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閑雲漫關 本章:第十六章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

    漢匈大戰後,劉認為自己這一仗打的不錯,極其興奮,大赦下,普同慶。

    就在大家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時,一封歌功頌德的奏章送進了朝廷。

    奏章的作者叫公孫臣,一個名不轉經傳的人物。而這封奏章卻在朝廷中掀起了軒然大波,甚至對西漢乃至後世曆代王朝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之所以會有如此效果,還得從這封奏章的內容起。

    奏章中有這一句話:“秦得水德,今漢受之,推終極始,漢當土德,應有黃龍現世。宜該正朔,易服色,色上黃。”

    至於“水德”、“土德”是一個很深奧的命題,實話,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該不該對這個命題進行闡述。但不闡述的話,又恐大家疑惑,因此隻好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了。

    我國有一部奇,名字叫《周易》。據傳在古代除了這本外,還有兩本更玄乎的大作,一個叫《連山》,一個叫《歸藏》。這三本合稱為“三易”。《連山》、《歸藏》中記載了一個婦孺皆知的詞匯——“五行”。所謂“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

    當然,大家不要把“金”認為是金屬,“木”認為是木材,千萬不能看成五種物質。上古文化的“五行”是指地球外圍的五顆行星的變化。

    我好像是在講文學知識,事實上,古人並沒把“文學”當成一門科學來研究,而把幾顆行星當成了地球文化的一部分,認為它們的變化,將影響朝代及個人的命運。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會看到一些大仙級的人物,時常去“夜觀象”。白了,這些人中絕大部分不搞“文”,而拿“文”“人事”。

    關於“五行”還有一套相生相克的理論,其中有一句:土克水。

    請記住這個結論,我們隨後將會用到。

    隨著“五行”學的推演,春秋戰國時有個叫鄒衍的大才,把“五行”理論引申到政治領域,提出了“五德終始論”,用“五德”來演繹朝代的更替。

    順便提一下,這個鄒衍在“百家爭鳴”中開創了個學派——陰陽家學派,他本人也榮升為陰陽先生的祖師爺。誇張的是,他曾幫助燕昭王變法,樂毅連下強齊七十城,還有他鄒衍一份功勞。真是個高人。

    按鄒衍的法,虞舜為土德,夏為木德,商為金德,周為火德。按五行相克理論: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這套五行相克理論,支撐了他對朝代更替的認識。

    重要的是,這套理論被很多當權者認可。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按此理論推導,把秦朝定性為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朝禮服、旌旗都用黑色,連皇帝的工作服都是黑顏色。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兩漢往事》,方便以後閱讀兩漢往事第十六章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兩漢往事第十六章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並對兩漢往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