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個時代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莫問江湖 本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個時代

    五百年滄海桑田,無論是衣著服飾,還是行為禮儀,甚至是倫理道德,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更不必說建築風格了。

    齊玄素道:“金帳入主中原之後,定都當時還不叫帝京的燕京府,或者說帝京城的前身就是金帳人建造的都城,那在這有一座金帳人留下的地宮遺址,並不奇怪。”

    張月鹿走入大廳之中,說道:“起初的時候,我以為這座地宮與金帳的傳統國教薩滿教有關,不過我很快就發現不對,這不僅沒有薩滿教的痕跡,反而有著很深刻的全真道痕跡。”

    說話間,張月鹿伸手指了幾處,既有圖案,也有文字,的確與信奉長生天的薩滿教沒有半點關係可言,反而對於道門中人來說,十分熟悉。

    至於為什說傳統的國教,因為金帳人總是擁有兩個國教,一個是雷打不動的薩滿教,另一個視情況不斷變化。

    齊玄素仔細觀察了片刻,說道:“這些痕跡有些奇怪,似乎與現在的全真道並不完全相同。”

    “不奇怪。”張月鹿道,“如今的全真道是被玄聖去其糟粕之後的全真道,換而言之,很多不合適的內容,都被玄聖刪掉了,而這則屬於五百年前的全真道。”

    齊玄素作為萬象道宮出身,對於道門曆史知之甚詳,立時道:“五百年前的全真道,是長春一脈留下的遺址?”

    道門有過兩次興盛,一次是祖龍失其鹿,白帝得天下,信奉黃老,“黃”是天帝,“老”是道祖。道門由此興盛,執掌朝政。後來武帝登位,重用儒門。儒道相爭,道門一敗塗地,由此開啟了長達近千年的獨尊儒術。

    直到李氏皇族建立大齊,因為太上道祖也姓李,所以李氏皇族尊奉太上道祖為先祖,稱其為“大聖祖”、“太上玄元皇帝”,道門成為國教。

    大晉末年,則是道門最為腐朽墮落的時期之一,此時的道門受到佛門的影響,大談神通法力,各種胡吹大氣,憑空造出好些神仙,偏偏吹牛吹不過佛門,畫餅充饑也畫不過佛門,太陽真君就是死於這段時期,被大日如來徹底碾壓。

    此時的道門又摒棄了太上道祖的宇宙之觀,理念混亂,道理狗屁不通,經世濟民、治國理政方麵完敗於儒門,哪還有當年黃老當道的氣派,實質上淪為三教墊底。

    在此期間,許多道門之人取悅權貴,依附朝廷,走上層路線。其中佼佼者是全真道的神霄祖師通真達靈先生林靈素,他曾與佛門僧人鬥法,並對大晉皇帝進言:“釋教害道,今雖不可滅,合與改正,將佛改為宮觀,釋迦改為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為德士,皆留發頂冠執簡。”

    皇帝依奏,下詔改佛為道,易服飾,稱姓氏,左右街道錄院改作道德院,僧錄司改作德士司,隸屬道德院。不久又改尼姑為女德。

    皇太子上殿爭之,令胡僧立藏等十二人和五台僧二人、道堅等與林靈素鬥法,結果僧人大敗,情願戴冠執簡。

    今日的“佛門大德”便是由此而來。

    不過這位全真道祖師的下場並不好,京城洪水期間,佛道二次鬥法,有蛟螭出現,林靈素以左道用事,殺死蛟螭,洪水卻不曾退去,人們都以為是亡國之象。因僧伽大士顯靈,洪水方才退去。林靈素因此離開京城,返回故鄉,不久後便神秘隕落。

    在後世的評價中,無論是道門自己,還是儒門佛門,都對這位祖師持否定態度。

    再後來,就是金帳南下,大晉國滅。全真道的另外一位祖師開始嶄露頭角。

    全真道五祖之中,重陽祖師是最後一位祖師,他有七位弟子,陸續出任全真道掌教一職,丹陽真人之後由長生真人接任,長生真人之後由長春真人接任,這位長春真人曾經在垂暮之年遠赴塞外,出鐵門關,抵達大雪山行宮,麵見金帳汗王,勸諫金帳汗王“敬天愛民、減少屠殺、清心寡欲”,被金帳汗王尊奉為“神仙”。

    長春真人返回當時還叫燕京的帝京之後,金帳汗王賜下虎符、璽書,命他總領天下道門,並下詔免除道院、道士一切賦稅差役,於是全真道再次興盛,在帝京大量建立宮觀,設壇作醮,一時教門四辟,道侶雲集。

    如今的玉皇宮就是在長春真人留下的一處道宮遺址上擴建而成。

    那玉皇宮下方有這一座全真道遺址是完全說得通的。

    張月鹿表示認可:“這應該與長春真人有著極大的關係,不過當時我查看這些細節花費了大量時間,我怕外麵的人找不到我,所以我就在這止步,返回了外麵。”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過河卒》,方便以後閱讀過河卒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個時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過河卒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個時代並對過河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