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議事(下)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莫問江湖 本章:第三十七章 議事(下)

    所有人都沉默了。

    眾所周知,風伯並非武夫,而是一名煉氣士,擅長使用劍氣,而非拳頭。

    那這隻眼珠的主人大概率就是風伯了。

    換而言之,風伯在臨死前看到了一個拳頭,接下來便被人家一拳打得四分五裂。

    張月鹿繼續說道:“從現場的痕跡來看,風伯不是死於法術,如果是死於劍氣,那屍體殘骸的斷裂處應該較為平滑規則,而不會呈現出這種不規則的破碎狀態,所以我們認為風伯死於一名武夫之手。初步還原後,應該是兩人當空交手,風伯被人一拳打碎,在巨力的作用之下,各種殘骸四散激射,所以屍體殘骸才會如此分散,甚至部分血肉相距十餘之遠。”

    說話間,張月鹿將她剛才就在翻閱的那本卷宗交到了雷小環的手中。

    不僅僅因為雷小環是主持議事之人,也因為她是在座之人中唯一的武夫。

    雷小環接過卷宗,迅速看了一遍,麵夾雜著大量的影印件,既有現場的圖片,也有通過法術還原的場景,又通過符陣拓印出來。

    雷小環緩緩說道:“逍遙階段的武夫無法飛行,雙方能當空激戰,說明最起碼也是一位無量階段的武夫,風伯隻是逍遙階段,那被人打死也在情理之中。”

    “無量階段的武夫。”李命之下意識地側頭,望向旁邊的李命乘。

    李命乘臉色凝重:“無量階段的武夫,這可不是什無名小卒,必然有著不小的名頭。隻是縱觀各大隱秘結社,大多以巫祝、方士、煉氣士為主,很少有武夫,隻因武夫對於香火願力的依賴最低,反倒是黑衣人中的武夫極多,幾大提督軍務總兵官都是貨真價實的無量階段武夫,難道是朝廷中人出手了?”

    這是道門內很基本的共識,武夫與隱秘結社天性不合,巫祝則是另外一個極端。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雷小環道,“畢竟最討厭‘天廷’的不是道門,反而是朝廷。”

    這話卻是若有所指了。

    李家與朝廷的關係很好,朝廷與“天廷”常有衝突,這並不矛盾,各大勢力之間沒有好到穿一條褲子的說法,在某個方麵利益相同,互相合作,在另外某個方麵利益衝突,明爭暗鬥。鬥而不破,和而不同,磕磕碰碰,互相妥協,才是常態。

    李命乘和李命之不約而同地輕咳一聲,沒有發表看法。

    對於道門內部的大案,朝廷恪守著玄聖和高祖的約定,不參與,不過問,保持中立。

    所以就算是朝廷之人出手,打的又是隱秘結社的妖人,在這個時候,也不會有人站出來承認就是自己做的,免得惹上一身騷。

    張月鹿忽然道:“雖然隱秘結社之間很少有武夫,但不意味著沒有武夫,各大隱秘結社之間並非鐵板一塊,甚至連結盟都算不上,他們互相之間也是搶地盤,爭香火,多有積怨。不能排除是不是其他隱秘結社之人出手。”

    一直沒有說話的陸玉書卻是接過了張月鹿的話頭,道:“張副堂主所言極是,談到隱秘結社,總要聯想到香火願力,聯想到香火願力,自然就是那老三家:靈山巫教、知命教、紫光社。可據我所知,還有一家隱秘結社,實力雄厚,未必弱於以上三家,卻對香火願力不感興趣。”“哪家隱秘結社?”雷小環望向陸玉書。

    陸玉書掃了眼雷小環麵前的卷宗,說道:“清平會。”

    齊玄素下意識地低垂了視線,在議事記錄上寫下了“清平會”三個字。

    從七娘和裴小樓、雷小環的交情來看,清平會應該與全真道有些往來,正如“天廷”與太平道。

    誰還沒些見不得人的手段?

    陸玉書這話同樣是意有所指,且直指全真道。

    雷小環的確想過打鬼請鍾馗,借助清平會的力量來對付“天廷”,可七娘還沒到,風伯就已經死了,這同樣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就算是清平會做的,她也不會認,更何況不是清平會做的。

    雷小環淡淡道:“可有證據?”

    陸玉書道:“隻是猜測之言。”

    “那就是沒有證據了。”雷小環道,“若是如此說,還有八部眾、七寶坊等等諸多隱秘結社,總不能全都牽扯進來。”

    齊玄素手中記錄不停,耳中聽得分毫不漏,他也沒想到,錯誤的推斷,得出了一個相對正確的結果。

    風伯是萬師傅殺的。

    可萬師傅卻是齊玄素請來,真要把風伯的死算在齊玄素的頭上,也是合情合理。

    齊玄素恰恰是清平會的成員。

    從這一點上來說,陸玉書倒是沒有說錯。

    齊玄素下意識地用餘光觀察張月鹿,想要看一看她對清平會的態度。

    張月鹿雖然代表天罡堂,但無意在隱秘結社上麵糾纏,說道:“風伯到底死於何人之手,並非關鍵。”

    李命之問道:“依張副堂主看來,什才是關鍵?”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過河卒》,方便以後閱讀過河卒第三十七章 議事(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過河卒第三十七章 議事(下)並對過河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