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金匱石室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553章 金匱石室

    三人走近石台,獨孤湘又想伸手拿匣子,這一次江朔手疾眼快,拉住了她的手道:“湘兒,先看清楚再動手,免得又觸動了什機關。”

    段儉魏已湊近檢視起來,隻見這是一個長一尺,寬七寸,厚二寸的匣子,看來放了許久,已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不見其本色。

    段儉魏用袖子輕輕拂去蓋上的灰塵,匣子的本色便顯露出來,石室內忽然一亮,一片金黃燦爛,這匣子竟是一個金匣子!

    獨孤湘驚呼道:“呀……還真有寶物!”

    段儉魏笑道:“就算這是一塊金磚,也稱不上什重寶,恐怕真正的江湖盟主寶藏的線索還在此金匱之中。”

    獨孤湘道:“什是金匱?段郎你又如何知道這是一個金匱?”

    段儉魏指著匣蓋,隻見上麵刻著兩個字“丙戌四”。

    江朔和獨孤湘對視一眼,不明所以,段儉魏道:“《史記》有‘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之句,《漢書》有‘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之句。本朝‘小司馬’司馬貞索隱注曰‘石室、金匱皆國家藏書之處’。因此依照形製看,這個金匣似乎就是宮中存放重要文書的金匱。”

    江朔問道:“丙戌四是什意思?”

    段儉魏道:“丙戌是年份,四應當是四月,或者是當年第四匣文書,我並非內吏,也不太清楚。每六十年有一個丙戌年,最近的一個丙戌年是天寶五載,從積灰來看,不像是三年前放在這的。往前六十年是睿宗朝,武後臨朝稱之製。”

    江朔道:“難道這個金匱是六十三年前的?”

    段儉魏道:“也不無可能,再往前六十年,就是唐初高祖年間了,這個年份我倒還記得。”

    獨孤湘道:“段郎,我看你也不過四十出頭的年紀,如何能記得一百二十年前的年份?”

    段儉魏道:“因為那個丙戌年發生了一件了不得的事……那一年是高祖武德九年……”

    江朔驚呼道:“玄武門之變!”

    段儉魏點頭道:“武德九年六月,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埋下伏兵,誅殺李建成、李元吉兄弟,第二年就成了貞觀元年了。”

    江朔心中一動,隱約覺得什東西“哢噠”一聲對上了。

    獨孤湘興奮道:“喲,還是皇家寶藏,快打開看看!”

    段儉魏道:“稍等……”

    他舉起金匱輕輕晃動,似乎有東西在麵晃動,段儉魏道:“麵有水囊。”

    獨孤湘奇道:“水囊又是什?”

    段儉魏道:“有些重要的函匣內會藏有酸水或鹵水的小囊,若不按正確的順序開啟,水囊就會被扯破,將匣內寫著字的紙泡在水中,上麵寫了什可就再也沒人知道了。”

    這時江朔、獨孤湘都發現了此金匱四麵都有細縫,看來均可抽拉,若果如段儉魏所以開啟順序不對,就會損毀內所藏文書。

    江朔四下張望道:“這開啟順序卻去哪找。”

    獨孤湘忽然想起來,道:“當年裴旻不是說,江湖盟主之寶中藏有寶藏的秘密?我們當時認為是藏寶圖,其實可能他也不知道是什,說不準就是這金匱的開啟順序有可能啊。”

    江朔聞言道:“啊呀……你不說我還忘了,那古鏡已經破了,不知線索有沒有被破壞……”

    說著他伸手入懷掏包裹著八寸銅鏡的布包,打開布包,獨孤湘湊近了看去,皺眉道:“沒壞啊,這不是好好的?”

    隻見鏡子的背麵烏黑中帶一絲青綠,上麵的圖案古奧,沒有絲毫的裂痕。

    江朔輕輕的連布帶鏡子整個合撲過來,將古鏡托在手上,再展開布,獨孤湘再一看,果然以鏡麵為中心,數道大大小小的裂紋呈放射狀發散開來,整個鏡麵都碎裂了。

    獨孤湘道:“這是什?好像被射了一箭一樣。”

    江朔道:“這是皮邏閣刺的。”

    這下連段儉魏都吃了一驚,獨孤湘問道:“怎會是皮邏閣所為?”

    江朔道:“湘兒你忘了?當年我被皮邏閣的氣劍刺中跌落冰川,之所以未被他刺死,就是因為他一劍正好刺中了我懷的這麵鏡子。”

    獨孤湘湊近了盯著那粉碎的鏡麵看了半天,咋舌道:“都說這皮邏閣的氣劍銳利更超尋常刀劍,我看也是言過其實,若是真用金牙匕之類的神兵利器,要刺穿此鏡隻怕也非難事吧?”

    段儉魏疑惑道:“師尊的氣劍術相當了得,恐怕是離得遠了,否則一麵銅鏡如何擋得住?”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553章 金匱石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553章 金匱石室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