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八寸古鏡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60章 八寸古鏡

    江朔道:“趙夫子,我有個問題,說了你不要生氣,你傳我的功夫不是帛書上的玉訣與金壁上的神樞劍?怎又說我得了你的衣缽傳授呢?”

    趙蕤哈哈大笑道:“玉訣、神樞之法固然神妙,但都是修煉的總綱挈領,你毫無根基如自習練,豈不是像讓不會寫字的孩童直接提筆去做詩賦一樣?其實你所練的劍招、拳腳功夫卻都早已融入了我畢生所學,所謂‘起死人而肉白骨’,如無我趙夫子的功夫從中穿引,玉訣、神樞兩門絕學於你也隻能修身養,延年益壽罷了。”

    他笑得極其歡暢,隻因傳江朔武功之時,自己的功夫也與這兩門上古神功融而為一,境界實也大有提升,雖自己不能修煉,但江朔練來將來定能將自己的武學發揚光大,不禁甚是得意。

    江朔這才知道趙蕤大半年來苦心孤詣,實已將畢生絕學傳於自己,忙跪倒在地磕頭拜師,趙蕤泰然受了他三個響頭,才將他攙起,道:“朔兒,如今你玉訣神功初成,神樞劍三十九式也能融會貫通了,該是時候設法出洞去了闖蕩天下了。”

    江朔這大半年每日練功,不覺沉迷其中,倒沒想過出洞的事情,他迷惑地對趙蕤道:“積金門的機關不是被我搞壞了?現在可是無法出到華陽洞去了,難道要學猴兒一樣走七曜洞口?不說離地百丈,難以攀援,看石罅大小怕也是過不得人。”江朔練習玉訣之後也曾試過重新打開積金門斷龍石門,然而之前內部機擴被他震壞,推之紋絲不動,確是再也無法打開了。

    趙蕤道:“不一定非從積金門走,如果三茅祖師所說‘三顯二隱’指的不是外麵的華陽洞,而是這句曲洞的話,那此處就應該不止一處通往外部的洞門。

    江朔閑來無事也曾在句曲洞內兜兜轉轉,這洞府雖大,但他在洞內耽了大半年,角角落落早就都走遍了,並未見到什其他洞門。他對趙蕤道:“除了這黃金壁下的積金門,我連一個小洞也沒見到,就算隱門難以見到,還有兩個顯門總該有蛛絲馬跡吧?”

    趙蕤道:“我這半年來一直在想,這顯隱二字恐怕不是看得見、看不見的意思。其實各門都隱藏的很好,隻是顯門凡人可進,隱門凡人難入的意思。”

    江朔搔頭道:“這我可不明白了,還有看得見進不去,或者看不見進得去的門?”

    趙蕤道:“當然有啦,你看這洞頂的‘七曜’,不就看得見卻進不去?黃昏之際夕陽輝映黃金壁上不也如仙宮洞開一般?這兩門都是看得見卻進不去的”

    江朔道:“哦……趙夫子,我懂了,洞頂‘七曜’在西,黃金壁在東,所謂東西二隱門指的就是這兩道看得見進不去的門。”

    趙蕤點頭道:“我觀此句曲洞,五門似與五行對應,七曜為天空之火,是為‘離火’之門,黃金壁堅直挺拔通體覆金自然是‘乾金’之門了……”

    江朔道:“不對啊,這積金門名帶金難道不是‘金’門?”

    趙蕤道:“積金乃‘積厚土而生金’之意,所以是‘坤土’之門,而非金門。句曲洞內各門的五行按奇門遁甲排列,與尋常八卦方位不同,是以離火不在正南,乾金不在西北,坤土也不在西南,皆不可以常理度之。”

    江朔道:“那剩下兩個看不見卻進得去的顯門便是‘木門’和‘水門’了?”

    趙蕤道:“我想這木門取的是‘震木’卦,震為雷,易曰‘震驚百,不喪匕鬯’。”說著他走近一棵撐起洞府的擎天石柱,拿手叩擊,聽到柱子發出“空空”的響聲,趙蕤道:“這些石柱都是空心的,看似堅不可摧,其實都是鍾乳凝成,想必開啟‘震木’門需得等玉訣上的心法練到最高境界之後,全力拍擊石柱,以內力震碎巨柱,洞府塌陷便能出去了。”

    江朔運勁拍了拍石柱,那柱子雖然發出巨響,卻是動也不動,趙蕤笑道:“以你現在的功力那是不可能震斷這些柱子的,況且就算你有此功力,也不能就此毀了這神仙洞府,茅山華陽洞稱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你毀了積金門已是不該,若再毀了整個洞府,我二人可就真就百死莫贖,趙夫子我九泉之下也沒臉去見白雲子司馬老道咯。”

    江朔吐了吐舌頭道:“那便隻能走‘水門’了。”

    趙蕤點點頭道:“五行中‘坎’為水,‘坎卦’還可解為下陷的坑穴。”說著他低頭看了看那出盲魚的大水潭。

    江朔立時醒悟,這水潭內常有盲魚出沒,一年多來兩人沒少吃魚,想必有暗河相通,這“坎水”之門料想便在潭底。

    趙蕤道:“玉訣中有避水的心法,你早已練的熟了。如何?隨夫子我一起下去看看?”

    江朔忙叉手道:“趙夫子且安坐,讓朔兒先下去一探究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60章 八寸古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60章 八寸古鏡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