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不解(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蟹的心 本章: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不解(下)

    拖雷的觀察和判斷並沒有錯。

    這樣一支軍隊忽然出現在開封,體現了淩駕於同時代任何政權的動員能力,也體現了超乎旁人想象的人力素質。

    軍隊是由蔡州鎮南軍節度使燕寧轉戰陳州、亳州等地糾合起來的。藉著蒙古軍各部的注意力被郭阿鄰、劉然等部吸引住的機會,各部集結主要在杞縣周邊完成,借助了當年郭寧攻入中原時立下的幾個舊營寨。

    在此過程中,舉凡糧食調集、武器配給、行軍路線選擇等等,俱都艱難,為此付出的損耗,幾乎是正常情況下的十倍。在如此艱難局勢下,他們還實現了驚人的行軍速度。

    大周向來重視長途行軍拉練,雖然軍隊騎兵比例極高,而且還有大量騎馬步兵和車兵的存在,但為了鍛煉體能和意誌力,長途拉練一直是訓練科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新兵、老卒、軍官,誰也逃不掉這苦頭。

    



    


    極限狀況下,大周的普通正軍要求做到負重二三十斤,一日奔行百。某些精兵的標準更高,不止負重更多,而且要在負重強行軍之後,完成一次戰鬥演練。

    但眼前這支軍隊,主要的成員是工匠,不是武人!

    幾個、十幾個工匠從業於某個小作坊的時候,他們本質上和農夫並沒有區別。但幾百個、幾千個,甚至更多的礦工、鐵匠、木匠呢?當他們在成片、成集群的工場工作和生活的時候,在極短時間內,就會嬗變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階層。

    一群臨時糾合的工匠組成軍隊,能在十天持續戰鬥,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大舉集結,然後行軍九十直取開封,說明除了戰陣搏殺的武藝以外,工匠的體力、韌勁、服從性和戰鬥意誌,幾乎天然地接近於武人的水平。在大規模戰役中,這幾項因素比武藝更加重要!

    由此看來,工匠之於農夫的優越性,幾乎趕得上牧人之於農夫。而工匠和牧人組成的軍隊孰優孰劣?這個問題,此前從不存在,但今天將會有個答案了。

    大規模的軍陣在前進過程中變得嚴密,腳步聲變得越來越齊整,像是滾雷轟鳴不休。

    他們並不顧忌蒙古人穿插遊鬥的戰術,因為他們非常確信,整個中原處處皆如沸騰的岩漿。蒙古式的殺戮造成了這樣的局麵,結果就是,蒙古軍自己造就了束縛自己的天羅地網,無論到了哪,都會被岩漿燙得皮焦肉爛。

    他們也不在乎蒙古軍的騎兵衝擊。因為局勢明擺著,現在多方受敵的是蒙古人,而非漢人。蒙古人根本不可能傾盡全力對抗南麵的大軍。而這支軍隊的規模又太龐大了,一旦短時間解決不了,蒙古人恐怕就得指望長生天出麵幫忙。

    來啊,來啊!

    許多將士們咬牙切齒。他們等著蒙古軍來。他們相信蒙古人沒有別的選擇,隻能按照周軍預設的節奏來攻打,然後陷入泥潭。

    “別上當。”

    拖雷厲聲喝止了身邊好幾命躍躍欲試的拔都兒:“我們先幹掉後麵那一撥。”

    己方的主動權喪失得太快,而敵人又忽然聚集得太多。眼前的局勢,有太多讓人難以索解的地方。但拖雷不會猶豫,他不會耗費時間精力,去試圖解決無解的難題。他隻知道,在戰場上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如敵人所願。

    所以拖雷立刻決定,首先擊破開封城持續湧出的軍隊。

    這支軍隊從開封城的幾座城門同時往外湧,同時城牆上還不斷施放著砰砰巨響的武器,不斷給蒙古軍放血。拖雷明白,過去十天,開封守軍始終龜縮不動,是在做準備。現在守軍出擊,顯然自認為準備完成了,可以和友軍一起,投入到對蒙古軍的決戰。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扼元》,方便以後閱讀扼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不解(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扼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不解(下)並對扼元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