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不認識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筆下通天 本章:第188章 不認識

    第188章 不認識

    他們分工明確,女人小孩幹那些采摘防止晾曬之類的活計,男人們便都組織起來開荒打獵,至於修士,則是全力維護各營的利益不受他人侵犯。流民大營之中,所有的物資都需交公,由流民首領統一分配。有些首領公平,有些首領私心太重,這便是不同的小節了。

    “哦,”崔燦聽到這饒有興趣地問道:“這些流民大營之中,哪個大營人數最多?”

    “便是剛剛離去那位李暘他們一家的大營人數最多。”喬登接口道:“他們的首領叫做李享,原本官拜東羌獵將,一身修為極為周行。更讓人敬佩的是他為人做事極為公平公正,對待大營之中任何流民都一視同仁。他們李家之人和大營中眾流民每天都是吃住一起,從來沒搞特殊化。故此,他極得眾人擁護。喬某聽說他家自略陽遷出之時才三百多戶,等到了梁州,已經就有五百多戶人家了。時至今日,他們紮根在新都郡綿竹縣境內,光他們一個大營,人口就已經上萬,馬匹不下兩千。如此實力,常常讓蜀地很多官員是坐臥不寧。”

    “那賢侄你認為該如何處理這些流民呢?”崔燦看著喬登敘事條理分明,心中不由起了愛才之心,便想進步一考校一下這個年輕人。

    “客大欺主,此誠禍亂之兆也。”喬登聽到崔燦這般問他沒有絲毫停頓便朗聲道:“事由情生,不由人意。李享誠然是長者善人,可若是哪天主客起了重大衝突,他不可能不站在流民那邊而站在蜀人一邊。這就仿佛巨石居在高處,它就勢必會要往下滾落。若是讓它處在低處,你便是想讓它滾落都難以將其挪動。”

    “所以,在登開來,流民就仿佛那巨石,不可讓其處於高處,處於危險之境。當務之急,便是迅速上報朝廷,將流散在益州梁州等地的流民遣返回鄉。如此,方能主客雙方都能得到保全。”

    趙旻本就是巴西人士,和李暘祖上同屬一個郡。不過李暘祖上祖祖輩輩就是傳統的巴人,而趙旻祖上乃是當年前商末年中土大亂而躲避於巴地之人的中土後人。嚴格來說,他家其實就是流民後代。隻是他們在這已經繁衍生息了三百多年了,也早沒人說他們是流民後代了。

    趙旻以前曾擔任少府下麵的材官校尉,和沈秀同屬少府卿,一來二去的,兩人很是熟悉。在沈秀攛掇趙王皇甫倫發動政變廢除賈後之後,趙旻第一時間找到沈秀送上厚禮,請求外放為益州刺史。

    對於沈秀這個人,趙旻是打心底不喜歡,可也打心底佩服此人善於算計冷酷無情。

    此時,趙旻就在想著沈秀的成功經驗。他不想再回上洛那個注定還要混亂的地方,他隻想待在益州這邊與世無爭地做他的一方之主。

    在坐的幾位都是他的心腹。

    長史杜舒本來就是一介寒門修士,原本在上洛隻是一介書佐,是他慧眼識珠將他提拔為自己的長史。

    司馬張璨早年也是鴻都學院中的一名學員,能成為一州刺史府上的司馬,這讓張璨是感激涕零。

    至於另外一側那名五十多歲的身著寬大儒服的中年人卻是益州本地人士,叫做劉浮,本是犍為太守。在得知自己的犍為太守之職也要被從京師來的晉陽王家之人替代後,不甘心的他也是來到了刺史府。

    他們幾個私下早已商量出了對策,此時就看杜舒開口道:“大人,崔使君已經過了劍閣,不日便到陳堯。益州文武幾乎傾巢而出前去迎接,還望大人早下決心。”

    趙旻此時眉頭緊鎖,心中天人交戰。

    他留戀此地不假,可若真是起兵抵抗,這可就是形同謀反,一時之間,他又有些後悔。

    “大人,”劉浮察顏觀色,立時便猜到他心中的顧忌,開口說道:“益州四麵環山,實乃天府之國。當年商昭烈憑借此州和周、吳兩國三分天下。再往前看,昔年商高祖正是從益州出發進而一統天下。當今大晉朝堂紛爭無暇旁顧,這正是我們割據益州的良機。隻要我們突然起兵拿下劍閣葭萌兩關斷絕北道,進取哪怕不足,自保綽綽有餘。”

    趙旻聽聞此言,眉頭依然不展。“蜀地民眾一向耽於享樂而不善戰,這是一個大問題。”

    “這個不難,我有一策可解大人之惑。”司馬張璨進言道。

    “哦,快快說來。”趙旻聞言急聲問道。

    “大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我聽說朝廷派遣崔燦來此的第一件要務便是驅趕流民返回原地。據我所知,這些流民是不願遷回原地的。大人,隻要我們給他們許以承諾,準許流民永久居留,再給一些頭領封上一官半職,還怕這些驍勇善戰的流民不為我們所用?”

    “好,張司馬此策隻要實施成功,我們便可得上萬精兵。”長史杜舒聽聞張璨此策大聲叫好道:“大人,我聽說綿竹一地的流民首領李享的祖上和大人是同郡之人,不知此消息是否屬實?”

    “這個消息不假。”趙旻開口道:“李享還曾派他的弟弟找過我,隻是綿竹屬於梁州管轄,我也愛莫能助。”

    “大人,事不遲疑,我這就前去綿竹說服李享。能得此人效力,大人大事當再無所憂。”

    ……

    便在杜舒前往李享大營時,喬登等人正在涪縣一處燈火輝煌的大宅院內端著一杯葡萄美酒在和眾青年才俊一起愉快地交談。

    他們一行人離開劍閣,在天黑之前趕到了涪縣。過了涪縣便是綿竹,隻是兩個分屬不同的郡,涪縣屬於這邊的梓潼郡,而綿竹屬於那邊的新都郡。以他們隊伍的速度,兩天之後便能趕到陳堯,這讓這些在群山峻嶺之中穿行多日的眾人都很興奮。這處大宅乃梓潼大姓辛苒之家。他們辛家蜀商之時便一直有人在蜀商為官,一直是這邊的大姓。當年大晉伐滅蜀商之時,辛苒的祖父戰鬥到最後一刻最終戰死在沙場之上,故此極得大家的讚譽。蜀地入晉之後,蜀地大儒喬周隨同蜀商後主前往上洛。當晉武帝詢問喬周蜀地還有哪些人才德才兼備之時,喬周向向晉武帝推舉的一十八名蜀地青年才俊之中便有辛苒的父親。

    辛苒此時官拜廣漢太守,他不能離開廣漢,是他弟弟在家招待眾人。

    由於當年喬周的舉薦之情,再加之辛苒父親原本就在喬周門下聽過課,兩家的關係一向非常親密。

    喬登正在這邊聽那些來自上洛的青年們在說那些齊王陳堯王討伐趙王的事情,說什範陽狄佳靖那些近乎傳奇的壯舉,說什陳堯王禮讓齊王的義舉,正聽的津津有味,忽然感覺身後有人輕輕拉他。

    他扭頭看去,隻見一名年方二八模樣甚是清秀的女孩麵帶嬌嗔地望著他,正是辛家的小姐辛婉。

    “登哥哥,你過去幫我看看吧。”辛婉一開口猶如黃鶯清鳴一般甚是好聽,“我的籌碼都快輸光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道侶修習了替生術》,方便以後閱讀我道侶修習了替生術第188章 不認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道侶修習了替生術第188章 不認識並對我道侶修習了替生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