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箭,京師耳目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樣樣稀鬆 本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箭,京師耳目

    不是閑著沒事兒,象毛文龍和陳繼盛那樣,為了拉攬而說媒,郭大靖是真的想讓趙青山能過上好日子。

    在大連建房定居,原來的那些鄉親、鄰居卻在另一處村莊,不僅阿秀會適應一段時間,象趙青山等廣鹿島的工匠,也處在了相對陌生的環境。

    一個大男人,在工坊勞作完畢,還要回家燒火取暖,生火做飯,想想就覺得累。

    郭大靖坐在屋內,把將要投入研製的新武器的圖紙加以完善,又想到了另一個改善工坊的措施。

    一邊幹著手頭的活兒,一邊進行研製升級,郭大靖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工坊的生產效率。

    火槍的威力提升,會讓東江軍的戰力上一個台階。而火炮,號稱“戰爭之神”,起到的作用更大。紅夷大炮在旅順堡防禦戰的作用,便可見一斑。

    而拋石機雖然簡單易造,可和紅夷大炮一樣,笨重卻是難以解決的問題。輕型的射程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以火藥,或者其它推進劑為動力的火箭,以及製造起來並不複雜的臼炮,很自然就成了郭大靖的首選。

    在明朝,火箭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抗倭名將戚爺爺就在軍中大量裝備火箭。箭長5尺以上,綁附火藥筒,能遠射300步,倭寇見之喪膽。

    但在實用上,卻遠遠不夠。這或許是當時技術所限,或者是科技發展走了歪路。

    象什“神火飛鴉”、“震天雷炮”、“火龍出水”,名字又酷炫又威武,但實際效果卻不敢恭維,甚至根本沒有應用於實戰。

    要知道,火箭的結構比前膛火炮簡單得多,製造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困難。

    原理嘛,可以參照“竄天猴”。甚至於,形製也可以象竄天猴,加上飛行的平衡杆。

    在郭大靖的猜測中,火箭之所以沒有在明軍中普遍使用,最可能的原因恐怕是推進藥不夠科學精確,使火箭的射程達不到要求。

    所以,他對將要製造的火箭做了一些改進。主要由彈筒(內裝推進藥)、爆炸或燃燒彈頭、尾翼這三部分組成,彈筒由鐵皮卷製。

    最關鍵的推進火藥,郭大靖采用了白糖、硝石、硫磺按一定比例融成的混合物,這是後世業餘火箭愛好者常用的推進劑。

    還有另外一種規格的火箭,是用速燃的黑火藥作推進劑,傳統的升級改進,這比硝糖火箭更容易製造,但在射程上稍有欠缺。

    除了火箭,郭大靖還計劃著製造臼炮,也就是古代的迫擊炮,後世的油桶炮。

    當然,是很粗重的桶或缸,結構極為簡單,製造也極為容易,就是一個短粗的炮身固定在厚木板做成的底座上。

    因為臼炮的炮管厚度遠超其他火炮,可以裝填大量的發射藥以提高射程。

    因為簡單和輕,臼炮也完全能夠算得上是一種“輕便”的火炮,同時也是一種“便宜”的武器。

    限於目前東江鎮的財力和資源,郭大靖不得不考慮到技術水平的限製,以及成本的低廉。

    火箭應該是可以馬上開始進行研製的武器,臼炮,或者就稱為迫擊炮,則要等待林家與倭商的貿易結果。

    硫磺、銅料是郭大靖迫切需要的原材料,是否能夠采購到足夠數量且相對便宜的,關係到軍隊的彈藥是否充足,新武器的製造能否順利進行。

    資源哪,可惜朝廷基本上都給了遼西,對東江鎮的防範和打壓,竟是如此不近人情。

    郭大靖很無奈,但卻並不灰心喪氣,依然在全力為明年的大轉折做著準備。

    其實,他未嚐不知野戰炮才是未來戰場的主力,三五百斤,一匹馬就能拉著跑的那種。

    但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太過領先是瘋子。在東江軍還不具備與建虜野戰並獲勝之前,隻能是倚堅防禦,或是結陣防守。

