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長鯨崔嵬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657章 長鯨崔嵬

    獨孤湘嚇得抓緊了江朔的袖子,悄聲問道道:“朔哥,這海麵平靜無波,怎會如此顛簸?難道……有鬼?”

    陳先登道:“晌晴白日,怎會有鬼?”他雖這樣說,但聲音發顫,倒似在給自己打氣。

    江朔忽然想起當年“黑龍王”漢水鼉龍,可是四麵海水皆無水線波瀾,即使是水中有真龍,也不該如此毫無蹤跡可循啊。

    這時藤原清河忽然若有所悟道:“難道是窟記拉?”

    晁衡卻道:“窟記拉也該在海麵留下行跡才是啊。”

    藤原清河道:“阿倍君有所不知,有一種窟記拉喜食深海巨魷……”

    晁衡道:“我知道,是馬靠窟記拉。”

    藤原清河道:“不錯,正是馬靠窟記拉!這種窟記拉可以潛入深海,若從深海向上頂,海麵上可就了無痕跡了!”

    兩個東瀛人說得好不熱鬧,江朔、獨孤湘等人卻聽得麵麵相覷,獨孤湘好奇道:“什窟記拉?什馬靠窟記拉?是海怪的名字嗎?”

    晁衡歉然道:“說到海中之物,我二人不知不覺就重拾鄉音了,窟記拉就是鯨魚,是海最大的魚,漢人在漢以前,有稱之為鯤,有稱之為鯢,班固在《漢書·地理誌》稱之為鯨。”

    江朔道:“是了,太白先生有一首古風,其中便有‘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一句。”

    晁衡點頭道:“是了,這是李翰林寫秦王之句,下一聯是‘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可不就是鯨魚。”

    看來晁衡果然與李白相熟,對李白的名篇耳熟能詳,出口能誦。獨孤湘卻老大不滿,嘟著嘴道:“都什時候了,你們還在這兒拽文,晁卿,你隻說這海鰍為什要撞我們的船?何時還會再撞過來?”

    晁衡道:“鯨魚十分獨特,雖然是魚卻沒有腮,它用鼻孔呼吸,隻是這鼻孔生在頭頂,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浮出水麵換氣,噴出的水霧可達兩丈,太白所書’額鼻象五嶽‘就是說它鼻在頂背,而’揚波噴雲雷‘則是說它換氣噴水是的樣子。鯨的黑色脊背不時露出海麵,與湖水中的泥鰍相仿,因此漁民也稱其為’海鰍‘。”

    江朔心道慚愧,晁衡雖為番邦異族,卻比他們更了解漢字字義。獨孤湘卻奇道:“海鰍?這不是這艘船的名字嗎?”

    陳先登終於插上話了,道:“正因為這船大如鯨鯢,才叫海鰍船的。”

    晁衡道:“先前大船在颶風中有兩次仿佛撞到了海底礁石,說不定就是撞到了海中的海鰍……”

    藤原清河道:“一般的窟記拉生性溫和,撞一下也就罷了,但馬靠窟記拉生性勇猛,以大魚為食,若漁民不慎誤傷,就會這樣從海底向上頂撞,直至將海舟撞翻,方才罷休……所謂覆舟之魚,說的便是此物。”

    獨孤湘道:“啊,蹭了它一下,就要撞翻我們報仇啊?我們也不是故意的。”

    藤原清河道:“窟記拉可以潛入深海,不懼颶風,可能這條窟記拉也是誤入颶風之中,正被攪得七葷八素之際,被大船撞到,畜生無知,還道這風浪是我們所興,莫名狂怒之下才會襲擊大船。”

    獨孤湘道:“可是過了這久,也沒見它再來頂撞,難道是它見無法撞翻大船,就自己走了?”

    藤原清河道:“馬靠窟記拉可以在水下潛泳一個多時辰,這才過了多久,恐怕正在海底虎視眈眈地盯著我們呢。”

    他話音未落,就聽一聲巨響,綁在大船一側的遣唐使船居然高高揚起飛到了半空中!

    緊接著一條巨大的黑魚從海中躍出,這黑魚的腦袋居然是方的,其頭顱之巨大,超乎人的想象,巨鯨躍起的高度超過海鰍船的甲板!一隻車輪似的巨眼從空中直直盯上著船上的眾人,又一轉身,重重地砸入海中。

    巨鯨落入海中之後,它的下半截魚尾,從海中揚起,這魚尾居然也差不多到了甲板高度,重重地一記橫掃,拍在船舷之上,海鰍船劇烈地震動了一下,竟然被鯨尾橫推出去數丈!

    以此鯨一頭一尾均超過海鰍船甲板的高度,以此觀止,這條巨鯨的長度不下六丈!這六丈可是按唐大尺計算的,若以漢小尺計,則不下九丈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657章 長鯨崔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657章 長鯨崔嵬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