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羅誌學的野望:國強民富(二合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雨天下雨 本章:第543章 羅誌學的野望:國強民富(二合一)

    第543章 羅誌學的野望:國強民富(二合一)

    在這一次的五百加急軍報的傳遞當中,海上傳遞展現出來了更多的優勢。

    當陸地傳輸的軍報,由沿途驛站的郵遞司工作人員不斷的以接力的方式,實現每天超過兩百多公以上的速度進行傳遞的時候。

    在海麵上進行航行的郵遞司第一代海上郵遞快船‘速郵一號’,卻是以每天二十四小時,並且每個小時都保持著十多節的高速向南一路航行!

    速郵一號通訊艦,完全是為了速度而生,為此犧牲了適航性,抗沉性,載貨量,更別提什防護能力以及火力了。

    這玩意的使命隻有一個,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在海麵上飛馳,把遠方的消息傳遞到大海的另外一邊。

    這封左英哲的捷報,率先由郵政司的速郵一號送往吳淞江港口,再有快馬日夜不停疾馳送往金陵城,而這個時候,陸地上傳遞的第二份捷報,都還在遙遠的路上了。

    大楚帝國皇帝羅誌學收到捷報後,心情大好!

    盡管東北戰役的勝利在他看來,是順水推舟,甚至是板上釘釘的,大楚帝國的國力根本不是東擄人所能相提並論的,這一場戰爭甚至都不需要什陰謀詭計,隻要前線將領不犯傻,穩紮穩打持續推進,那就能夠獲勝。

    但是吧,說到底還是需要穩紮穩打……如果采取一些比較冒險的戰略戰術,陰溝翻船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的。

    現在看來,當初他把左英哲派往東北主持戰局還是沒有錯的。

    左英哲這個人,過去幾年在大楚帝國的陸軍高層將領,其實並不算多的出名。

    他的前任,也就是上一任的東北戰役司令李成通上將,名氣也好,威望也好,都要比左英哲更大。

    而李成通等一票統一戰爭大風光明的高級將領比起來,左英哲就顯得有些平淡了。

    此君並不是老土匪出身,而是書生出身,並且從龍後就長期在參謀部工作,這人說是參謀出身也不為過。

    後來多次外放野戰部隊任職,擔任過幾次參謀長,也擔任過師長,副軍長等職務。

    整個從軍生涯,沒經曆過什驚心動魄的大戰,但是也沒有出過什差錯。

    其整體的作戰風格非常的穩重。

    而這也是羅誌學讓左英哲接替李成通擔任新一任的東北戰役司令,並繼續擔任東北戰役司令部改革而來的第三集團軍司令一職的緣故。

    羅誌學不需要他多能打,不需要他有什天才一樣的戰術謀略……羅誌學隻需要左英哲穩紮穩打,依靠大楚帝國的強悍國力直接平推過去!

    不冒險,這是羅誌學親自交代過左英哲的。

    而左英哲也是充分執行了羅誌學的策略,整個東北戰役的前期過程,都是以穩重為主。

    十幾萬大軍東進後,一步一步向前推進,整個過程並沒有奔襲,奇襲之類的字眼。

    甚至左英哲這個統帥在前線的幾次大戰,其實都顯得沒什存在感,出的風頭甚至都沒有騎兵將領朱興發大。

    也沒有什身先士卒,更加沒有親自指揮某一場具體的戰役!

    但是羅誌學對左英哲的表現卻是很滿意。

    “好!”

    “不枉朕把十幾萬大軍交給他!”

    左英哲的表現,才是羅誌學所期待看到的統帥該有的樣子!

    一個集團軍司令,身負十幾萬將士的性命,兩國國戰的勝負,需要做的不是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而是統籌全局。

    至於具體的戰術執行,戰場上的細節,那都是那些軍長,師長們的事。

    羅誌學反複看了幾遍捷報後,對一旁的秘書處禦前秘書道:“記一記,給左愛卿傳個口信,朕等著他滅擄而歸,歸來之時,就是封公之日!”

    大楚帝國如今不過四個公爵,而左英哲不說徹底滅掉東擄,但是隻要收複遼東的大部分區域,其功勞就足以封公。

    而他,不出意外的話,也將會成為大楚帝國的第五位公爵!

    而五位公爵,清一色都是擁有巨大戰功的軍方高級將領,充分體現了大楚帝國非軍功不封公侯的爵位製度。

    除了左英哲這個統帥外,第三集團軍以及協同參戰的近衛軍、海軍方麵的有功將士也需要一一酌情獎賞。

    該升官的升官,該發錢的發錢,總是誰都可以虧待,但是前線的有功將士們不能虧待。

    中低級軍官以及普通士兵們的獎賞,自然有三軍軍政部門處理,用不著羅誌學操心,他隻是定下了一個調子:收複東北之功從重賞賜。

    而高級將領的封賞,往往涉及到爵位、將官軍銜的晉升、高級職務的變動,這些就不是三軍軍政部門所能處理的,他們沒這個權限,隻能是羅誌學親自處理。

    前期的一係列東北地區的戰役,從遼東半島的登陸作戰,漠南蒙古的襲擊作戰,再到遼西戰役的展開。

    這一係列的過程,不少高級將領都是立下了軍功。

    羅誌學也是逐步按照各自的軍工大小,重要性進行了獎勵。

    這一大票立下戰功的將官,功勞最大的當屬近衛軍騎兵司司長盛玉書近衛少將!

