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李氏造船廠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雨天下雨 本章:第583章 李氏造船廠

    第583章 李氏造船廠

    廣州造船廠,這是大楚帝國工業部所布局的大型造船廠之一,和位於鬆江的海軍造船廠一起,為大楚帝國海軍提供各類大型遠洋戰艦的專業造船廠。

    除了這兩家外,還有天津造船廠、青島海軍造船廠,不過天津造船廠規模還不大,而青島海軍造船廠更是還在建設當中。

    這些工業部直屬的中、大型造船廠,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製造的都是新式船隻,是根據蓋倫船進行改進的新船型。

    這些改進型蓋倫船,更適合遠洋航行,而作為軍艦使用的時候,能搭載大量的火炮進行作戰。

    而作為運輸船用的時候,也能夠裝載更多的貨物,嗯,自然也能部署比尋常商船更多的火炮。

    至於為什商船還說火炮……那是因為這年頭的商船可都是武裝商船,沒有火炮就出海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衡量一艘商船的性能,其火力是必須考慮進去的,不然運輸再多的貨物,那也是給別人送錢……

    不帶火炮出門,你前腳剛出港,後腳海盜甚至同行海商就敢搶你!

    福船乃至廣船,鳥船等一係列中型船隻,為什會在進入十七世紀後越來越力不從心啊?

    就是因為其看起來是優勢的水密艙,導致無法部署太多的火炮。

    火炮不夠的話,在大航海時代基本就是挨打的命!

    而楚海軍艦政司設立出來的新船型,雖然是根據蓋倫船型為基礎,但是也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進,對比西方的傳統蓋倫船型,也具有非常明顯的特征,那就是上層建築很矮小,甚至部分船型根本沒有所謂的船尾樓、船首樓這些東西。

    線列火炮時代,戰艦低重心,能夠裝備更多的火炮才是王道。

    弄一堆看似高大上的上層建築,除了讓敵人打的更準一些,還會讓自己的重心更高,導致部署不了太多火炮,重型火炮。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

    因為楚海軍以蓋倫船為原型設計戰艦的時候,直接降低這些船隻上層建築,這不僅僅能降低重心,多裝備火炮,重型火炮。

    同時還能擴大甲板麵積,進而擴大風帆麵積增加機動能力。

    ——

    而作為運輸船使用的時候,降低重心,也能搭載更多的貨物進行遠洋航行。

    這種蓋倫船型的深度改進版,或者說完善版,純粹是為了線列炮戰時代而生的。

    李家,看重的就是這種新式船型!

    當然,他們不是說想要造軍艦,他們想要的是造新式遠洋商船,然後賣給那些跑遠洋貿易的貿易公司。

    作為麾下大量鐵製品都在出口,直接參與了大楚帝國海上貿易的李家,他們可是很清楚,最近幾年來,進出廣州港的商船越來越多,這意味著海上貿易越來越繁華,船隻越來越緊張。

    因為西太平洋沿岸的貿易日漸繁華,不少海商都跑到了廣州造船廠去求購船隻,但是人家廣州造船廠可是大楚帝國海軍的第二大戰艦供應商,他們連戰艦以及軍事運輸船,還有幾家官辦大型貿易公司的武裝商船都生產不過來,哪有多餘的產能接外部訂單了。

    這種都被李氏看在了眼,李家認為造船業大有可為!

    如此,才下定了決心投入巨資進軍造船業。

    他們自然不是傻乎乎的直接從頭開始,而是直接砸錢收購了一家位於廣州的民營造船廠,這家造船廠創辦多年,擁有建造大型福船、廣船的經驗,去年甚至開始仿造成功了一艘新式蓋倫改進船型。

    在技術上,這家造船廠不差,就是規模小了一些而已。

    至於為什這樣的造船廠最後被李氏收購了,一方麵是他們內部有矛盾,另外一方麵自然是李氏砸錢夠多。

    隻要錢給足,收購一家船廠也不是什難事。

    而收購了這家造船後,恰逢大楚帝國工商部頒發了一係列的新政策,這些政策看似和造船沒啥關係,但是卻讓李氏看到了官方高層鼓勵扶持民間資本的信號。

    當即投入重資,找廣州機械公司訂購了多套大型水動力機械,又雇傭人手把原有的幾座幹船塢進行了擴大,以便生產更大的船隻。

    又開始到處挖各類工匠,不僅僅是國內的工匠,還有東南亞一些蠻夷的造船工匠。

    承順十年二月,李氏造船廠完成改造,正式掛牌營業,並且打出來了承接大型遠洋海船的招牌。

    再加上被收過之前,這家造船廠本身就已經製造過一艘四五百噸級的蓋倫船型,實力已經得到了證明,如今大名鼎鼎的李氏又投入了巨資進行升級改造,這讓那些海商們紛紛找上門來下單。

    不僅僅是普通海商,就連工業部直屬的南洋貿易公司,聽聞這家李氏造船廠,號稱能夠打造千噸以上的新式蓋倫船型後,都直接找上門來,一出手就是兩艘千噸級新式蓋倫武裝商船的訂單!

    李氏製鐵的實際掌權者,長房李尚雲看著桌子上厚厚一疊的訂單合同,然後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兩個弟弟,李氏製鐵的第二和第三大股東道:“如果我追加五萬兩投入造船廠,你們應該沒意見吧?”

    李家二弟則是道:“沒意見,造船業大有可為!”

    李家三弟則是更幹脆:“追加五萬還是少了,直接追加十萬吧!”

    “我們再多建幾個船塢擴大產能,還有把原料供應體係也搞出來,免的和那些紡織廠一樣,免的和那些紡織廠一樣,規模擴大了,但是原料供應卻是被卡了脖子!”

    “我們可以加大對南洋地區的優質木料收購渠道的投入,同時還要在西江、北江上遊直接建立伐木場,還有帆裝分廠也可以搞一個。”

    “造船行業隨著海上貿易的持續增加,已經迎來了大爆發,而能看到這一點的人不會少,恐怕再過個一年半載,造船業就會和紡織業一樣迎來慘烈的競爭,到時候,原料供應是重中之重!”

    李尚雲看了自己的兩個弟弟一眼,當即露出了微笑:“看來,們和我想的一樣,對造船業的未來抱有極大的期待,既然如此,我們這就湊集資金擴大產能,再建立自己的原料供應渠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方便以後閱讀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583章 李氏造船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583章 李氏造船廠並對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