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自我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堂皇荒唐 本章:第二十七章 自我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在他的心理學中闡述了他的自我概念。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組成。

    “本我”來自人的本能,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追求各種個人欲望的滿足和追求個人利益實現的特征;本我是人的生物性本能,隻知快樂,活動盲目。“超我”來自社會文化,是個體在成長經曆中已經內化為自身價值觀念的種種文化信念,其中以道德、信仰為主要內容,超我是人內化了的社會道德原則。這些社會文化與道德信念對個體的要求,往往以犧牲個人服從整體為主,甚至要求個體行為完全道德化,因而與本我相對立。

    隻有“自我”才是人的理性部分,往往處於社會生活的現實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與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間,按照現實原則協調矛盾,盡可能地尋找權宜之計,是個體最終行為表現的決策者,時而管理本我,時而服從超我。隻有自我知道活動的目的和方向。

    從青春發育期到青春後期大約10年時間,是心理自我的發展時期,自我觀念漸趨成熟。青春期,個人無論在生理、認識或情緒等方麵,都有很大變化,如性的成熟、邏輯思維和想像力的發展、感受性的敏感,都是造成自我意識發展的基礎。這一時期,個人的自我意識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自我意識分裂為觀察者的我(i)和被觀察的我(e),因而個人就能從自己的觀點出發,認識和考量自己的心理活動。二是個體能夠透過自我去認識客觀世界,即由自我的觀點來認識事物而不是從他人的觀點去考量事物。三是個體價值體係的發展和理想自我的活動,總是與自我觀念的發展相聯係。這時,個體常常強調自己所具有的個性特征的重要性,以及認為自己追求的目標對於自己的重要性。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到了青春期,青年要求獨立、自治的意識強烈,更想擺脫成年人的影響束縛。

    一般地講,青年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曆著一個特別明顯的、典型的分化、矛盾和統一的過程。自我明顯的分化,意味著自我矛盾衝突的加劇,即主體我與客體我的矛盾鬥爭,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矛盾鬥爭的加劇。兩個我不能統一,自我形象便不能確立,自我概念也不能形成。於是青年表現出明顯的內心衝突,甚至有一定的內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他們對自我的評價常常是矛盾的,對自我的態度常常是波動的,對自我的控製常常是不自覺、不果斷的。他們可能忽而隻看到自己的這一方麵,又忽而隻看到自己的那一方麵;時而能較客觀地評價自己,時而又不能這樣做;時而肯定自己,時而又否定自己;時而感到自己什都行,時而又感到自己特別幼稚;時而步入憧憬境界,對自己的現實缺乏意識,時而又厭惡自己長大而津津樂道那令人留戀的童年;時而對自己充滿自信,時而又感到自己無能,對自己不滿等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砍斷南風》,方便以後閱讀砍斷南風第二十七章 自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砍斷南風第二十七章 自我並對砍斷南風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