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北方戰略圓滿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雨天下雨 本章:第683章 北方戰略圓滿

    第683章 北方戰略圓滿

    和通城的附近還有不少的銅、銀等金屬資源,之前準格爾人自己就在這一片地區少量開采這些貴金屬,隻不過不成規模,隻是非常零星的小作坊而已。

    楚軍抵達這後,也初步在附近看了一看,發現還是有些貴金屬資源的,不過楚軍倒是不看重這些貴金屬資源。

    楚軍最看重的是煤炭以及鐵礦!

    因為這兩種礦產,才是工業的基礎!

    有了煤炭以及鐵礦後,大楚帝國才能夠建起來鋼鐵廠煉鋼。

    有了鋼鐵廠後,哪怕規模很小,但是大楚帝國工業部就敢直接搞一個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小型前線兵工廠。

    就和之前的庫爾城兵工廠、伊寧兵工廠一樣。

    如今大楚帝國方麵正在額爾齊斯河上遊以及周邊地區進行簡單的勘測,試圖找到煤礦和鐵礦,隻要能夠找到,大楚帝國分分鍾就會在和通城建設一座小規模的兵工廠!

    畢竟和通位於額爾齊斯河沿岸地區,有著額爾齊斯河這一條大河,而這條河流一路向北後將會注入鄂畢河幹流。

    通航條件非常不錯,可以作為調兵、運輸後勤物資的重要通道,在這修建兵工廠的話,大量的武器彈藥就能夠順暢一路順水而下,最後進入鄂畢河幹流,最後甚至一路到北冰洋去。

    這也是大楚帝國在和通修築城池屯兵的緣故,就是看中了額爾齊斯河的通航能力為軍方帶來的便捷交通。

    為了更好的利用額爾齊斯河的河運能力,軍方已經采購了一批蒸汽輪船的重要零部件,然後千迢迢往和通城運輸。

    就是想著運輸零件過來,然後就地造個船殼,搞個蒸汽輪船,在西北前線搞蒸汽輪船,也不僅僅是為了方便作戰,其實更多的還是為了方便運輸後勤物資。

    畢竟蒸汽輪船在內河運輸上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民間的航運企業可能還要考慮什成本等經濟條件,但是軍方可不管這多!

    區區蒸汽輪船的那點成本,和遠距離運輸補給的成本比起來不值一提。

    軍方不僅僅打算在和通城就地搞蒸汽輪船,還打算在庫爾城、鎮北城(雅庫茨克)都修一個簡單的高壓蒸汽機生產線,以便在當地就地生產小型的蒸汽機輪船以供軍民使用。

    如果不要求限製成本,也不要求性能太好,隻是單純把高壓蒸汽機搞出來,其實很多兵工廠都能直接搞出來高壓蒸汽機來……。

    畢竟蒸汽機的最主要的技術難點,就是在於氣缸的加工,而氣缸的加工其實和炮管加工非常類似,能夠加工熟鐵炮管的兵工廠,加工一個高壓蒸汽機的氣缸也沒啥問題。

    當然,前提是不考慮性能以及專利性!

    高壓蒸汽機的大部分專利,可都在廣州機械公司手呢,你就算是兵工廠也不能胡亂用人家專利啊!

    為了解決專利問題,工業部還沒動手,人家軍方就直接找到了廣州機械公司,要求他們對庫爾城兵工廠、伊寧兵工廠、鎮北兵工廠以及暫時還沒有出現,但是未來肯定會出現的和通兵工廠進行高壓蒸汽機的專利授權,也不用你什永久授權之類的,隨便給個限時限量的專利授權就行。

    錢你也隨便開口,我軍方一年幾千萬軍費,不怕你獅子大開口。

    通過限時限量授權的方式,讓這些兵工廠獲得高壓蒸汽機的專利授權,然後自行製造高壓蒸汽機。

    軍方給的專利授權費很慷慨,廣州機械公司身為官辦企業,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等解決了專利問題後,接下來就容易了,依靠這些兵工廠的能力搞不出來多好的高壓蒸汽機,但是搞個堪用的還是沒多大問題的,至於成本高那就更不是事了,人家軍方就不在乎什成本……隻要不是漲幾十倍那誇張,隨便翻個幾倍那都是小意思。

    現在軍方最看重的是解決有無問題,看重的是蒸汽輪船所帶來的強悍內河運輸能力,這對軍方後續在西伯利亞乃至廣闊中亞等地區的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西比利亞地區的水網可是很發達的……當年**人為什能夠在短短幾十年內就殺到遠東的太平洋沿岸,就是靠著豐富的西比利亞水網……人家可不是一路騎馬走路過去的,而是一路坐船過去的。

    同樣的,大楚帝國目前在西伯利亞地區的一係列軍事行動乃至移民,也是依托著發達的西伯利亞水網,這也是為什北方戰略的三大戰略目標,全都是圍繞著大河流域來進行的緣故。

    因為拿下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這三條西伯利亞地區的大河以及其支流,基本也就等於拿下了西伯利亞。

    在帆船時代如此,那到了蒸汽輪船時代後,這些西伯利亞水網所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還要更大。

    這才是軍方匆匆忙忙想要在西伯利亞地區部署蒸汽輪船的緣故!

    不過也不是說蒸汽輪船沒到位,前線就不打仗了,在南邊的準格爾覆滅後,楚軍就開始發動了鄂畢河流域的攻勢。

    在東邊,將一萬多楚軍直撲鄂畢河上遊區域而去,其核心目標是攻占托木斯克,控製鄂畢河上遊支流托木河的河口位置。

    托木斯克距離鄂畢河河口大約五十公左右。

    這個地方非常的重要!

