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矛索弩車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464章 矛索弩車

    章藏榭向山崖下看去,此刻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崖下有約莫一百個火炬,將一小片區域照得通明,崖下的大食武士遠比之前鬥極鋒上的為多,看來伊本在附近早就安排了援兵,恐怕今晚大食人之所以會尋到此處,也是因為他們在各個道口都安排了哨探,才知道古辛上師在此。

    章藏榭在九教大會上沒有顯露過武功,這是由於他根本就是個文士,但伊本見吐蕃來的四人中古辛上師、馬祥仲巴傑、鐵刃悉諾羅都身負絕學,這章藏榭雖然看來文弱,但有道是人不可貌相,說不得也是一個高手。

    夜間朔風野大,章藏榭站在高處,袍袖被風吹得鼓起,在崖下伊教眾武士看來,但覺他也甚有威勢,伊本隻是號稱“先知”,卻並非真的全知全能,如何能知道章藏榭其實根本不會武功。

    伊本不想就和他撕破臉,笑著嘰咕嚕說了一番話,他身後有通譯朗聲道:“大先知說了,我等尚未說明來意,章賢弟何必拒人於千之外?”

    吐蕃與大食語言不通,西域各國卻多通漢語,伊本與章藏榭居然隻能用大唐漢語互相溝通。

    章藏榭不卑不亢地道:“大先知有什話但說無妨。”

    通譯又傳譯伊本的話道:“說來也不是什大事,此來隻想問古辛上師一個小問題,還請上師當麵賜教。”

    章藏榭道:“先知告訴小人,有某轉告上師也是一樣的。”

    古

    辛上師甚有智慧,他在章藏榭說話時故意壓低自己吟唱的聲音,而在伊本和通譯說話時則高聲些,古辛上師的吟誦本就抑揚頓挫,高低起伏不定,因此難以聽出他前後聲調高低上的細微差別,如此一來使得章藏榭的話語聽來清晰無比,而大食人的話則含混不清。

    伊本越加難以判斷章藏榭的功夫高低,一方麵章藏榭聽起來中氣不足,似乎不會武功,另一方麵他的語音能壓倒古辛上師那奇詭的吟詠,又似乎造詣頗高。

    但他心中雖然疑慮,卻又不甘心一走了之,憋了半了幾句話,通譯傳譯道:“上師好大的架子,既然如此,我等隻能上崖來請了。”

    伊本見伏羲神崖看來十分險峻,雖然山崖不高,但二十丈的高度躍是躍不上去的,隻能通過崖上石階上下,他自然不會親身赴險,拿眼一掃身邊的大食武士。

    大食武士都籠罩在黑袍之內,隻露出兩眼,看起來別無二致,但伊本身邊的幾人顯然是大食武士的頭領,他們以大食語高聲呼喊招呼數十武士向後麵的黑暗中退去。

    章藏榭見那些大食武士並不上前攀緣石階,反而後退,心中奇怪,此處山崖乃是絕壁,若大食人想要包抄倒好了,崖後大山茫茫,又是夜晚,尋找路途攀爬隻怕四個時辰都不一定夠。

    但大食人並沒有走遠,而是不消片刻就從後麵的黑暗中推出數架床子弩,這種

    弩車隻有兩個木輪,前麵有四名大食武士扶著弩臂,後麵有兩名武士抬著弩尾,床弩看來非常沉重,每架都需要六人一起用力,才能緩慢地前進。

    到了崖下約莫五十步的位置,眾大食武士將床子弩放在地上,弩車尾落地,大食人由搖動前邊的絞盤,弩機頭高高的昂起對著崖洞。

    章藏榭在上麵看的清楚,大食人推動弩機尾部的絞盤,原本平直的弩臂變得彎如滿月,粗大的牛筋弓弦由於緊繃發出嘎吱吱的響聲,大食武士替每一架弩車上都插上一柄粗大的鋼矛。

    眼見寒光閃閃的矛頭對著崖洞這邊,章藏榭不過是一介文士,不禁嚇得有些腿軟,好在高處風大,吹得他身上衣衫翻飛,崖下大食人也看不出他的雙腿正在打顫。

    一名領頭的武士大喊一聲,數架弩車同時發射,粗如兒臂的鐵矛發出尖厲的破空之聲,向著山崖射來,但這些鐵矛的目標卻不是章藏榭,而是插在了他腳下的崖壁上。

    這些鐵矛後麵連著粗大的繩索,大食武士一起拉扯繩索,那鐵矛在赤色的岩壁中插得極深,竟沒有被拔出來,繩子繃緊後,大食人開始向上攀爬。

    這種矛索弩車是大食特有的攻城武器,可以拆散運輸,他們將弩車拆散蓋上苫布,冒充木料貨物混入唐境,此刻再組裝起來使用。

    大唐城塞占地廣大,因此均建在平原之上,平地起城牆,最高不過二、三丈

    高,因此攻城器具有雲梯就足夠了,但大食之地的城堡多有建在山崖峭壁之上,雖然占地不大但卻異常高聳,攻打這種山上城堡雲梯是無論如何不夠的,隻能以繩索攀爬,這矛索弩車就是做這個用的。

    弩車發出矛索後,又開始第二次上弦,又扣上新的鐵矛,這次的鐵矛尾上沒有繩索,大食武士稍微調整弩車的方位,這次是真正的齊齊指向章藏榭,此舉意在威懾,一旦章藏榭想拔出鐵矛,那眾弩車便向著他攢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464章 矛索弩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464章 矛索弩車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