    第一騎兵軍軍長朱興發陸軍中將,稱之為中前所北郊騎兵會戰的首功者;近衛軍作戰副部長錢泰近衛中將也是極力為盛玉書請功!

    第三集團軍司令左英哲上將也在報捷書附帶的戰功名冊上,把盛玉書近衛少將列為首功者。

    第三集團軍兼河北守備司令部的軍政官趙仲書中將,在密折也說盛玉書少將忠於君事。

    忠於君事,這基本是官方層麵,給予一個官員最高級別的評價了。

    什才華過人,戰功顯赫之類的都不如這平平淡淡的忠於君事四個字。

    翰林院內務科的盛玉書少將的絕密檔案上,是盛玉書少將雖然也有一些小毛病,比如違規以收養女的名義,收養了若幹小妾,其家眷偷偷借著他的名頭搞一些欺行霸市的行徑,不過大問題沒有。

    羅誌學也不是什迂腐的人,很清楚水至清則無魚,大楚帝國諸多文官武將,早幾年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他打天下,可沒幾個是為了天下黎明百姓的幸福生活,絕大部分都是奔著榮華富貴來的。

    盛玉書,也不會是例外!

    隻要沒有太大的,違背原則性的問題,再加上能力不錯能做事,羅誌學基本都會用,其中的佼佼者更會重用。

    而盛玉書的練兵以及作戰指揮能力都是相當突出。

    遼西戰役的進展之所以這順利,和騎兵部隊順利擊潰並近乎全殲了豪格所部騎兵是分不開的。

    不打敗豪格的騎兵,他們別說繼續進攻了,恐怕都得考慮這撤退自保了。

    而這一場大規模的騎兵會戰,近衛軍騎兵支隊的發揮又是關鍵中的關鍵!

    正是近衛軍騎兵支隊順利擊潰了敵軍左翼三千精騎,後續又擊潰了敵軍三千援軍,最終導致了敵軍的大崩潰,為騎兵會戰的全麵獲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近衛軍騎兵支隊的三個騎兵團,是盛玉書親自帶著作戰,而之前的訓練也都是他主持的。

    因為盛玉書是近衛軍騎兵司司長,大體上類似於陸軍騎兵總監,乃是統籌近衛軍騎兵發展,作戰的重要角色。

    盛玉書帶著他親自訓練的近衛軍騎兵,獲得了這一場大勝,重賞是必然的。

    羅誌學親自做出了批示,晉盛玉書為近衛中將。

    職務上,因為還處於前線作戰期間,不便輕易調動,因此繼續以近衛軍騎兵司司長的身份,率領近衛軍騎兵支隊在前線作戰。

    同時爵位從子爵晉升為伯爵。

    還有府邸,金錢等一些物質上的獎勵。

    除了盛玉書外,其他有功的將領也是一一進行封賞,不過直接晉升的不多,比如第一騎兵軍軍長朱興發,他的軍銜和爵位都沒有變動。

    因為朱興發本來就已經是陸軍中將了,再往上的話,那隻能是集團軍司令或中樞部部長了,這種調動影響太大,輕易不會董丹的。

    等徹底收複遼東後,給他一個陸軍上將的軍銜還差不多,現在嘛,還差些意思。

    不過職務上有所調整,羅誌學任命其為第三集團軍副司令,以副司令的身份兼任第一騎兵軍軍長職務。

    爵位上,他本身是伯爵,暫時也不會動,還要等到遼東戰役結束之後再論功行賞。

    此外各種物資上的賞賜也不少。

    羅誌學很快就把前線的高級將領的封賞給敲定了下來,同時又吩咐了禮教部邸報司那邊,要對遼西戰役的勝利進行廣泛性的重點報道。

    務必要讓天下人都知道,他們大楚帝國剛在遼西打了一場大勝仗,昔日頻繁入侵關內,禍害蒼生的東擄人,已經被他們英勇無畏的大楚帝國軍人給幹趴下了。

    總之就是各種吹!

    而且也別怕太尷尬……這種吹牛逼的事,吹多了慢慢就習慣了。

    於是乎,僅僅是捷報抵達金陵城的三天後,最新一期的大楚邸報上就刊登了遼西大捷的消息!

    這篇又禮教部十多名前明進士文豪共同操刀,每一個字都反複斟酌過,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的報道文章。

    把羅誌學吹成了千百年來最偉大的皇帝,才華能力和功勞直接和三皇五帝比肩,把前線楚軍將士吹成了比天兵天將還要英勇善戰,前線大軍打東擄人如同斬瓜切菜一樣輕鬆。

    此戰殺敵十萬餘,東擄殘兵看見我王師東進,都望風而逃,爭相恐後逃亡的時候,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甚至為了奪得逃生的道路而自相殘殺。

    而且這隻是主報道,為了增加可信度,讓民眾感受到大楚帝國的偉大,將士們的勇武,邸報司的一票文豪們,直接無中生有,依靠著自身的強大想象力,通過五六篇文章,詳細描繪了若幹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小規模戰鬥,通過這些小戰鬥,豎立了若幹戰鬥英雄的形象!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方便以後閱讀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543章 羅誌學的野望:國強民富(二合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543章 羅誌學的野望:國強民富(二合一)並對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