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寶藏之說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上官九爺 本章:第十七章 寶藏之說

    老漢低著頭一言不發,兄弟幾人就這安靜的圍坐在老漢身邊,特別是徐歌,討好的看著老漢使勁的眨巴著雙眼、裝著一臉無辜,對比著他粗礦的外表、一米八的大高個,讓旁邊的劉思明和張凡頓時一陣惡寒,渾身雞皮疙瘩掉了一地。

    也不知是徐歌這二貨的惡心戰術起了作用讓對方完全受不了繳械投降,還是老漢自己想到了什。沉默了半的張老漢終於還是開口了:“其實不管你們的真實與否,對老頭子來不重要,因為你們想知道的對你們而言並不是什好事情。反而可能是個災難。”

    “此話從何起?”張凡疑惑的問道。

    “因為得到這個秘密的人最後的結局都很不好。就像是一個詛咒一樣。”張老漢歎息一聲道。

    “詛咒?到底是什秘密呢?”徐歌伸了伸脖子好奇的問道。

    “你猜的不錯,張叔夜將軍正是我的先祖。我這一脈出自將軍長子張伯奮……”老漢看了一眼張凡抬起頭,將事情的原委娓娓道來。

    張叔夜本是信州yf縣人、也就是現在的gf縣,自生活在gf銅鈸山區的一個山村。從戎後的張叔夜將軍率軍投身抗金大業,奈何北宋朝廷糧餉虧空,軍營的物資捉襟見肘。眼看將士們一個個食不果腹、行軍打仗已成問題,將軍心甚不是滋味。正當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突然記起了兒時家鄉的一個傳聞:在銅鈸山有一處寶藏。寶藏的主人正是唐末起義的黃巢。

    當年黃巢率領起義軍在進駐j省境內的時候,走到了銅鈸山這座森林茂盛的大山,這的地形複雜,山高險峻,林茂草深,而且有很好的隱蔽性,是曆代造反者們理想的藏身地,於是,黃巢便選定銅鈸山作為軍需的“供應處“和“後勤醫院“,在戰場上受傷的傷員可以在這個清幽之地好好的修養身體,並很快的康複重新投入戰鬥中,可見,銅鈸山對於黃巢的軍隊來,可謂功不可沒。

    傳聞黃巢當年離開銅鈸山之時,好生利用了此地的隱蔽性,留下了一大筆寶藏作為後路、已備日後不時之需。若是尋常的時候,張將軍對於寶藏之事定然嗤之以鼻。可眼下並無其他辦法可行,而且傳聞又有曆史根據。張將軍決定死馬當活馬醫、放手搏一次,於是抽調了五千精兵連夜趕回家鄉。

    皇不負有心人,耗時一個多月的各種渠道的資料研究以及大範圍搜尋,張將軍終於還是在銅鈸山深處找到了傳中黃巢寶藏所在的隱秘洞穴。張將軍命將士們嚴密封鎖,而自己率領百人隊伍親自入了洞穴,就在那一,沒有人知道洞穴發生了什事,隻記得從洞穴出來的隻有身負重傷的張將軍以及三名將士,其他士兵全部葬身於洞穴之內。出洞穴的時候,張將軍不停的喊道:”快!封住洞口!……“次日將軍接到急報:金兵大舉進犯,遂帶兵快馬加鞭趕回了汴梁城。

    回到汴梁,張將軍唯恐寶藏被有心人所獲,秘密將洞穴地址製成了一份竹簡手劄交給長子張伯奮,命他好生保管,若他日有機會定要尋得江湖術士一同去開啟黃巢寶藏,為我大宋所用,切記不可貿然單獨行事。奈何汴梁失守、靖康之難,一代忠臣良將魂歸西。次子張仲熊做了叛徒,長子張伯奮也從此銷聲匿跡。直到衣冠塚的建成,張伯奮才悄無聲息帶著家眷回到gf,定居在將軍墓不遠的山林從此不再過問世事,寶藏之事也不了了之。

    時間轉瞬即逝,一晃過去了五百多年。明末清初時,有兩個自稱姓楊的兄弟不知從何得知了張家的身份,遞了拜帖前來討要當年張叔夜留下的寶藏信息。此二人正是銅鈸山境內的一座九仙山上的起義軍魁首。張家本已不問世事,但感化於楊氏兄弟二人平日懲惡霸、殺貪官的大義之舉,便臨摹了手劄內容秘密交予二人。第二年清軍圍剿了九仙山,楊氏兄弟命喪戰場。張家聽聞消息後怕引火燒身,遂連夜撤離了gf。

    時隔三百多年直到解放後,自耳濡目染長輩們提及先祖故事的張老漢三十歲那年因結發妻子病故倍受打擊,決定拜別家族回到故居重新守護先祖墓地,歸來時發現先輩們口中曾經的張家早已不複存在,隻剩一片山野。於是便在這附近打造了一間木屋院孤身一人生活著直到現在。

    張凡聽完老漢講述的故事後問道:“所以,張家的秘密就是當年張將軍的手劄?”

    “不錯。”老漢點了點頭道。

    “哎,照這樣的話,當年的寶藏早就被楊氏兄弟找到了。”徐歌可惜的搖頭道。

    “有可能但也不是絕對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靈神算》,方便以後閱讀古靈神算第十七章 寶藏之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靈神算第十七章 寶藏之說並對古靈神算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