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放牛娃娶大小姐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雨天下雨 本章:第903章 放牛娃娶大小姐

    大楚帝國在歐洲貿易自由計劃,通過葡萄牙以及西班牙獲得了大量美洲的殖民地,進而新設立了美洲三個巡撫轄區。

    而要開發這三個新的巡撫轄區需要大量的人口,為此大楚帝國在承順三**夏四月,經過前期一係列商討後,正式頒發‘美洲開發計劃’。

    該計劃以前期移民為核心,圍繞著移民製定了一係列的扶持政策,比如加大官方移民的扶持補貼金額,能夠讓官方移民完全免費的移民到美洲地區,而官方移民的針對方向,主要是人數不多,同時自然條件也更差一些的中美洲地區以及南美洲地區,即西美巡撫轄區以及南美巡撫轄區。

    而東美巡撫轄區,也就是北美洲中部的密西西比河以東區域,則是沒有被納入官辦移民的扶持範圍內。

    主要是東美巡撫轄區的自然條件更好,對移民的吸引力度本身就更大,之前的承順三十七年,通過各種渠道,主要是從北美洲西海岸跨越內陸地區前往北美洲中部地區的自費移民,就已經超過二十萬人,這地方本身就已經成為了帝國移民的新熱土。

    考慮到本身就有大量的自費移民前往北美洲中部以及東部區域,而官方的移民經費也是有限的,自然不會在這一區域耗費太多的經費,而是把更多的經費傾向於移民傾向比較小的中部美洲以及南部美洲地區。

    這一係列的官方移民扶持政策,力度非常大,船票全免,抵達移民定居點還會免費提供臨時性的簡易房屋、提供免息貸款讓新移民可以購置耕種所需的農具,糧種以及未來一年的口糧。

    這些免息貸款部分的償還也不用現錢,而是可以用未來數年耕種後所獲得的農作物抵價。

    考慮到新移民過去免費獲得的土地,都會獲得三年或五年不等的免稅期以及後續幾年的半稅期,實際上新移民過去後耕種土地,前麵幾年所謂的償還免息貸款,其實和繳納農業稅也沒啥區別。

    帝國官府隻是通過名義上的轉變,把農業稅變成了償還貸款而已。

    之所以這搞,而不是說搞純免費官辦移民,主要是移民費用還是比較高的,哪怕現在蒸汽輪船已經出現,大噸位的蒸汽跨洋輪船的運輸成本對比純風帆時代已經大幅度降低,但是也沒到廉價的程度。

    同時移民口糧,農具、糧種這些都是需要錢的。

    如果移民數量隻是幾萬人乃至幾十萬人,帝國咬咬牙撥款幾千萬也夠了,但是如今帝國的海外移民數量是非常龐大的,帝國官方每年都會組織少則數十萬,多則甚至上百萬移民海外。

    如果移民費用都讓帝國財政來承擔的話,那家大業大的帝國財政也承擔不起。

    因此這些官辦移民的經費,一部分是金陵方麵的財政補貼,一部分移民目的地官府提供的移民補貼,還有一部分則是需要移民自己承擔一部分。

    當然,這說的隻是普遍,如果是條件惡劣,哪怕是普通官辦移民也不願意去的地方,同時帝國又需要在這些地方保持一定人口的話,那就會提供全程免費了,不過這些都是特例,規模也小,不能當做普遍來看。

    因此如今大楚帝國的官方移民,實際上條件已經沒有十幾年前那好了,十幾年前大楚帝國搞官方移民的時候,那可是全程免費……當然那個時候一年也沒多少官方移民就是了。

    官方移民,這個政策對於大楚帝國而言,是具有一定軍事戰略作用的,往往也隻會確實是需要移民的戰略地區搞這些政策,至於其他絕大部分地方的移民,依靠的還是自費移民為主。

    美洲移民也不例外……不過自費移民的話,帝國方麵也提供了大量的扶持政策。

    美洲開發計劃,針對移民美洲地區的自費移民,提供了針對性的低息美洲移民貸款政策,移民可以向財務銀行申請移民貸款,利息非常低……這自然不是財務銀行做好人好事不要利息了,實際上這部分的利息支出是由中央財政承擔了。

    除了金陵方麵直接提供的移民貸款利息補貼外,實際上更大頭的還有海外移民目標地區的官府財政補貼。

    各地區根據自身的情況,會提供一係列的移民補貼或其他優惠政策。

    比如最基本的免費分田,三年免農業稅,兩年半稅一共五年的農業稅優惠期,這一條政策基本在所有的海外領地都會施行,隻是細節上有所差別。

    再有提供低息貸款,供應移民們前期的開發耕地,維持生存,這些貸款一般都是用土地作為抵押。

    免費授田以及提供低息乃至免息移民貸款,這是最近十年來大楚帝國在移民政策上,最經常采用,也是效果比較好的兩種移民補貼政策。

    隻是這些政策也隻能說一般,如果要吸引更多移民前往落戶的話,往往還需要海外領地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條件,比如來了就發錢……

