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鄭安平之死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楚秦一鶴 本章:第175章 鄭安平之死

    王翦見呂不韋提出疑問,道:“先生以蓋聶有疑乎?”

    呂不韋道:“非疑也。蓋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似近於愚。惟於王命,不置一詞,非真愚也,有大智者也。”

    王翦問道:“今當何如?”

    呂不韋道:“彼既奉王命,吾等當助之。吾其探鄭氏所在,而告之。”

    王翦道:“任蓋聶居於逆旅乎?”

    呂不韋道:“若入府內,彼此不安!彼入於此,吾亦有計。”

    第二天,有兩名客商分別入住了這家逆旅的兩處院落,他們聲稱,還有後續人員陸續到達。幾天後,這兩處院落的人員就達到十餘名。現在是冬天,一般逆旅在這時是淡季,沒什客人的都關了店,自行回家。結果呂氏的這家逆旅竟然租出去三處院落,引來許多同行的驚詫。

    在呂不韋安排蓋聶的事情時,李崇作為趙王的使者也出發了。一般來說,外交活動一般在春季開展,因為那時氣候溫暖,又由於春耕大忙,不會有什戰事。但這次秦王的邀請不同,他宣布將在冬至日祭天,各國觀鼎的使臣應在冬至前到達,參與祭天大典。

    這樣,秦王觀鼎的真實目的已經昭告於天下:他在滅了舊天子後,自己將成為新天子,接過天人之間溝通的任務!哪個諸侯國派使臣前去觀鼎,那就意味著承認秦王的天子地位!

    接待諸侯觀鼎,準備祭天大典,是新年過後秦國的重要任務,由子楚親自負責。除了典客府外,秦王還特別叮囑,要吸納那些周國的大臣參與,畢竟他們通曉祭天的各種細節。王齕的尉府則重點訓練新的刑徒,準備有國家反抗時加以打擊。目前來看,幾乎所有諸侯國都同意參與觀鼎,並朝賀秦王。祭天大典,各諸侯國也願意參祭。這中間當然有許多討價還價,但已經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加以解決。目前來看,秦國取得了外交的完全勝利!

    燕國最遠,他是第一個派出使臣的諸侯。燕國由於距離遙遠,和秦國沒有什直接的利益衝突,相反,雙方在嚴格意義上算是盟國:秦王的姐姐是燕太子妃、燕王後,現在如果還活著,是現燕王的太祖母輩(燕易後的兒子沒有成為太子,所以隻能排輩分);當初秦王到燕國為質,就是這種同盟關係的體現。後來燕昭王(算是燕易後的孫輩)發起五國伐齊,秦國最先響應,也是最早攻入齊國境內的諸侯。

    秦王滅周後,燕國正處於國喪。大約是這一原因,同為姬姓的燕國沒有對秦滅周表示任何反對;而且在秦王邀請諸侯到鹹陽觀鼎後,剛剛即位的燕王在幾經猶豫後,也還是派出大臣前來觀禮。由於趙王是最先呼應觀禮的諸侯,而燕王相對較晚,為了避免被秦王針對,燕使特地先進入邯鄲,與趙使一起出發前往鹹陽。所以蓋聶到的這幾天,邯鄲城內特別繁華,各種生意,尤其是奢侈品生意十分火爆。

    在當時,玉器被認為是可以溝通天地的神物,凡夫俗子是不能擁有的,所謂“懷玉其罪”就是這個意思,玉的經濟價值倒還在其次,匹夫要是有玉,他就能溝通鬼神,這才是最重要的!而要說玉器的精良,自然非周王莫屬。琢玉這門手藝不經過言傳身教和反複實踐無法掌握,而沒有玉自然也無法練習;既有玉又有琢玉大師的地方,自然非洛陽莫屬。秦滅周後,這批玉人、琢玉用的砣機,以及大量的玉料都進入了鹹陽,當然還有不少已經成型的玉器。年初呂不韋回到邯鄲時,就從鹹陽拿回來一些玉器,通過郭家的商業渠道流入趙國上層。

    燕國使臣到達後,立即發現趙國的玉器與尋常大不相同,玉質溫潤不說,玉工還十分精致,立即就愛上了。趙國公子自然不會說是從秦國運來的,隻說是自己家的玉工製作。燕國使者即請趙國為燕王也製作幾件這樣上等的好玉。趙公子找到郭家,郭家隻能來找呂不韋,希望他能再提供幾件上好的玉器,時間並不急。呂不韋滿口答應,隨口問道:“君其知武陽君鄭安平乎?”

    郭氏家臣有些意外,問道:“先生何問?”

    呂不韋道:“彼秦人也,是以問之。”

    郭氏家臣回答道:“汝以武陽為燕城乎?非也。鄭氏所封,乃一邊邑,才三五百家。在夫酉、辟陽間,由漳水入長蘆水即至焉。”

    呂不韋連連拱手道:“深感兄意。”隨即取了一顆拇指粗的丹砂珠送給這位家臣。家臣推辭一番,就接受了。

    得到如此準確的信息,呂不韋立即派人以經商的名義前往探訪。

    漳水下行注入巨鹿澤,旁邊分出一條小河,由於蘆葦密布,故稱長蘆水。巨鹿澤不是一片湖泊,而是斷斷續續、連綿不斷的一串湖泊。像這種東分一條水道,西出一條水道的情況很多;夏天漲水期間這往往是一片汪洋,而到冬天枯水期這則會露出大片湖底。這片湖底由於鹽堿含量高,無法耕種,但卻可以挖出一些鹽來。消息靈通的商人冬天會來到這,從附近居民手中購買鹽,轉手倒賣。這的鹽純度低,含有大量的雜質,口感很不好,賣不上價,產量還有限,隻有一些麵向低層的商人才會到這來販鹽。

    這天,一條小船靠上長蘆水。船上下來兩人,到鄰近的邑去收購泥鹽。他們走家串戶,搖著銅鈸,口叫著“受鹽”“受鹽”。但有人出來,他們除了收下鹽,付給錢以外,還要隨口問一句“武陽何處”?邑人們給他們指了道路,他們順著這條道一直走下去,一路收鹽,一路打聽著武陽君的下落。這些人家中,多數沒有聽說過武陽君,少數聽說過的也沒見過。他們就這樣一路走,一路收,來到武陽城下。

    武陽城並不大,城門已經殘破,被潦草地用幾片木版加膠補上。城門開著,城門邊沒有人守衛。兩人進了城,一路無阻地來到城主府前。城主府大門緊閉,而且上麵落滿了塵土,顯然許久沒有人打掃和開閉。兩人對望一眼,繞著城主府轉了一圈,邊走邊叫“受鹽”。終於,旁邊有一戶人家出來一名老者,道:“爾賈人不曉事,城焉得鹽,當往城外收之!”

    那兩人滿臉堆笑,道:“吾等初至,不知高低,老丈休怪。吾觀此城殘破如此,敢無城主?”

    老者道:“王有封君在此,然亦危矣!”

    一人笑道:“何以言之?”

    老者道:“彼被創,至今不愈,恐不受穀矣!”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長平長平》,方便以後閱讀長平長平第175章 鄭安平之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長平長平第175章 鄭安平之死並對長平長平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