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變化(單)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萬物皆可種 本章:第487章 變化(單)

      第487章 變化(單)

      九月寒風一度,又是歲末迎冬時。

      “下山半年了啊。”

      瓦房外,尹文念撫須遠望,道人相比去歲麵容蒼老了些,不過打理得依舊整齊妥當,唯獨衣衫漂洗多了顯得泛白。

      從真武山走下,行於人世間,追尋飄渺不可知的仙家福地,到頭來半點成就也無,可歎可歎。

      “道長,天寒了,將入屋歇息暖和會兒吧。”

      一男一女走出,笑著端了熱湯到老道跟前。

      “兩位居士有心了。”

      看著縮在夫婦二人腿後的蘿卜頭,老道散去無奈愁緒,笑慈藹地揉了揉小童子的腦袋。

      喝著湯汁,寡淡無味,卻驅散了陣陣冷風吹拂的寒意。

      人世淒寒,難能世人還抱有善念。

      淒冷的風從東吹到西,從南刮到北。

      於啟猛同樣在路上,他再次啟程,將山林的這一處標記在皮卷上,勾勒文字書寫,以免遺忘。

      此地有隱秘,他如是想,在林中嚐試了吐納,效果非凡,比之外界它處好了倍許,模糊中一絲靈覺觸動,於啟猛步入其中時莫名有種親近,心神都仿佛被吹去塵埃變得淡泊寧靜了些。

      但不知根底,不曉緣由。老道士接踵吐息,腳踏天罡地煞、行道門五行陣,又呼喝請神諸般法,卻統統無用。

      其實也有預料,若依著當初元陽峰上眾人的猜測,以及玄誠道友的推斷,前賢留下的道門諸法哪怕真實不虛,也或許屬於古法一類,不適於當今。

      眼下無用,自屬當然。

      “老樹尚能換新芽,古法未必不能脫胎換骨重燃於世。”

      離開元陽峰,眾人各自散去,之後尹文念曾與於啟猛通信,述說在真武山與諸多真修真人的論道,意見與他們當時所探討的相差仿佛,都認為新法潛力頗大,依托古法而成,或能弘揚百世。

      隻可惜後來人世沉浮動蕩,西邊的宋義雲與朝廷對壘,打得火熱,各地也都嘈雜一片,野心勃勃者輩出。

      山匪橫行、驛站荒廢、官道斷絕,通信便一日少過一日,到了最後,月餘都不能得見。

      再往後,於啟猛將道僮們安置在正元觀,下山尋道,自此再無聯係。

      “也不知玄誠道友如今有無精進,想必已洞悉六氣之變,乘風會有時……”

      於啟猛精神矍鑠,一步跨出,渾身氣力激發,沾染的草葉紛紛脫落。

      兩個多月的參悟,即便仍然不清楚林地中到底有什,天地之氣格外濃鬱的環境依舊讓老道士得了不小好處,單單體內各處穴竅的養練便提了許多進度。

      此刻絲絲縷縷的內氣積攢在數十枚穴竅內,隻等他進一步衝開關節大竅,便可匯通一體。

      養體、定竅……於啟猛在這條無所借鑒的新路上,借助意外發現的‘寶地’,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實際上,大竅的鎖定已經完成,當初從《玉華洞庭妙錄》《經絡脈生圖》《萬符龍壤法》等經書中汲取精華,再由元陽山一遭經曆,結合道人張世觀天地之氣的法門,他自創出一門定竅和鳴的功訣。

      化外禦內,交煉內氣。

      這本《玉華洞庭真解》習練至今,修改完善了不少地方,與此同時於啟猛對穴竅的掌握也在水漲船高。

      如今,除去四千小竅,以及岐黃之術多有記載的二十餘處人體關節大竅外,他通過這本功訣與運行體內的內氣,又鎖定了常人不知的五處大竅。

      攏合近三十枚。

      老道士琢磨至今,對這些穴位稱得上熟悉,想要如其它小竅一般衝開,並無難度。

      但於啟猛走得很穩,日三省,時時檢視自身,預測衝開大竅的後果與應對,哪怕在同道看來顯得蹉跎了時光,老道卻甘之如飴。

      他很喜歡這種積累的感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此時走得慢些,以後才能走得更高。

      出了密林,越過瑤山,於啟猛繼續向西北去,風餐露宿不足道,半月後,來到了昌州。

      “人心散亂,禍將至矣!”

      素有西北明珠之稱的昌州,眼下卻是荒蕪景象,人煙稀少,盡皆幹柴似的,麵黃肌瘦。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山上種田那些年》,方便以後閱讀山上種田那些年第487章 變化(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山上種田那些年第487章 變化(單)並對山上種田那些年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