    多年前南部非洲地區,也就是非洲巡撫轄區治下的馬普托府為了吸引國內民眾就幹過這事……甭管你咋來的,隻要到馬普托府落戶,領取免費土地耕種。

    並且一年後沒跑路,土地也耕種開發了,二話不說,直接發放一定數額的現金獎勵……講究的就是一個財大氣粗。

    沒辦法啊,人家馬普托府坐擁世界第一大金礦,哪怕大部分金礦的利潤以及稅收都是上繳到金陵了,但是馬普托府留下來的地方財政收入依舊是非常龐大的數字,比南邊的南非府有錢多了。

    依靠強大的地方財政,馬普托府發展的很不錯,人口也越來越多,以至於現在的非洲巡撫都把巡撫駐地搬到了馬普托府。

    之前非洲巡撫駐地是在索馬地區的摩加迪沙……不過那地方還是有些局限,對南部以及中部非洲掌控力度不大,所以後續就想要南遷……一度考慮過戰略地位更重要的南非,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更多錢的馬普托府……

    沒辦法,這年頭錢就是這的重要……巡撫大人想要幹點啥也得有錢不是。

    而馬普托府靠著黃金一路買買買,不僅僅買移民,還把巡撫大人都買過來了……這地方的發展之路和當年的金山城非常類似。

    當初北美洲的金山府,一開始其實隻是個和西班牙貿易用的小港口……後來發現了在金山城內陸地區發現了金礦後,這個小沿海港口城市短短幾年就迅速變成了北美第一大城市,然後北美巡撫也順勢把駐地遷移到了這。

    如今的馬普托府也正在複製著金山城的發展道路……依靠黃金迅速匯集大量人口,而在海外領地,有了足夠的移民人口就意味著一切!

    有了人口就能開發耕種更多的耕地,成為農業中心,有了人口就有了消費,也有了手工業以及一些基礎工業,如此就能夠成為工商業中心,然後很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巡撫駐地,進而成為政治中心……同時為保護當地的大量移民以及農業工商業,軍方必然也會加大在當地的駐軍數量,如此也就成為了軍事中心。

    所以大楚帝國的海外直轄領地的發展,人口是第一位。

    當然這個人口隻局限於楚國人自身……不包含那些亂七八糟的土著……因為這是海外直轄領地,不是殖民地。

    大楚帝國在兩種不同的海外領地的統治模式是不一樣的,海外直轄領地是沒啥限製的,基本當成本土來搞,其戰爭的出發點就是為帝國子民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說白了海外直轄領地就是用來緩解帝國本土人口壓力的,尤其是給那些在國內過的很艱難的底層人口,給他們一條保底的退路(移民),免的他們在國內混不下去然後怨天怨地想要造反……

    所以才會出現海外直轄領地這種海外領地模式。

    而傳統殖民地則是很好理解了,以經濟掠奪為主,雖然也會設立官府,但是官府一般不會強行的搞什土著肅清,連土著奴隸都不準留下……而是會利用這些土著人口進行生產,再把生產出來的經濟農作物,礦產品等運回國內。

    而大楚帝國的諸多海外種植莊園,基本都是在這些傳統意義上的殖民地。

    其中以非洲地區和印度地區為甚,在美洲地區則是沒有……因為大楚帝國一直都是把美洲地區當成海外直轄領地來經營。

    美洲地區,就是大楚帝國用來緩解人口壓力的大型解決方案之一……其他解決方案還有南洋,澳洲。

    此外還有潛在解決方案,東歐,印度,非洲,乃至歐洲……但是按照目前帝國的社會發展狀況以及人口增速來看,後續部分潛在解決方案大概是用不上了。

    帝國民眾教育程度提高了,生活好了,也不會局限於生物最低級的本能‘繁衍’,而是更傾向於自我價值的實現。

    而現在的大楚帝國的年輕一代,尤其是承順二十年代後出生,成長於高壓蒸汽機麵世後,帝國各方麵高速發展,接受過普惠性教育的年輕一代,已經不像父輩那樣十幾歲就早早結婚,並且玩命生娃了……雖然還會繼續結婚生育,但是結婚年齡已經開始穩步推遲,生育孩子的數量也大幅度減少。

    這並不是財富分配或其他什矛盾問題,也就是說,這並不是生不起或養不起的問題……而是教育普及後人們開始更加重視自我價值的一個普遍現象。

    原時空歐美很多國家在工業化後基本都這樣……

    乃至於連巴黎都變成黑色巴黎了……為啥?因為當地白人不愛生娃了,資本為了獲得更多的廉價勞動力就會想方設法持續的引入非洲人口……

    後世現代歐美地區出現聖母化,種族歧視被上升到政治正確等諸多奇葩政策,其實理由很簡單的:資本家需要更多的外來移民充當廉價勞動力……

    畢竟在奴隸製不能搞的現代社會,也隻能搞外來移民了。

    為了讓外來移民安心過來並工作,還進行了大規模的社會認知引導,俗稱洗腦,然後一群傻子就相信並沉浸其中。

    哪一群傻貨,對搶占工作崗位、社會福利資源、搶女人、甚至還想娶你女兒的外來群體講平等……

    然後法蘭西共和國就變成了黑色法蘭西斯坦共和國……拿破侖複活過來估計都得淚流滿麵……這還是為為之奮鬥的一生的法蘭西嗎?

    也許一百年,兩百年後大楚帝國也有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方便以後閱讀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903章 放牛娃娶大小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903章 放牛娃娶大小姐並對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