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衣冠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莫問江湖 本章:第六十六章 衣冠

    一般而言,穿常服不必戴冠,可以換成簪子,道門中以玉簪和木簪最為常見,材料決定價格。

    然後是道袍,此道袍非道士的法衣,而是極其流行的一種便服,上自天子,下至士庶,都把道袍當做日常穿著的主要服飾之一。

    道袍形製為:直領、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領鑲嵌有護領,兩側開衩,接有暗擺,暗擺打三個褶或不打褶,以係帶係結,穿著時可配絲絛、布製細腰帶或大帶。在前朝大魏時,道袍便已經十分流行,幾乎是讀書人的標配,因為讀書人懂得的道理多,世人才將其稱為“道袍”,卻是與道門沒什關係。

    大玄之前,道袍總的趨勢是兩袖不斷增寬,大而長的袖子受到人們的青睞,到大魏末年時,袍服的“大袖子”發展到有些誇張的地步。

    最早的時候,道袍是衣長及履,袖小不過尺許,其後衣漸短而袖漸大,短才過膝,裳拖袍外,袖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則堆於靴上。

    也就是說,道袍的大袖誇張到,拱手作揖的時候,袖底可以堆到鞋麵上。

    待到大玄得了天下、道門勝了儒門,又對道袍作出了改動,首先便是將廣袖改為窄袖,然後衣長也略作調整,便於行動。

    道袍的價格同樣由衣料決定。

    最後是鞋履,前朝大魏時,履極淺,不逾寸許。到了如今,履極深,口幾及踴。

    所謂“踴”,就是義足。古時有名為“刖刑”的酷刑,斬去犯人的雙足,故而有成語“履賤踴貴”,意思就是受“刖刑”之人太多,導致鞋履更便宜,而義足更貴。

    所以如今的履有些類似於短靴,用料更多,價格也有所上漲,不過決定價格的最重要因素還是材質。

    齊玄素進了一家名為“蘇記”的成衣鋪子。

    三麵牆壁分別羅列簪子、道袍、鞋履,讓人一目了然。

    “這位客官想要什?”這家店鋪的主人是個女子,站在櫃台後麵,主動開口問道。

    齊玄素道:“我打算置辦一身常服,衣、冠、履。”

    老板娘臉上有了笑意,指著自己身後貨架上擺放的各種簪子,問道:“不知客官想要什材質的簪子?最近比較流行的還是玉簪,這根墨玉龍形簪子,隻要十二圓太平錢,客棧覺得如何?”

    隻要十二圓太平錢?看來老板娘的“隻要”格外與眾不同,齊玄素在心中發著牢騷。

    不過他臉上表情不變,不置可否道:“龍形會不會太過招搖?還是墨龍。有沒有別的?”

    這是個十分合乎情理的理由,雖然道門屠戮蛟龍,但朝廷因為沿襲部分前朝舊製的緣故,還是在許多地方以龍為尊,再加上大玄崇尚玄黑之色,這種簪子在玉京不算什,到了帝京卻容易犯忌諱。

    老板娘沒有多想,又伸手一指另外一根造型古樸的墨玉簪子:“這根呢?無論是玉京、帝京,還是王庭、樓蘭,都不會犯忌諱,還應本朝水德玄色,缺點是太過平淡,有些平平無奇,隻要十圓太平錢。”

    齊玄素問道:“就這個吧。”

    接著便是道袍,這才是大頭。

    正所謂綾羅綢緞,綾,薄光能透,使其有光澤;羅,輕盈;綢,柔軟質地均勻細膩;緞,紋絡清晰編織精美。

    道袍的材質主要以綢和緞為主,一般而言,綾羅一類的衣料是女子偏愛的材質。一個男人穿若隱若現的衣服,實在談不上什美感。

    齊玄素挑了一件深青色的緞子道袍,適合冬日穿著,要三十圓太平錢。還有相應的下裳、中衣,要十圓太平錢。

    齊玄素又選了一雙黑色緞麵滾銀邊的方頭雲履,用的都是貨真價實的銀線,鞋翹位置還裝飾了碎玉,要十五圓太平錢。

    齊玄素又買了個用以攜帶手銃的“銃套”,比天罡堂下發的更為精美,五圓太平錢。

    除此之外,還有折扇,不過考慮到現在的季節,齊玄素沒有急著買這類物事。

    這一身加起來,便要七十圓太平錢,如果不是齊玄素剛剛領了例銀,還真舍不得如此揮霍。

    齊玄素付錢之後,老板娘將這些衣物打包好,又貼心問道:“客官要不要鬥篷大氅?都是真材實料的出鋒樣式,有連體兜帽,隻要四十圓太平錢。”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過河卒》,方便以後閱讀過河卒第六十六章 衣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過河卒第六十六章 衣冠並對過河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