的長臂,長臂一端是裝載拋擲物的彈袋,另一端可用繩索用人牽拉,也可用配重式。

    配重式拋石機要稍微複雜一些,且在使用時要先將長臂拉下來,比人力牽引降低了拋射效率。

    但郭大靖早已經作了選擇,就造配重式的。

    一來配重式的射程和拋擲物重量,都比人力牽拉能提升不少;其次,配重式的落點比較固定,人力牽引則不好掌握。

    在製造過程中,郭大靖又簡化了工作。配重在五六百斤左右的話,將長臂拉下就不用絞盤,用人力也能完成。

    反正,郭大靖就是要一個快,快造快用。時間不等人,容不得太過精細。

    很多士兵也被調來聽用,粗活兒他們幹,細活兒則交給木匠,這大大加快了製造的速度。

    日近黃昏時,一架簡陋的拋石機終於造了出來,有些木頭上連樹皮都沒刮去,說是粗製也不為過。

    郭大靖心急難耐,指揮著人員把拋石機抬到空曠處。沒辦法,就圖個快,連輪子都沒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天換明》,方便以後閱讀逆天換明第八十二章 得地失人,拋石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天換明第八十二章 得地失人,拋石機並對逆天換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