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尉遲恭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宅男也是男 本章:第295章 尉遲恭

    太極殿內李世民麵無表情的坐在龍椅子上,看著下麵群臣,自從外麵的流言開始不斷的傳播,和親這件事,已經是鬧得沸沸揚揚了。更何況,現在邊關戰事緊急,再也不能拖下去了,今天必須把事情解決掉才行。

    而且,他更知道,今日就算是他不提此事,肯定也會有大臣提出來的。

    “啟稟陛下,現如今,邊關戰事危急萬分,刻不容緩,必須盡快想出對策才行。從別處調兵,風險太大,因而,臣思來想去,隻有通過與吐蕃和親此法,才是最佳辦法,因此,臣肯定陛下,為了千千萬萬的大唐子民著想,允諾和親”

    果然,一陣沉默之後,很快的,就有人開始說話了。

    “臣也讚同和親,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解決邊關戰事,最重要的,通過此次和親,能夠讓使得之後,我大唐與吐蕃國形成姻親之邦,從而避免戰事再生。從而使得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並且,如此作為,也顯示出我大唐的氣度,更加揚我大唐之國威。”

    “孔大人,所言極是,隻要我大唐,能夠和親下嫁,到時候,那吐蕃之國,得此恩寵,必定會對我大唐,感激涕零………

    果然,一說到和親,最為熱心的就是那些成天把聖人之言掛在嘴邊,自詡為聖人門徒的那幫文官了。儒家治國之論,最主要的思想,那就是仁。勸誡君王,要做任君。所謂。仁義禮智信,仁排列在首位。

    因此,自從這個和親這個方法,一出現,立馬就受到這些人的追捧。畢竟,仁之極致,那就是不動刀兵。反正,基本上隻要和親管用的,能解決問題的,他們這些人。那是肯定會雙手讚成的。

    畢竟。君王如此做,那是對他們儒家思想的一種認可,同樣的,也是對他們的認可。要知道。他們可都是聖人弟子來著。

    說實話。李世民平時最厭惡的就是這幫人了。什都不懂,光就知道,把所謂的聖人之言搬出來砸人。要不是需要把這些人拿來當個擺設,李世民早就把他們全部趕出朝堂了。以往,李世民是一聽到這幫人發言,就頭疼,不過,今日他的臉上,卻絲毫沒有任何反應。而且,似乎極其的有耐心,一個個的聽他們慢慢說。

    “那眾位愛卿所說,如若是和親,如何個和法呢?”

    等到聽完後,李世民卻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微微眯著眼,望著下麵的群臣,慢悠悠的說到。此刻,李世民的臉上,根本就看不出喜怒哀樂來,滿臉的平靜。

    可是,這個問題一出,立馬就讓眾人又是一片安靜起來了。對於外麵謠言之事,大家豈會不知道呢。在他們看來,對於和親,皇帝是不會有太大的意見的。可是,關鍵就要派誰去和親了,是宗室女,還是皇帝親生公主。

    換成以往,眾人當然不會觸皇帝黴頭,直接找一個宗室女,封個公主名頭,嫁到吐蕃去就完事了。可是,這謠言出來之後,事情可就棘手了。最少,此事令皇帝,十分的不好辦,甚至十分的憤怒。

    “啟稟陛下,臣建議此次,直接讓公主下嫁吐蕃國國主為好。如此一來,方能更顯得我皇帝的仁慈和威嚴。”

    和親之事,最早就是魏征提出來的,現在,看到沒有人說話了,便立即站出來,對著皇帝說到。為了堵住悠悠眾口,為了維護皇帝的名聲,此時此刻,那也隻能忍痛割愛了。

    “陛下,臣認為魏大人,言之有理,民心不可失,民意不可違啊”

    魏征站出來後,房玄齡也立馬緊隨其後,站了出來,表示讚同魏征的意思。可是說,隻要一和親,下家公主,這就成必然了的。

    “是啊,陛下,帝王之名聲不可損,帝王的威嚴不可思失啊”

    “請陛下三思啊”

    看到魏征和房玄齡都站出來了,立馬很多人,紛紛的站出來,開始對皇帝勸說起來了。而且,隨後,表示讚成的人,更是越來越多起來。隻要人多就好,所謂法不責眾。再說了,這也是為了皇帝著想不是嗎。

    “陛下,老臣懇請陛下,一切以江山社稷為重啊。況且,下嫁公主,更能顯現出我泱泱大唐之恩澤,讓那些邊陲小民感受我皇恩浩蕩。如若陛下不答應,老臣……..老臣我就一頭撞死在此大殿之上,也要護我皇聲威”

    “張大人,張大人,不可啊……”

    “是啊,張大人…….”

    這發表意見之人,越來越多,看到皇帝還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突然,一位年紀比較老的官員,先是一陣慷慨陳詞的說辭之後,突然越說越激動起來了,竟然顫顫悠悠的,就要往柱子上撞去,還一副老淚縱橫的樣子。

    如此情景,立馬就引得所有的官員,開始向皇帝懇求起來。頓時,這朝堂之上,就跪滿了一大片人,口中還不停的說著“陛下三思”之類的話。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暴力宅男》,方便以後閱讀大唐暴力宅男第295章 尉遲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暴力宅男第295章 尉遲恭並對大唐暴力宅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