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額助農貸款,倭商到來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樣樣稀鬆 本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額助農貸款,倭商到來

    “領票買糧,是麻煩了一點,但對於東江鎮日後的發展,卻是有益的,希望大家多多體諒。”

    “每月有一次大集,鄉親們有賣的有買的,都可以去趕集,用軍票交易, 也比銀子方便。”

    “如果今年能豐收,大家手中應該都有餘糧,軍票就可以省下來,添置些其它家什,或是買肉買魚,讓家人吃的好些。”

    老百姓們顯然是不太敢說話,也或許是覺得郭大靖說得有理, 都連連點頭稱是。

    “有什困難,有什意見或建議,你們可以向村長反映。很快,部隊上要向各村派駐軍事教官,對百姓進行軍事訓練,也會給予適當的補償和獎勵。你們也可以向軍事教官反映情況,同樣會被上麵收到,給予解決。”

    下情上達,必須保證渠道暢通,且有一個互相監督的機製,不能讓村長全部把持。

    而全民皆兵,也是廣鹿島已經實施過的政策。現在地盤大了,自然要把攤子鋪大,派駐軍事教官,就是新的舉措之一。

    同樣,工坊打造的弩弓、刀槍也會逐步發放到百姓手中, 達到家家有武器,適齡青壯拿起武器就能從軍上陣。

    “郭將軍, 草民有個事兒——”

    “隻管說,不用管對錯,郭某的為人,你們還不知道嘛?”郭大靖立刻鼓勵,笑著看著這個囁嚅的百姓。

    這個百姓撓了撓頭,小心又有些羞赧地說道:“這個軍票能不能預支一個月或兩個月的?當月發放的軍票,幾乎都買了糧食,剩不下。有些家什,沒法添置,有些不太方便。”

    郭大靖眨巴著眼睛,思索了一下,腦海突然個名詞“貸款”。

    預支一個月估計不行,你下個月還不吃糧啦?而且,預支不好聽,若說成是貸款,至少三五個月,到了秋收,就好辦了。

    老百姓要預支軍票,肯定不是為了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他們或是購買工具,或是買材料,最大的可能就是進行一些副業生產。

    小額支農貸款,這個可以有。

    郭大靖心中計議已定,露出了笑容,這讓那個說完有些忐忑的百姓稍微心安。

    “預支就算了,還是借貸比較方便。”郭大靖笑著說道:“借期一年,不收利息。還貸時可以用軍票或銀兩,也可以用實物。你們覺得,這樣是不是比預支好?”

    預支的軍票期限短,又是老百姓獲取糧食的主要途徑,壓力太大。而無息借貸就不同了,一年的還款期,也還是比較寬鬆的。

    “將軍說的這個辦法好。”老百姓稍加思索,便脫口而出,臉現喜色地稱讚道:“隻要今年收成不差,一年肯定能還上,家中老小也不愁沒飯吃。”

    年長的百姓連連點頭,說道:“也不借多,三五兩銀子就差不多。官家不是說了,到明年五月份才停發軍票嘛。秋收後,有了糧食吃,省下的軍票就夠還貸的。”

    郭大靖笑著說道:“小額貸款嘛,也確實不宜太多。十兩頂天,應該足夠了。”

    正如老百姓所算計的那樣,隻要今年收成不是太差,借上幾兩並沒有太大的壓力。

    而郭大靖想的則是拉動消費,促進商品生產和貨幣的流通。並利用小額貸款扶持百姓,讓他們開展各種農副業,生活得能更好。

    有了軍票就是好啊,以前很多需要錢才能辦的事情,現在都能迎刃而解。

    當然,控製還是非常必要的,就保持現在和糧食的兌換比,就不擔心什通貨膨脹,貨幣貶值。

    說白了,不能走大明寶鈔的失敗之路。完全不懂經濟規律的混蛋們,可是把大明的信用給敗光了。

    郭大靖和百姓們又聊了一會兒,才起身上馬,與鄉親們揮手告別,向著大連繼續趕路。

    內部穩則外戰強,內興則外盛,這個道理郭大靖比誰都清楚。

    最好的例子就是大明,亡於內亂,而不是外敵。

    而東江軍要想不斷發展壯大,離不開遼民百姓的支持。他們生產,他們製造,他們參軍,也隻有讓他們生活得好,才能持續地給東江軍提供動力。

    回到大連,郭大靖便馬上寫了書信,派人快馬送去旅順,請陳繼盛調整政策,並如實匯報了與方正化見麵的情況。

    隨後,郭大靖便投入到工坊的軍工生產中,在迅速熟悉了生產製造的流程中,找到問題所在,開始了革新,以提高生產效率。

    ………………..

