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籌建海軍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雨天下雨 本章:第216章 籌建海軍

    第216章 籌建海軍

    董明傑帶著羅誌學的指示前往荊州府去了,羅誌學依舊沒閑著。

    他把剩下來的兩千左右的降兵編成了一個守備團暫時直轄,又讓後勤部從其他不合格的降兵挑選了五千人編入運輸營,為各路大軍運輸補給。剩下的一些連運輸營都不要的降兵們,則是再編入建築營、屯墾營,再把極少數的一批死硬分子扔進戰俘營。

    如此一來,基本上也就把一萬五千多人的降兵給處理的差不多了。

    處理完這些降兵後,羅誌學又召開了各部會議,商討擴充主力部隊的各項事務。

    保鄉軍一直都是在擴充當中,地盤占領的越來越多,所需的兵力也是越來越多。

    雖然也先後整編了三個守備師,但是這些守備師的戰鬥力還是太差,擔任次要戰線任務勉強還行,但是想要讓他們充當主力去作戰就不靠譜了。

    要擴充地盤,要攻城略地,真正需要的還是主力部隊。

    不僅僅是需要尋常步兵和野戰炮兵以及騎兵,還需要更多的攻城炮兵。

    上述還隻是陸軍範疇,而隨著保鄉軍持續在漢水水域作戰,不久後也會飲馬長江,因此羅誌學也是打算趁著這一次的機會,正式籌建海軍。

    八月五日,羅誌學召開的軍務會議上,他針對籌建海軍問題讓麾下各將領們暢所欲言,最終敲定了籌建海軍的一應事宜。

    暫定設立海軍部,以統籌管轄所有海軍發展、作戰事務。

    之所以一開始就設為部,而不是在參謀部內轄一個海軍司,或者效仿炮兵、騎兵設立總監,純粹是羅誌學想要從一開始就把陸軍和海軍給區分開來。

    畢竟陸軍和海軍屬於牛馬不相及的兩個兵種,這和炮兵、騎兵依舊屬於陸軍下的兵種不一樣。

    隻不過海軍部雖然成立了,所屬的人員以及兵力卻是非常少。

    暫時隻有水上輜重營所屬的二十多艘陸續繳獲自明軍的一些內河戰船以及三十多艘普通貨船。

    這些都是一些內河船隻,最大的排水量也不過數十噸罷,連火炮都不能擺上幾門的那種。

    這個水上輜重營,將會成為保鄉軍海軍的基礎,並整編為長江艦隊。

    嗯,雖然保鄉軍還沒有飲馬長江,但是未雨綢繆先把自家的內河艦隊掛上長江前綴也是沒毛病的。

    省的過幾個月還得改。

    前水上輜重營,現長江艦隊所屬的船隻不大、不多、人也少。

    因此連帶著首任海軍部部長呂興業都隻是一個準將,比其他的四部梁總監的清一色少將軍銜低了一級。

    此人之所以是準將,那還是羅誌學看在海軍屬於獨立兵種,海軍首腦也就是海軍部部長的軍銜不能太低的緣故,要不然的話,撐死了也就一個上校。

    如今在保鄉軍,上校已經不算什高級軍銜了。

    正式南下之前,羅誌學設立了師級編製,任命了幾個師長、多個旅長。

    考慮到職務和軍銜的搭配,羅誌學也是對麾下眾多高級將領們進行了晉升。

    四部長兩總監,清一色的少將,副部長或重要司司長為準將,普通司長為上校,司下屬各處為少校或中校等。

    野戰部隊方麵,北路軍司令兼第二師師長黃丁權被晉升為中將軍銜,北路軍參謀長兼任第一守備師師長左英哲被授予少將軍銜。

    而黃丁權,目前也是保鄉軍體係下,僅有的一個中將。

    西路軍司令兼任第二守備師師長黃光茂,被晉升為少將。

    值得注意的是,黃丁權的中將軍銜,並不是來源於他的第二師師長職務,而是因為他的北路軍司令職務。

    主力師的師長軍銜,標配乃是少將,比如第三師師長李多,就是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率領第一師主力南下前往漢陽的李成通,也是在南下之前被羅誌學升任為第一師師長,暫時依舊兼任第一步兵旅旅長,其軍銜也是少將。

    主力師的旅長則是準將軍銜,主力師的步兵、騎兵、炮兵團長則是為上校軍銜,輜重團為中校軍銜。

    主力步兵營營長則是少校為主,中校為輔。

    左英哲和黃光茂的少將軍銜,同樣也不是因為他們的守備師師長職務,而是因為他們北路軍參謀長、西路軍司令職務

    他們的守備師師長隻是暫時兼任而已,而在規劃,守備師的師長標準軍銜乃是準將。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方便以後閱讀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216章 籌建海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216章 籌建海軍並對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