    因為以托木斯克城為支撐,沿著鄂畢河右岸之流克季河一路往東,就能夠抵達葉尼塞河左岸之流附近,雖然中途還要經過一段陸路,但是這依舊是非常便捷快速的通道。

    而楚軍在葉尼塞河中遊,也就是葉尼塞斯克為前進基地向西進軍的時候,就是沿著**人之前走的這條克季河通道。

    除了這一萬多大軍直奔托木斯克城而去外,在鄂畢河上遊流域,楚軍第二集團軍派出的另外一股兵力足足五千多兵力,也沿著鄂畢河上遊向北進軍。

    他們的戰略目標是鄂畢河上遊右岸支流托木河上遊沿岸的‘庫茲涅茨克’。

    說起來,楚軍第二集團軍的兩個重要前期戰略目標,其實都和托木河有關。

    托木斯克就在托木河下遊,庫茲涅茨克則是在托木河上遊,這兩座城池雖然都沒有直接建立在鄂畢河沿岸,但依舊是**人在鄂畢河中上遊流域最為重要的戰略支撐據點。

    比如庫茲涅茨克,這個堡壘是屬於非常典型的軍事堡壘,**人在這修建城池,純粹就是為了抵抗當地土著對托木斯克的侵襲,並以此為據點不斷的向南侵襲。

    這個堡壘如同尖刀一樣插進了當地土著的腹地,不僅僅保護了托木斯克等北方領地,還不斷的削弱了當地的土著,最終迫使當地土著不斷的逃離,最終讓**人完成了對這一片地區的實際控製。

    所以就很有意思,楚軍的戰略目標是掌控鄂畢河,但是第一階段的作戰目標卻不是在鄂畢河幹流,而是在其支流托木河。

    畢竟是這條河流支撐了**人在鄂畢河中上遊方向的控製,並以此為依托和當地土著們進行作戰。

    正是因為這兩座堡壘城市,托木河的重要性,因此**人在這的防備力量一直都很強悍。

    兩支楚軍,一南一北,同時朝著托木河沿岸的兩座城池而去。

    沿途自然少不了和一些**人的中小殖民據點什的打打鬧鬧,比如在馬科夫斯克城這個鏈接鄂畢河、葉尼塞河的交通樞紐,楚軍就遭到了**的強烈抵抗。

    不過這種抵抗都是徒勞的,駐防俄軍不過幾百人而已,但是殺過來的楚軍卻是有上萬人。

    都不用打,嚇都嚇死他們。

    經過了沿途若幹的俄軍小規模阻撓後,順帶也攻克了一連串的沿途俄軍堡壘、殖民據點後,楚軍正式殺到了鄂畢河,並很快就殺到了托木斯克城外。

    八月份的時候,托木斯克城的**人,看到城外的楚軍都是傻眼的……

    尼瑪,這楚軍向西擴張的速度,比他們當年向東擴張還要快。

    他們**人用來幾十年的時間一路從歐洲殺到太平洋沿岸,已經是屬於超級快速的的那種了。

    但是這些楚國人呢,從發動大規模攻勢西進開始,到現在也才第兩個年頭而已。

    但是這兩年,楚國人愣是橫跨幾千直接殺到了托木斯克城下。

    楚軍在第一年就拿下了勒拿河以及葉尼塞河中上遊,控製了葉尼塞斯克這個戰略要地。

    第二年,也就是今年已經完全控製了葉尼塞河流域,並繼續西進殺到了托木斯克城。

    尼瑪,這比他們**人的擴張速度都要快,而且是快得多。

    他們**人自然是不知道,楚軍這兩年看似飛速的進展,實際上都是建立在過去十幾年對北方地區的持續經營上的。

    在北方戰略正式發起時期,大楚帝國可是在北方的小北海府地區投入巨大,硬生生在遠離中原腹地的庫爾城修建起來了一座兵工廠,並完善了草原大補給線。

    而在這之前,實際上還有耗時更久,更複雜的前期開拓時期。

    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庫爾城的建立。

    當時為了建立庫爾城,而且後勤保障又不通暢的時候,其實楚軍打的不容易,隻能是依靠幾百千把人的兵力作戰,前後打了七八年,才把這片地方才占領主,最後才在庫爾城建立了城池並進行屯墾,建立兵工廠。

    而有了庫爾城,實際上才有後麵的一係列北方戰略。

    沒有庫爾城在後麵撐著,楚軍也不可能西伯利亞地區維持這多的兵力,更別說動不動就聚集大幾千軍甚至一兩萬兵力和**作戰了。

    這頭用的每一粒糧食,每一發彈藥,那可都是從庫爾城運過來的。

    而有了庫爾城,楚軍就能夠在北方地區聚集起來足夠多的兵力,足夠多的火炮,然後用自己最擅長的戰術擊敗敵人:用更多的兵力、更多的火炮一路平推過去!

    根本就不和玩什奔襲,奇襲,伏擊等亂七八糟的東西,楚軍最擅長打的仗,就是這一路平平無奇的平推過去。

    依仗國內強大的國力,眾多的人口,大楚帝國的這種平平無奇的戰術到目前為止未嚐一敗!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方便以後閱讀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683章 北方戰略圓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683章 北方戰略圓滿並對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