    時間在整天忙碌的人們眼中,過得很快。也隻有無所事事的人,才覺得時間難熬。

    小額無息貸款很快就在金州開始實行,有一技之長的人家立刻看到了增收的機會,也解決了他們沒有啟動資金,無法打造工具、購買原料的困難。

    很快,農村出現了不少鐵匠鋪、木匠房,以及編筐編簍、補鍋鋦碗等手藝人。

    而對於這些非農職業,官上還沒有繳稅這一說。也就是說,他們隻有賺的,沒有賠的,最多不過是白辛苦。

    對此,官上也樂見其成,方便了軍民的生活,隻要不耽誤布置下去的工作就行。

    修整道路、建窯燒磚、興修水利等工作,按照計劃分到各村。按照出工情況,都給予適當的軍票補貼。

    這既是讓老百姓增加收入,提高積極性,又能拉動消費,甚至還有擴大就業的影子。

    發行軍票的作用越來越顯現出來,既能買糧,又能購買其它日用品,與銀子無異,老百姓也很快就接受了這種新貨幣。

    隻要信用建立起來,主要的糧食和食鹽能得到保障供應,流通就沒有阻礙。

    盡管是內循環,但老百姓創造的價值遠超過所支付的軍票,東江鎮內部的財富也就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起來。

    當然,現在看得還不是很明顯。畢竟,毛文龍和陳繼盛等人,還惦記著一年後兌換銀兩的事情。

    但在郭大靖看來,隻要有節製地發行軍票,隻要軍隊能不斷地勝利,隻要老百姓能吃上飯,就沒有什大問題。

    而通過發行軍票,朝廷給東江鎮發的餉銀省了下來,可以購買戰馬、火藥、鐵料等戰略物資。

    金州的各項建設正蒸蒸日上,郭大靖這邊的工作也有了突破性進展。

    一座新建的工坊內,用坩堝煉鋼製造出來的高碳鋼鑽頭經過了測試,令人滿意的報告呈到了郭大靖的麵前。

    製造火槍最為費時的就是鑽管,史載:鑽一根槍管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除了沒有現代機械設備和強勁動力外,郭大靖發現連最基本的工具——鑽頭,都有問題。

    雖然當時的鑽頭是用比較硬的鋼,但也是比較硬而已,與後世鑽頭的特種鋼完全不是一回事。

    於是,郭大靖借助於空間,以及燒製玻璃的經驗,經過反複實驗,終於研究出了粘土坩堝煉鋼。

    雖然坩堝煉鋼的產量很低,且出鋼的品質也不好控製,合用的鋼出爐率不高。但作為工具鋼,本來需要的也不多,隻要性能優異就行。

    “大人,小的們用此鋼鑽,隻用五天,便鑽好了一支槍管。”花白胡子的工匠恭身匯報著,臉上被常年的爐火熏得黑紅,但依然能看出露出的喜色。

    從三十天到五天,效率提高了數倍不止。郭大靖覺得還應該有提高的潛力,但現在的突破,也足以令他感到振奮。

    “辛苦了,趙師傅。”郭大靖笑著稱讚,又拿出三十兩的軍票,“郭某言出必行,這是獎金,趙師傅拿去分了吧!”

    “多謝郭大人。”趙師傅樂得咧開了嘴,上前接過軍票,隻覺得拿在手上,是那的沉重。

    三十兩,可不是個小數目。當兵打仗的,每月餉銀才七錢,外加一斛米呢!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郭大靖知道自己催得緊,以趙師傅為首的幾個工匠是加班加點地試驗,光坩堝就用不同材料和配方做了上百個,才最後確定下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天換明》,方便以後閱讀逆天換明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額助農貸款,倭商到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天換明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額助農貸款,倭商到來並對逆天換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