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1章 楔子

    長安四年(公元704年)

    碎葉城

    番人將軍走過碎葉城中心,看到一眾軍民正將一塊紅色巨碑推入剛挖好的深坑之中,巨碑是用一整塊當地特有地紅色花崗岩雕鑿而成的,碑額刻著一幅奇特的雙狼圖案,線條粗獷簡單,卻極具神韻,兩頭狼的背脊交疊在一起,毫無凶戾之象,均自低頭垂目,溫順如犬。

    城外已被突騎施的鐵騎團團圍住,他率領援軍也隻打得敵軍稍退,守城諸將已決計要要棄城突圍了,巨碑上的銘文是唐皇敕令,因此不能落入敵手,上次碎葉城失陷之際也把這個碑埋了起來,如今又要放倒埋起來,眾人倒也駕輕就熟了。

    這番人已是中年,須發依舊蜷曲濃密,但依稀已見灰白,雙目卻湛藍清澈如秋水。路邊一群衣衫襤褸乞丐模樣的人見他走來,一起搶上來跪倒行禮,為首一人道:“不知是哪位將軍解了我碎葉之圍。”

    那番人趕緊上前攙扶道:“某乃伊嗣俟之孫,卑路斯之子,波斯人之王——納爾希耶。”

    那人再拜道:“原來是泥涅師大王,小人失敬。”

    原來這番人是波斯王泥涅師的鐵騎,他是波斯末代皇孫,自稱納爾希耶乃是波斯語音,唐人不善此絞舌之音,故呼為“泥涅師”。

    當年波斯亡國,祖父末代波斯王伊嗣俟國破身死,其父卑路斯一路東行至長安向大唐乞援,隻是“天可汗”已老,沒了雄心壯誌,拒絕出兵為波斯複國,隻是給卑路斯封了個爵位,卑路斯恢複之誌難伸,不久鬱鬱而終。

    父親死後,泥涅師仍念念不忘複國之誌,傳聞二十多年前泥涅師深入吐火羅地,重建波斯王庭,召集了眾多流散的波斯武士及昭武九姓之胡人,漸漸聚集起了近萬人的軍隊。

    泥涅師雖自立波斯王,但他手下人不過上萬,附庸大唐並無一城一池,多半也沒人拿他這“波斯王”當回事,但眾人感念其解圍之恩,行了跪拜大禮。泥涅師急忙伸手相攙,道:“爾等受苦啦,突騎施隻是暫退,快做準備回龜茲安西都護府吧。”

    那人頭戴風帽將麵目遮住,也不知是胡是漢,他許是太激動了,伏在地上泥涅師一把竟未攙起,他蹲下身子再要攙扶,卻見寒光一閃,那人破爛的袍子下麵居然露出一柄短匕。

    泥涅師大吃一驚,想要起身右臂卻被那人死死抓住,一時掙脫不掉,那人一匕攮來,還好泥涅師身著魚鱗細甲,匕首竟紮不透,在甲片上劃出一道火星,偏斜出去。

    波斯護衛見狀大驚,紛紛拔刀要上前相助,然而那一眾乞丐早已悄悄站好方位,此刻紛紛掏出匕首迎上去片刻就刺死了數人,護衛雖然人多卻也一時援護不得。

    泥涅師也是出生入死的大將,雖慌不亂,就地一滾,掙脫開來,想要拔刀自衛,不想那人短功夫甚精,猱身而上貼著他身子疾刺,泥涅師左右支拙一時拔刀不得,若非身上甲胄堅密,隻怕已經遇險了。周圍西域民眾見慣了陰謀暗殺,竟然遠遠躲開觀看,也無人來相助。

    正在此時,幾輛馬車隊經過,看起來像一支商隊,但此刻貨物盡都拋棄了,車架上都坐著人,老老少少的似是一大家子人,有幾個青壯的男子騎著馬,攜著武器在車邊護衛,為首一個中年漢人見狀,策馬疾馳抽出脅下佩劍疾砍那乞兒。

    那乞兒身手不俗,一閃身避開來劍,回手一匕刺在馬頸之上,那馬鮮血狂噴,立時倒斃,中年漢人飛身躍起,在空中手腕一抖,舞出一個劍花,寒光三點,徑取乞兒雙目和胸口。

    乞兒兵刃雖短卻出手極快,叮叮叮三聲準確地蕩開了這空中撲擊的淩厲三招,那中年漢人騰躍之勢已老,向下墜落,乞兒正待挺匕首刺他小腹,卻突聽背後疾風不善,原來是泥涅師得了這一時之空,終於抽出彎刀。

    泥涅師出刀極快,斜劈那乞兒左肩,這一刀勢大力沉,乞兒雖盡力閃避未被一刀劈為兩半,卻被一刀削掉了半個肩膀,這乞兒悍勇異常,怒吼一聲向泥涅師衝去,想要與泥涅師同歸於盡。

    然而胸口突然刺出一個劍尖,原來是中年漢人雙腳落地,挺劍疾刺穿透了他的胸膛,那乞兒渾身扭動,還要向前衝,泥涅師彎刀一輪,將他的首級砍下,這才撲倒在地不動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1章 楔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1章 楔子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