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任務獎勵(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新手釣魚人 本章:第七百九十七章 任務獎勵(中)

    「.......」

    此時此刻。

    看著麵前浮現出的這段文字。

    徐雲內心除了驚訝之外,更多的反而是一種更加微妙的釋然。

    隨後徐雲伸手從麵前文件的封頁上撫過,微微感歎道:

    「果然是它啊.....」

    沒錯。

    其實在折疊文件的內容顯示之前...準確來說是先前看到推演結果的時候,徐雲對於這個獎勵就隱隱有了部分猜測。

    畢竟.....

    大於可是在1999年的時候就搞出了女媧機甲,其中必然要有某些黑科技存在。

    當然了。

    這的黑科技絕對不包括所謂的操作係統。

    受《新世紀福音戰士》和《環太平洋》之類的動漫或者電影影響,很多人對於機甲的技術壁壘其實存在著極其錯誤的認知。

    例如徐雲上輩子寫小說的時候也曾經提到過機甲,盡管當時徐雲用比較簡單的公式解釋了材料的複雜原因,但依舊有人固執的認為操作係統才是最複雜的雲雲。

    但實際上。

    機甲的所謂操作程序早在2020年前後就已經有了好多種設計方案,甚至還有相關論文發表出爐。

    比較典型的就是10.1019/J.JPE.2023.和10.1016/J.JNGSE.2021.這兩篇,設計的方案都很詳細。

    這兩套操作係統沒有涉及任何所謂神經感應的原理,需要解決的核心其實是算力小型化的問題。

    隻要你算力夠高,機器的反應可比人體快多了——2023年有些新能源汽車都能做到毫秒級反應的智能駕駛,遑論機甲這種高成本的玩意兒了。

    譬如海對麵的F35上頭已經配備了ICP係統,還有毛熊的獵戶座和兔子的彩虹無人機,都屬於自動化操作的範疇。

    現實技術和影視幻想是兩回事,那些動漫啊遊戲啊之所以會和腦機意念這類概念掛鉤,主要原因其實這種設定看起來很帶感.....

    總而言之。

    對於一台機甲而言,最重要的限製永遠都不可能是操控係統,而是材料和能源。

    其中材料這塊徐雲不知道大於是怎搞定的,畢竟他不是材料領域的從業者。

    但能源這方麵就不一樣了,它的可選項並不多。

    要是華夏突然打通異世界拿到了什魔能結晶或者火種源,要就是在能源技術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突破。

    加上之前那句【在完成了對洲際導彈優化後,404所又將戰略視角投向了核能源領域】,某個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大於應該搞定了冷核聚變的問題。

    在過去的這一兩年間,人工核聚變應該算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

    比如說米哈遊投資了能量奇點公司搞人造小太陽,還有我國的環流三號取得重大進展,首次實現10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的高約束模式運行等等....

    這些核聚變新聞從性質上來說都是【熱核聚變】,也就是溫度幾百上千萬起步的反應。

    但在上個世紀的時候,有些科學家提出了另一個想法:

    就像物質有正反粒子一樣,核聚變除了熱核聚變之外,會不會還存在冷核聚變呢?

    這種聚變反應發生在1000K溫度以下,能效要比托卡馬克反應堆更高。

    讓冷核聚變正式登上科學史舞台的是八十年代的弗萊許曼-龐斯實驗,當時猶他州立大學化學係主任斯坦利·龐斯與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前教授馬丁·弗萊許曼聯袂發布實驗結果,表示他們成

    第七百九十七章 任務獎勵(中).

    功地在試管麵通過金屬鈀聚集氘分子,進而觀察到持久的放熱反應。

    他們認為密集的氘分子在常溫常壓下發生聚變反應,導致大量的熱能釋放。

    消息一出,舉世沸騰。

    當時連海對麵的官方都親自下場,準備將實驗成果快速專利化,以獲得發展先機。

    各能源公司蠢蠢欲動,紛紛表態要提供經費做後續研究,希望在此發明工業化後分得一杯羹。

    海對麵化學會(ACS)為此專門在當年4月12日的第197次年會上,組織一個專題報告,名曰「試管中的核聚變」。

    然而在後續的諸多實驗中,全球沒有一位物理學家能夠複現出這個成果。

    於是兩位教授由此名聲掃地,很多人將整件事視為一場騙局。

    國內還有很多人將弗萊許曼-龐斯實驗稱為海對麵版本的‘水變油",認為這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科學幻想。

    很多搞常溫常壓聚變放能的歐美民科已回避「冷核聚變」一詞,改稱自己的研究為「低能量核聚變」或「凝聚態核科學」。

    但是.....

    與水變油有著本質不同的是,冷核聚變在原理上其實是具備可行性的。

    也就是一個質子俘獲一個中微子,轉化為中子,中子與其他的核素發生核聚變反應,釋放出核能,這個過程在純理論...注意是純理論角度上是可以成立的——因為理論上有量子隧穿這個概念可以開個小掛。

    它的難點主要在於在溫度很低的情況下,等離子體的密度和約束時間要求就太苛刻了,長時間在低溫下維持一個高密度等離子體.....單是高密度等離子體就夠現代科學喝一壺的了......

    不過即便冷核聚變成功的概率很低,後世的科學界依舊沒有放棄對它的嚐試。

    例如Nature雜誌就在2019年發表了一篇《再探冷核聚變懸案》的論文,doi是/10.1038/s-019-1256-6。

    當時很多人都被Nature的舉動嚇了一大跳,以為是不是哪個機構取得了啥突破性的成果來著.....

    再比如穀歌也一直在為冷核聚變研究提供實驗基金,年經費高達1000萬美元。

    另外麻省理工、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馬蘭大學、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都在進行冷核聚變的實驗,穀歌甚至和TAE一起搞出了個冷核聚變的算法.....

    華夏在這方麵也投入了一些資源,科大、南方科技大學、學大漢武立國等高校都有團隊在進行相關研究。

    這是一個爭議很大的領域,偽科學談不上,不過希望亦是同樣渺茫。

    但另一方麵。

    誰都無法否認的是,假設冷核聚變取得突破,那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將會瞬間起飛!

    更關鍵的是.....

    冷核聚變還遠遠不是賽道的終點,這條路最終通向的是.....

    真空零點能!

    沒錯,真空零點能!

    可控核聚變——冷核聚變——真空零點能,這才是這個賽道的最終形態。

    當然了。

    這樣一項劃時代性質的技術,光環絕對不可能白送給徐雲。

    此前無論是第五代蟲還是重力梯度儀,光環都隻給了一個起始思路,後麵的實質成果都是徐雲花了大力氣才得以落地。

    帶著這種心理預期,徐雲打開了麵前的這疊文件。

    接著很快。

    徐雲整個人當即一愣:

    「槍蝦?」

    隻見這疊文件的初始頁上,赫然

    第七百九十七章 任務獎勵(中).

    寫著一段關於槍蝦的介紹。

    槍蝦是一種非常神奇的蝦類,它擁有一對不成比例的大小螯,獵食時會將巨螯迅速合上,噴射出一道時速接近每小時一百公的高速水流,將獵物直接擊暈甚至擊殺。

    當然了。

    文件提及槍蝦並不是為了做生物科普,而是為了引出後續的初始思路。

    也就是.....

    槍蝦的聲致發光現象。

    聲致發光這個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33年,羅馬尼亞科學院的N.arines和法國科學院的J.J.Trillat就獨立發現過這個現象。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走進不科學》,方便以後閱讀走進不科學第七百九十七章 任務獎勵(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走進不科學第七百九十七章 任務獎勵(中)並對走進不科學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