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朔方之約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147章 朔方之約

    郭子儀道:“如此說來出了飛狐陘我們就要分開了。”

    謝延昌道:“不錯,少主去鬆漠,自然是北上,我三人回中原,要南下北都太原府,郭軍使回朔方卻不入雁門關了?。”

    郭子儀道:“河東境內道路難行,我意引軍出雲州,自三受降城直回朔方。”

    謝延昌道:“塞外荒僻,不利百姓行路,卻有利騎兵馳騁。”

    蕭大有道:“啊喲,看來還是我們最苦,要走兩千山路才能回到都畿道咯。”

    謝延昌笑道:“蕭朗勿憂,隻需行六百山路,到了太原府,老兒包你舒舒服服地回河朔。”

    蕭大有奇道:“怎個舒服法?雇車?那玩意兒太慢,我可受不了。”

    謝延昌道:“比坐車舒服,蕭郎怎忘了我們漕幫是做什勾當的了?”

    蕭大有愈奇,道:“坐船?河東太行深處還能行船?”

    謝延昌道:“太原有汾水直通河水,夏季水漲,順水放舟,二日入河,三日便達陝州矣。”

    蕭大有道:“謝老,你個關中人怎對河東道這熟悉?”

    謝延昌撚須笑道:“河東自古以來就有漕運,春秋時秦穆公運糧救晉走的就是汾水,漢代也曾鑿寬河道疏通漕運,本朝開元年間,為紓解西京長安缺糧之困,漕運大臣裴耀卿將太原羊腸倉之糧經汾水西運,以實關中,謂之北運。自彼時起,這條水路漕運就一直是我西幫關中船工把持,隻因汾水漕運入長安走的時渭水故道,而運河漕運走的是渭水之南的廣通渠,是以他幫不知。”

    蕭大有道:“好你個謝延昌,獨自把持了一條漕運,卻還與我等搶奪大運河的漕運之利!”

    謝延昌拱手道:“蕭郎恕罪則個,當時咱們不還不是一家人,如今咱合成一幫,老謝自然無有隱藏,今番就帶二位賢弟坐一坐這汾水上的快舟。”

    汾水畢竟不如河水、通濟渠這樣寬闊,裴耀卿當年定下輕舟快船“螞蟻搬山”的輸送之法,數百輕舟在汾水上連成一線,謂之“浮倉”,頗為壯觀。汾水輕船較之運河上的漕船小的多,因此行速極快,順水放舟一日可行四五百。

    蕭大有大笑道:“謝老,我和你說笑呢,可不要當真,有船坐,少走了上千山路,我老蕭高興還來不及呢。”

    江朔循此前江湖盟的做法,對三人道:“我此去鬆漠不知何時回返,想請謝老為代盟主,盧郎為軍師,蕭郎和渾二郎為左右執法。代管漕幫逐項事務。”

    謝延昌哈哈大笑道:“我自知才智不如盧郎,又何須忝為代盟主?直接讓盧郎做了代盟主,統轄全幫便了,我老兒絕無不服。”

    盧玉鉉忙道:“依我看少主這個安排甚好,謝老德高望重可以服眾,我自忖還有幾分智機,蕭、渾二位手下幫眾最多,為執法則令出無有不服。少主一番苦心,安排的麵麵俱到,謝老就不要推辭了。”

    蕭大有也說少主安排的妥帖,請謝老勿再推辭,謝延昌隻得笑著領命,三人心中都道,別看江朔小小年紀,思慮到甚是周到,心中不禁為這少盟主暗挑大指。

    江朔拿出八尺鏡道:“我身邊無有別的信物,就還是以江湖盟主之寶為信吧。”於是問隨軍司馬討要了筆墨,由盧玉鉉將幫務分派寫了四份,江朔拓了鏡紋,又畫了花押,才交與三人,渾惟明不在,便請蕭大有轉達。

    分派已畢,天色也已放明,郭子儀道:“狹穀中畢竟不可久留,溯之,依我說我們趁早趕路,到了安邊城再休息吧。”

    眾人一齊稱是,於是郭子儀傳令朔方軍開拔,又行了一日夜,才到了飛狐陘北口的安邊城,天寶元年聖人改天下諸州為郡,河東道蔚州改為安邊郡,並自靈丘移州治於安邊城,目下安邊城便是蔚州治所。安邊城為邊郡要塞,城不甚大卻也一應俱全,河東、朔方二鎮都是王忠嗣所領,守城大將亦認得郭子儀,當即大擺筵宴熱情款待,眾人酒足飯飽,好好歇息了一晚,第二日才要各奔前途。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147章 朔方之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147章 朔方之約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