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領袖風範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405章 領袖風範

    磨鏡老人和江朔互相對視一眼,磨鏡老人一是吃驚於江朔的輕功如此卓絕,方才衝出屋子時江朔還落在他身後,然而卻先他兩步飛過了院牆,二是吃驚於這神秘人居然比他二人快得多,一眨眼就不見了。

    二人回到屋中,這次江朔故意放慢了腳步,跟在墨鏡老人身後。眾人見二人回返,都圍上來詢問,磨鏡老人搖搖頭道:“那人身手好快,我們都沒追上。”又問:“道元傷勢如何?”

    鐵箏道元口中的紙團早已被取出,這一擊時道元正在張口說話,紙團打在齒上,磕破了舌頭,這才鮮血橫流,因此看著甚是嚇人,其實傷的卻不重,隻是大牙有些鬆動,卻也沒斷裂掉落。

    眾人都神色凝重,隻有葉歸真笑嘻嘻地道:“道元老弟,你現在這副尊容正好應了‘火雷噬嗑’之卦象啊,《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赤法。道元你口出不遜,故遭其小懲,可謂現世報也。”

    鐵箏道元心中不悅,但礙於葉歸真的身份,隻得隱忍不發,眾人一方麵心情極度緊張,一方麵又覺得好笑,今日來的兩位武林前輩,一位醉心磨鑒,一位癡迷算卦,難道武林中的前輩高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怪癖嗎?

    一個輕飄飄的紙團,其效果竟然如同一顆小石子一般,眾人心中都吃驚非小,尤其是磨鏡老人,他雖號稱“赤鬆山磨鑒客”,但他其實不在赤鬆山中,而是常年走城穿鎮,替人磨鏡為生,因此他雖然長期隱居,自問對江湖之事頗為熟稔,沒想到今日遇到這樣的高手,他卻毫無頭緒。

    磨鏡老人對麵古鏡時雖然如風似魔,但那是他的嗜好,古之賢人逸士多有奇異的怪癖,就如嵇康愛打鐵,王桀愛聽驢叫,王羲之愛鵝,都有怪癖,磨鏡老人醉心磨鏡也不足為怪。

    除此之外,磨鏡老人實則堪稱文武全才,他每教一個弟子都是一門單獨的武藝,武器也絕不雷同,比如南霽雲用弓,盧玉鉉用扇,許遠用飛爪,雷萬春用拳,皆不相同,足見磨鏡老人武藝之駁雜。

    除了武功,磨鏡老人的文治亦高,盧玉鉉、許遠都堪稱才智之士,磨鏡老人與東嚴子趙蕤不同,趙蕤文學涵養極高,他雖然寫出了《長短經》傳於李白和江朔,但他所書所想,雖然不乏真知灼見,卻終究是文士之見,磨鏡老人所學卻是更重實戰,所授弟子多是攻殺戰守之術、治國安邦之策。

    因此此刻眾人自然都看著磨鏡老人,等他分派。

    磨鏡老人道:“那紙團上寫的什?”

    紙團早已被打開了,上麵仍然隻有兩個字——“打嘴”

    這顯然是針對鐵箏道元方才罵“賊人”二字而書的。磨鏡老人撚須道:“此人功夫如此高強,看來卻年紀不太大,實在是奇也怪哉。”

    江朔看著字條,這字條看來平平無奇,奇道:“前輩,我看這字條字跡工整,不似頑童所寫,何以見得就是年輕人呢?”

    磨鏡老人道:“我可沒說是頑童,隻是說此人年紀不大,應該就是江少主你這個年紀吧,可能小些也可能大些……”

    程千道:“看來不止葉天師會算卦,磨鑒前輩你也能掐會算呢,隻這兩個字,就能看出年齡的大小?”

    眾人雖不似程千這般心直口快,卻也都是這般想法。

    磨鏡老人解釋道:“正是因為這字跡太工整了,你想若一個人寫了幾十年的字,無論他是武林耆宿還是一介文士,可能是手持紙條一蹴而就,不是草書,也是行楷,怎會這樣認真地寫正楷?”

    眾人再看那紙條,果然如此,尤其是那“嘴”字,筆畫極多,一般人正常寫來都不免連筆,而紙條上的字一筆一畫寫得極為認真,卻又顯得有些拘謹,顯然不是一個年長之人寫字該有的樣子。”

    程千道:“那可能是他不想被認出筆體,而刻意為之呢?”

    眾人方才覺得磨鏡老人說得有理,又覺程千粗中有細,這楷書寫得和書帖的一模一樣,確實難以分辨,隱藏筆體倒也是一說。

    磨鏡老人道:“筆體隻是一例,從他行事更能看出是個少年人。方才道元說到他來曆時他不惱,江少主說他下毒是假時他也不鬧,隻說一句不相幹的‘賊人’,他卻怒而現身,這不是少年人心智不定之相?”

    江朔見其他人都在點頭,隻有自己覺得那人怒而打鐵箏道元的嘴正常得很,看來這反過來也證明神秘人確實是一個和他差不多歲數的少年人。

    磨鏡老人見江朔眼珠轉動在想心事,便問道:“江少主,對這神秘的少年人,你可有什線索?”

    江朔惑然地搖頭道:“我實不知……”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405章 領袖風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405章 領袖風範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