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放棄騰衝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本章:第1172章 放棄騰衝

    魏廣德從張居正房出來,漫步走回自己值房,路上還在思考著此事的利弊。

    大同從貢道發展成馬市,這到底好還是不好,魏廣德感覺自己得好好想想。

    大同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一旦大同馬市開放,則山西商人必然借助便利獲得巨額利益。

    魏廣德不是紅眼病的人,別人賺錢比殺了他還難受。

    這都是各自的機緣,是命,強求不得。

    可是,他們可是晉商。

    想到這,魏廣德忽然醒悟過來,如果大同開了馬市,晉商或許就是從此地出發,開始大規模向北邊販運各自違禁品。

    當然,不是說沒有馬市就沒有商人走私,隻不過借助大同馬市,晉商更容易向邊境運送貨物。

    畢竟正常情況下,是沒有商人會往邊境運貨的,除了每年兩次封貢互市的似。

    其他時間點向北邊運貨,必然遭到沿途明軍衛所堡鎮嚴格盤查。

    隻是,大同馬市肯定對發展北方經濟是有好處的,戶部也能有更多收入。

    沒看到王國光都插手進來了,和張四維一起遊說張居正成功。

    其實,魏廣德是多少猜到王國光這著急戶部營收原因的。

    張居正推行考成法前,大明國庫一直都是呈現出赤字,入不敷出的局麵。

    即便是隆慶最後兩年,高拱接掌首輔之位,這樣的境況也沒有絲毫改變。

    而張居正當初推出考成法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想用此法推動地方賦役的及時征繳,減少朝廷的虧空。

    可以說,萬曆三年歲尾的財政總結極其重要,需要消除虧空,那怕是結餘一兩銀子,那也是張居正執政最大的功勞。

    最起碼證明了,新法可以消除朝廷虧空,不至於動搖國本。

    魏廣德已經回到值房,坐在自己位置上,看著書案堆積的兩摞奏疏,感覺一陣頭大。

    他現在需要考慮兩點,一是戶部的態度,二是大同開馬市最後可能發展成什樣子。

    看似是兩點,其實好像又是一點,那就是戶部已經擺明車馬支持大同開市。

    想到明末那些晉商,在北方糧食大麵積減產的情況下還瘋狂向遼東建奴出售糧食和鐵器,賺取沾著漢人鮮血的金銀,魏廣德打心是不想同意大同馬市開張的。

    但是戶部那邊,明顯為了財政虧空的問題已經瘋了,或者說張居正非常著急要解決這個問題。

    本來鑄造大明通寶可以為朝廷賺到不少銀子,可是遼東和東南,還有西南的先後開戰,朝廷大筆銀子撒出去,貌似賺到那點銀子肯定不夠花銷。

    月港的收益也不多,大頭成全了宮。

    “宮?”

    魏廣德猛然建醒悟過來,宮對戶部不滿,馮保看王國光的眼神已經不對。

    對於他支持的大同馬市,感覺隻要拖上一些時間,或許就能化解。

    是的,魏廣德要反對大同開馬市,但又不願意直接開口。

    至於馮保怎動王國光,他心門清。

    其實為什明朝的太監和戶部尚書經常對線,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內廷采買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的土,可不止是土地的意思,在古代土地其實還是財富的象征,其實到了後世也是一樣的。

    明朝的財政製度並沒有明確區分國家的收入和支出與皇帝的個人收入和支出的關係,所以君主個人的開銷與公共財政密切相關。

    朝臣不斷地向皇帝提出諫議,諸如宮廷用度汰侈,肆意科辦土貢,奉派太監借機胡作非為,大量賞賜給皇親、貴戚、寵臣土地。

    但是因為皇帝擁有最終權力,官員們隻能是提出抗議,或以辭職相威脅,或者對執行皇帝命令的朝臣進行參劾,或者以誇大上天的征兆來警示任性妄為的皇帝。

    但當這些辦法失效之後,他們就無計可施了,而且他們也時常麵臨著君主報複的危險。

    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是自學成才以外,其他明朝皇帝都是接受了儒家教育,他們被灌輸要恪守祖訓,尊重民意,遠離怨恨和放縱。

    可即便如此,以皇帝為中心,皇宮的開支依舊龐大無比,皇帝過著世上最奢侈的生活。

    明代宮廷開支極其複雜,整個宮殿是以紫禁城為中心,四周圍以高牆,防衛森嚴。

    這些雄偉的建築占地約四分之一平方英,包括皇帝的住所、朝堂、書房以及皇史成和內閣辦公場所。

    圍繞著紫禁城的是皇城,亦是壁壘森嚴。

    在城牆內,皇城中各種設施一應俱全,有銀庫、倉儲以及原材料加工和製造工場,諸如生產糕點、糖果、藥、酒、皮革的作坊以及針工局、銀作局、經廠、織染局等,甚至還有製造槍銃的工廠等。

    這些部門大多由宦官統領,隻有少數部門是以文職官員的名義進行管理。

    其他的宦官衙門從上述的倉庫和作坊中領取供給,用來維持紫禁城的正常生活。

    皇城中的文職部門有都察院,它負有監督庫房的職責,還有光祿寺,名義上歸屬禮部,所有這些衙署及生活服務設施超過50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這些服務性機構主要是為皇室服務,他們的運作無法同政府的職能完全分開。

    大量質地優良的棉麻綢織物主要供應嬪妃宮女,也賞賜給外國的朝貢使團以及文武官員,皇帝銀作局為紫禁城生產銀器,也為重要的文件刻字製版.....

    明朝皇帝的基本職責之一就是在一個豪華的地方履行無休無止的朝廷典禮,諸如大型宮殿的開工、宮宮外的各種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大婚和許多相類似的活動等。

    這些活動耗資巨大,我們很難確切地知道哪些是皇帝個人的開銷,哪些是國家支出。

    皇室也沒有專門的管理部門,所以所謂的“內帑”其實很多時候隻是皇帝的錢包,可未必會用在皇帝身上。

    宮廷開支,一般是諸如采買棉布、絲絹、茶、黃蠟、染料等,所有這些物資的數量很大。

    無疑,宮廷開支與公共資金混淆不清嚴重地損害了財政管理。

    名義上,宮廷的倉庫分屬於戶部、工部和兵部管理,實際上,大臣們僅僅是保障供應,他們對於保存在宮中的物資沒有多大的支配權,這是君主的特權。

    就管理倉庫而言,文官僅是記賬,而宦官卻掌握著鑰匙。

    有明一代,高級太監頻繁被派遣執行采買監造使命。諸如采辦監造宮廷用具、瓷器、緞匹等。宮廷用具在南京生產。

    要不是由於宦官們在采辦程中,經常利用運河夾帶私物,要求額外的政府運輸,這些采辦活動還不會引起太大的爭議。

    諸如花瓶、直徑超過10尺的碗、象棋子、瓷屏風、祭祀器皿以及光祿寺所用的陶瓷用具,絲絹產於浙江與南直隸,品種多樣,顏色與花樣不一,專供內需。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隆萬盛世》,方便以後閱讀隆萬盛世第1172章 放棄騰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隆萬盛世第1172章 放棄騰衝並對隆萬盛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