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事態變化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夜盡長 本章:第735章 事態變化

    在另一個世界,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已經接近了尾聲。

    唐軍野戰主力(主要是朔方軍)由仆固懷恩率領,已經深入河北,正在收複各地。

    然而,大唐過於信任與吐蕃的和約,在長安周邊地區的機動兵力,隻有渭北行營2000人。

    讓唐代宗和一眾朝臣,沒有料到的是,吐蕃撕毀了和平約定,大軍走下高原,趁著大唐最虛弱的時候,發起了攻擊。

    在缺乏準備的情況下,吐蕃軍長驅直入,於763年11月18日攻入了長安。

    入城之後,吐蕃軍主帥馬重英宣布『祭喃』。

    所謂『祭喃』,便是吐蕃部族之間互相攻伐,一方落敗之後,獲勝的一方有權從敗者屬地上,奪取、毀壞、處置包括人、房屋、牛羊在內的一切財物。

    包括《資治通鑒》在內的正史,無人敢記載長安『祭喃』的慘狀,倒是有長安僧人,曾經在個人的往事錄中,寥寥數語,提及了長安被吐蕃占領後,近乎地獄一般的十五日:

    「吐蕃士兵劫掠城中的官所和民房,不管是什財貨,哪怕是民間的鍋碗瓢盆,都不放過;城中男女老少,隻要是能夠行動的,都被割去舌頭,再被吐蕃軍擄為奴隸,最後像驅趕牲口一樣,帶走了他們;城中大火數日不歇,無數樓台閣宇,被付之一炬;城中川流和湖泊,被屍體堵住了渠口,血水漫長,淹過了堤壩,將坊街的地麵染成鮮紅,數月不得褪色。」

    吐蕃軍未入長安之前,安祿山麾下的河北亂軍,雖然也在長安城內展開屠殺和清洗,但保留了城中的政務和民生基礎,人口雖然銳減,錢糧雖然轉移,但整個城市勉強還能正常運轉。

    然而,吐蕃人來了之後,長安城中的財富,無論官產、門閥還是民財,幾乎是以扒地皮的方式被掠奪一空,城中不僅青壯人口被擄走,而是但凡能夠勞作的人丁,哪怕年幼的孩童,也全部被當做奴隸遷出,隻餘下老弱病殘,缺衣少食,慢慢等死。

    與此同時,郭子儀率領二十騎,又在關中收攏四千唐軍,與吐蕃軍周旋,最後與鄜延節度使白孝德的一萬二千援軍,以及鎮西節度使馬璘的兩萬軍隊一起,這才最終擊退了吐蕃軍。

    而在這個世界中,知曉曆史的周鈞,在與南唐、燕國作戰時,也時刻在防備著高原上的吐蕃人。

    早在郭子儀出兵南征之前,周鈞就與前者商議,如果吐蕃軍傾巢出動,在不影響南征的前提下,多少軍隊可以起到製衡的作用?

    郭子儀經過推算,給出了八萬這個數字。

    周鈞當時思索,曆史上的郭子儀,僅僅靠著二十騎兵和四千敗卒,就能和吐蕃大軍周旋,最終又靠著三萬兩千援軍配合,就能擊敗吐蕃軍,收複長安。

    那郭子儀現在說的八萬軍隊,就能製衡吐蕃,應當是一個比較穩妥的數字。

    但是,當時的周鈞,在評估敵我戰力的時候,卻忘記了一些很重要的事實。

    首先,原本曆史上領兵與吐蕃軍作戰的人,乃是被授予關內副元帥之職的郭子儀。

    那個時候的郭子儀,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軍中,威望都無人可及。

    正因如此,不僅是白孝德、馬璘都心甘情願的供郭子儀驅使,長安附近的州縣主官,更是全力支持,一心抵抗吐蕃。

    在這樣的情況下,郭子儀才能憑借四千殘兵與吐蕃軍周旋,再靠著三萬援軍擊退吐蕃軍。

    然而,在這個世界中,郭子儀所說的八萬唐軍,可以製衡吐蕃,其前提是政令相通,更多的是一種理想狀態。

    但現實是,廓州、太和關和鳳翔關的唐軍,各自駐守,彼此之間並沒有上下級的從屬關係,缺少統一調動。

    唐軍雖

    第735章 事態變化



    然有八萬,但卻分成三地,不僅無法統一調動,反而因為爭功,數次中了吐蕃軍的計謀。最終使得長安門前的三道防線,被個個攻破。

    而附近的那些州縣,更是抱著獨善其身的想法,不願支援,使得戰局一再糜爛。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因素。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奴牙郎第735章 事態變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奴牙郎第735章 事態變化並對大唐奴牙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