    親兵進來稟告,工坊派人來詢問郭大靖是在工坊用餐,還是回去。

    郭大靖並沒有太過猶豫,便決定在工坊吃頓食堂的飯,下午再召集相關的工匠,把火箭研製的工作交代下去。

    趙青山之所以對建立家庭不太上心,一方麵是喪親的傷痛還未平複,另一方麵則是工坊有食堂。

    對於軍器工坊的重視,使郭大靖舍得投入,基本上與軍營中的夥食相差不大。供應最多的自然是魚肉等海產品,偶爾還會有普通老百姓吃不上的鴨蛋鵝蛋。

    自然,在食堂吃的話,就領不到該發的錢糧。有些拖家帶口的工匠,為了節省,也隻好回家吃粗飯。

    一個人的話,確實不用考慮太多,吃光喝光也不用積攢。

    郭大靖一邊吃著飯菜,一邊和趙青山等人閑聊。

    雜糧飯,海帶和小蝦煮的湯,還有切好的小鹹菜。不豐盛,但管飽,從營養角度上也說得過去。

    而且,這樣的夥食,在老百姓眼,已經是難得的美味。

    “發行軍票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郭大靖隨手掏出幾張,放到桌上,說道:“郭某的軍餉,已經拿到手了。”

    趙青山連連點頭,說道:“大家都聽說了,可還沒拿到。我覺得吧,隻要能買糧買東西,都是一樣的。”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不光是糧食,其他商貨,也一樣能用軍票購買,和銀子是一樣的,花起來還很方便。”

    “而且,以後這軍票也是唯一流通的貨幣。比如這食堂,就要收取軍票。按照漲上來的工錢,就是全在食堂吃,每月也會有所結餘,可以買些別的東西。”

    趙青山眨巴眨巴眼睛,笑道:“那趕情是好,俺就能買酒喝了。”

    可能還會有人不免疑慮,但這是不可避免的,也無關大局。軍戶嘛,哪有什過分的要求,能吃飽肚子,就已經很滿足了。

    但郭大靖的這番解釋,並拿出了自己的軍票,也應該會起到作用。

    不患貧而患不均,他的官職已經是老百姓仰望不及的存在,都領了軍票,誰還敢有公開的怨言和反對?

    而為了減輕初期運糧到金州各地的負擔,老百姓買糧也是有限製的,每月購糧五次,總數不得超過之前配給的數量。

    這樣的話,就不必擔心有的地方運到的糧食少,如果老百姓拿到軍票便全換成糧食,導致擠兌,甚至是無糧可售,而造成人心惶惶,損害軍票的信用。

    萬事開頭難,發行軍票也是如此,很多細節都要考慮到,絕不是把軍票發下去就完事大吉。

    當然,挺過兩三個月,老百姓能穩下心來,認同了軍票的價值,這項改革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出於封建的上下尊卑思想,毛文龍和陳繼盛顯然沒有太過擔心。都是軍戶,還不是上麵怎說,他們怎做。哪怕是鬧饑荒,也沒有作亂的可能。

    郭大靖不喜歡這樣的傳統,這樣的思維和作法,甚至是非常的厭惡。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什狗屁邏輯?不作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這又是如何的高高在上,說出如此無恥至極的話。

    所以,對於士兵,對於百姓,他都盡力做到最好。最重要的,他在言行舉止上,很自然地表示出和藹態度和平等尊重。

    比如在一張大桌上吃飯,這在工坊並不是第一次。廣鹿島的老人都習以為常,新到的工匠卻十分驚詫。

    解釋和說明還是需要的,郭大靖覺得自己應該盡到責任。隻是舉手之勞的幾句話,哪怕沒有絲毫作用呢,他又能虧什?

    其實,有沒有作用,郭大靖也是知道的。

    就象那些被他記住並叫出名字的小兵,還有那些經過他醫治的傷員,甚至是隨他征戰過的戰士,對他的態度如何,難道還看不出來?

    以心換心,郭大靖一直相信這句話。

    而不懂或不知道這句話的,比如崇禎,結局是眾叛親離。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天換明》,方便以後閱讀逆天換明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箭,京師耳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天換明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箭,京師耳目並對逆天換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