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問題(四)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大衙允明 本章:土地的問題(四)

    “他們的現狀,不單單隻是免去了賦稅之後,就能夠得到解決的。

    他們沒有了收成,便隻能夠吃老本啃那一點少得可憐的活命存糧。

    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人,他們常年一家子人都在地伺候莊稼,家中並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

    他們就那一點的家底,那又能夠吃多久呢?

    如果因為天災而沒有地能種的話就沒有飯可吃,而沒有飯吃的情況下,他們就沒有力氣再繼續下地,既然沒有了力氣自然就無法再種地。

    這可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的事情的開始。

    縱觀以前的那些年,甚至更長遠一些,一個上百年的朝代的過程當中,發生惡劣天氣這種天災的年逢是絕對也不會少的。

    那種地的農人怎辦呢?

    這活人總不能夠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餓死掉吧?

    家的人,他們大家總得還要繼續活下去。

    於是,耕種自己土地的老百姓,他們就會迫於無奈的將手頭的田地,賣給當地的士紳豪族他們去換回那一點的銀子,也好能夠暫時買些糧回來度一下難關。

    否則的話,他們在當年的活路就會被扼殺掉。

    在生存下去的麵前,農人的所有長遠打算,還有他們的那些計劃與尊嚴,都會被活生生的死死壓製住。

    他們…並沒有得選擇!

    我說的這些實際情況,隻是想說明有時候土地在民間的非正常流動,雖然不是農人自己本身的意願。

    但他也是,沒有被強迫。

    土地的流動,並不一定是士紳豪族他們動手去巧取豪奪回來的,往往有的時候是百姓在沒了活路之下,他們隻能夠選擇無奈的主動賣出。

    於是,這些農人他們的身份就會有了改變。

    改變,也僅僅是為了繼續活下去的生存。

    從以往的自耕農戶,就會慢慢的變成了地主家的佃戶。

    時間一長,佃戶的這個群體就會越來越發的多了起來。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當佃戶自然也是賺不了幾個錢的。

    不過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那些農人他們,除了他們自己所需要付出的體力以外,他們原本需要付出的那些成本也就隨之沒有了。

    對於農人來講,有的時候還真說不清楚是好還是壞。

    但是這得,看實際情況。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敦婿》,方便以後閱讀大唐敦婿土地的問題(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敦婿土地的問題(四)並對大唐敦婿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