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猜疑鏈會逼人先下手為強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浙東匹夫 本章:第410章 猜疑鏈會逼人先下手為強

    大明和緬甸之間的徹底停戰,最終在小康六年的六月份達成了。

    和平能夠重新降臨,一方麵是因為大明確實完全拿回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三宣六慰本來就是大明的領土,是嘉靖以後逐步丟失的),也懲戒了敢於接納大明叛逆和搖擺土司的不臣緬王。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大明確實不想再在對緬戰爭中投入更多資源,繼續深陷泥潭了。

    在這場戰爭持續期間,李定國始終保持了四萬左右的出兵規模,一旦前線有所損失,後續還要續征兵源補充,所以前前後後大概動用了六萬多戰兵。

    海路的鄭成功,也動用了兩三萬人,加起來就是九萬戰兵了。

    而給這龐大的部隊跨國遠征提供保障,哪怕糧草已經盡量“因糧於敵”,邊搶緬甸人的存糧邊吃,後方主要隻負責第一階段的糧食,和全程的藥品、彈藥、武器軍械損耗。

    但即便如此,這個後勤壓力也還是非常巨大的。給九萬人提供配套,至少涉及了三十萬民夫和水手、工匠。尤其明軍火器率之高,後勤遠比其他古代軍隊要複雜,需要的物資品類也是繁雜不堪。

    大明的國力能撐得住,全靠朱慈煜登基後的前四年,他父王一直在堅持休養生息、種田攀科技,沒有亂花錢。

    雲貴地區每年結餘的存糧,也都提前攢起來。從小康元年起,中央朝廷就沒讓雲貴兩省外調一粒糧食過,這才撐得起今天的戰事。

    而隨著這場戰役,最終持續了大約十個月之久,過去四年多雲貴積攢的官倉存糧,也差不多已經吃掉一半以上了,即將逼近警戒線。

    當然,或許有人會覺得:雲貴官倉的存糧,不是才吃了一大半?既然還有一小半,為什不繼續打?為什要把糧食安全的臨界線設置得這高?

    但事實上,這個警戒線還真得料敵從寬。

    因為大明在南疆的敵人,可不止緬甸這一個——

    如前所述,去年也就是小康五年,大明對緬甸譴責敲打的同時,也一起敲打了越南。畢竟越南同樣在當初朱慈煜登基之初,犯過“收容大明叛逆”的罪行。

    大明朝廷一開始為了閉關種田,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不追朔。可一旦開了追朔這個口子,就沒法再裝聾作啞了,必須對緬甸和越南同時一起譴責。

    否則如果因為同一件事情、先譴責一個,隔幾年再譴責另一個,那大明的外交信用將來就完了,會被人認為是“選擇性懲戒、柿子挑軟的捏”。

    畢竟“訴訟時效”的意義,是讓人“不知道自己的利益被侵害時”,可以有個提起爭議的緩衝時間。而不是讓你明知自己已經有利益被侵害,還不及時表態。要是出現了後麵那種情況,就太虛偽了。

    這也是為什後世國際法上,“擱置爭議,但不承認,保持譴責”這一措施,會顯得如此重要。

    很多國際爭端,隻要你沒承認過對方,你表明立場說這麵有爭議,先譴責,那就保留了將來翻臉的法理依據。譴責完了,你就可以繼續隱忍,種田發展自己,等自己強大了之後再翻臉,那樣國際法還會給你個機會。

    但要是一開始遇到爭議時連譴責都沒譴責,默認了,那就等於承認了沒爭議。將來就算變強了,再想自古以來翻臉的法理依據都沒了,就算你拳頭硬,也會冒天下之大不韙。

    所以對大明而言,譴責緬甸和譴責越南是必須同時發出的,不容拖延。

    隻不過,譴責必須同時,但譴責和動手之間,卻還允許有一個時間差。

    自從去年夏秋之交,同時譴責完緬甸和越南後,大明很快就對緬甸動了手。而對於越南這邊,則是隻堅持嘴炮譴責,並不實際出兵。

    畢竟從兵法上來看,能夠各個擊破的話,何必同時對兩個敵人一起開戰呢?隻要我一直保持譴責,我的開戰理由和戰略主動權就一直握在手上。

    而越南因為國力比緬甸還要弱好幾倍,當時雖然被緬王莽白遣使聯合,暗中也支持緬甸,卻並不敢直接主動入侵大明。

    於是,在明越邊境上,從小康五年七月,一直到小康六年二月,整整七個月的時間,雙方就形同“靜坐的戰爭”,大明月月譴責,越南月月狡辯,但就是沒打。

    禮部那幫負責寫檄文罵人的家夥,也不知刷了多少KPI,包括顧炎武這個剛剛上位的禮部尚書,都親自下場,平均每個月刷一篇數據。

    而一貫罵不還手的越南人,到了小康六年二月底的時候,心態和行為,終於出現了微妙的變化——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聽說了鄭成功在勃固的河口三角洲登陸了,還跟李定國南北夾擊,打通了緬甸戰場的尹洛瓦底江補給航道。

    不得不說,這個變化,對越南人的認知刷新和震懾程度,實在是非比尋常。

    以至於越南黎朝的執政者鄭柞得知後,不由覺得一陣不寒而栗,第一時間召了自己的兒子們商議應對之機。

    ……

    局外人看著1660年代的越南政局,或許會有些懵逼:既然說當時的越南朝代是黎朝,為什執政者會是鄭柞則?

    這事兒說來稍微有些複雜,但長話短說,大致可以歸納為:當時的越南,一共有兩朝四姓的勢力並存。

    所謂兩朝,分別是黎朝和莫朝。黎朝建國更早,明宣宗時期就建國了,基本上就是把朱棣時南征越南的明軍打跑後,在越南重新建立起的原始政權。

    而莫朝建國要晚一百多年,大約是大明這邊嘉靖初年,才篡位滅黎建的國。可惜建國後沒多久,就被黎朝舊臣鄭檢擁立了一個黎朝王室的旁支為後黎王,然後借著後黎王的名義以令諸侯,把莫朝占領的紅河流域重新占領。

    但莫朝也沒被消滅,兵敗後一直往北逃到與大明廣西邊境接壤的高平、諒山一帶,僅剩兩府之地苟延殘喘。

    此後一百多年,越南境內就一直有北莫南黎兩個朝代並存。

    而鄭家因為擔心自己也篡位廢黎的話、就會失去正統性,會跟莫朝一樣被視為亂臣賊子。既然莫朝已經把那個自立的生態位占住了,鄭家也就不敢亂來,最後竟學曹操一口氣學了一百多年,始終隻挾王掌權而不篡位。

    但掌權掌得久了,黎朝內部終究有人會說鄭家是挾君欺君,於是到了大明這邊天啟末年崇禎初年的時候,黎朝南部又出現了地方實權將領、阮氏的阮福源,公開扯旗跟鄭主決裂,

    阮福源打出類似“衣帶詔討挾君之賊”的旗號,隨後經過十餘年的征戰,占據了順化及以南的越南南半部分,跟鄭主事實上南北分治。

    如此一來,越南境內,等於是從北到南一共有三股事實上的地方軍政力量:

    分別是最北麵高平諒山、靠近廣西邊境的莫朝,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姓竊明》,方便以後閱讀國姓竊明第410章 猜疑鏈會逼人先下手為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姓竊明第410章 猜疑鏈會逼人先下手為強並對國姓竊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