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一條漢江分南北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君威 本章:第四百六十章 一條漢江分南北

    倒不是清軍兵力不足,而是清軍實在是進退兩難。

    在吞並朝,鮮之後,滿清在朝,鮮各道駐軍,一開始是漢陽、平壤大城市,後來發現釜山是走私商人的天堂,也在那駐軍,而鹹鏡北道靠近商社在外東北的摩闊崴,因此也駐軍監視。

    而這些軍隊統一由駐紮在漢城的,多爾袞的心腹蘇克薩哈節製。

    各地駐防八旗,改編自前朝,鮮軍的綠營和鮮八旗,滿清在朝,鮮駐軍本就達到了四萬。而在發現東方商社大規模增兵濟州島後,蘇克薩哈隨即向盛京求援,多爾袞派兵馳援,等到商社與大順聯軍在半島登陸後,盛京方麵認真起來。

    在經過商議之後,濟爾哈朗被委任為大將軍王,率軍增援漢城,滿清抽調漢軍八旗、蒙古八旗以及部分綠營兵隨濟爾哈朗南下,精選良將和宗室輔佐,八旗名將鼇拜、遏必隆,宗室之中的博洛、嶽樂,以及漢藩之中的孔有德、高第也隨濟爾哈朗出戰。

    一時間,在朝,鮮半島形成了一支七萬人規模的軍隊,哪怕刨除原朝,鮮軍隊,所動兵馬,也比當年吞並半島的時候多。

    隻不過,這些兵馬並非全部可以差用。

    比如朝,鮮綠營,便是滿清軍隊實力最弱的,不僅缺乏戰鬥意誌,而且嚴重缺乏火器,僅限於控製地方,維持治安罷了。

    而沿海還要留守兵馬,防止登陸。

    最終,濟爾哈朗在漢城集結了一支規模在四萬五千人的軍隊,這是滿清在兼顧其他戰略方向情況下,給予濟爾哈朗最多的支持。

    多爾袞保證,隻要遼西走廊局勢穩定,漠南漠北駐軍和外藩蒙古支援抵達,在入冬之前,可以再增調兩萬人以上的軍隊馳援,但手中這四萬五千兵馬,卻讓濟爾哈朗進退兩難。

    對於半島南部的第一軍主力,清軍大體知曉其規模,但對於覺華島上的兵馬,清軍就不知虛實了。

    陸戰隊登陸之後,立刻把覺華島上的俘虜和島民全部遷移去了濟州島,在沿岸布置了警戒巡邏,而且派遣機動靈活的槳帆艦隊入駐,清軍的哨探無法上島,即便上島,也靠近不了駐軍營地。

    因為完全失去製海權,濟爾哈朗連登陸的想法都沒有。

    而李肇基盡可能的故布疑陣,不斷派遣船隻堂而皇之的進出覺華島,把一支陸戰隊一遍一遍的送上覺華島,造成不斷增兵的假象,在第一軍在半島站穩腳跟之後,李肇基還把一些多餘的馬匹和騾子,海運至覺華島。

    這些都被布置在岸上的清軍收納入眼底,濟爾哈朗不得不考慮,自己率主力南下,深入之後,敵軍登陸切斷己方後路的可能。

    因此,濟爾哈朗隻派少量騎兵南下,進行騷擾和偵查,等待援軍抵達,再做區處。

    第一軍也不著急北上,而是對半島進行大規模的調查,並且向北探查清軍主力所在位置。

    其實清軍主力一直駐紮在漢城,隻是陸軍的偵騎難過漢江,因此一直無法掌握,反而擔憂其在南岸伏擊,因此保持警惕,拉開距離。

    一直到八月中旬,李肇基經不住大順方麵的不斷催促,命令楊彥迪北上,第一軍隨即抵達漢江南岸,進駐富川一帶,而海軍陸戰隊也登陸控製了仁川,形成了更為高效的補給路線。

    第一軍抵達富川之後,實力到達了頂峰。

    其原本就下轄三個步兵旅,三個騎兵團,一個炮兵營,如果僅僅計算戰鬥人員,便是一萬五千步兵,兩千四百騎兵,軍屬炮兵營加上旅屬炮兵連,一共四十二門火炮。

    如果算上輜重、工兵、野戰醫院及各級指揮官人員,整個第一軍擁有兩萬四千餘,已經算得上齊裝滿員。

    但抵達一路北上,第一軍不斷得到加強,首先李來亨親率兩個步營一千二百人加入楊彥迪麾下,隨著李淏招撫了不少叛軍和義軍,維持地方治安和聯絡補給線,因此李肇基得以抽調近衛部隊支援。

    這為楊彥迪帶去了一支精銳的部隊,包括一個近衛擲彈兵營和一個近衛獵兵營,以及二百人的近衛騎兵隊。

    抵達富川之後,劉順率領海軍陸戰隊兩個營加入戰場。

    而進入九月之後,來自北海的支援抵達,巴爾根帶來了北方招募的女真各部,一共七百多人,每個人都是騎兵,因為沒有正規騎兵訓練,李肇基提供了馬匹,將其編組為一個驃騎兵團,稱之為巴爾根團,也一並交給了楊彥迪。

    九月,第一軍的實力達到了巔峰,規模達到了三萬。

    這支軍隊的彈藥補給來自海上,楊彥迪在富川建立了彈藥儲存點,而糧食、草料等軍糧補給則是來自後方歸附的朝,鮮州府。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之七海為王》,方便以後閱讀明末之七海為王第四百六十章 一條漢江分南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之七海為王第四百六十章 一條漢江分南北並對明末之七海為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