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閑雲漫關 本章:第十七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

    張釋之和鄧通這兩個人,性格迥異、行為迥異、習慣迥異,兩個人互不感冒,因為張釋之和丞相申屠嘉關係密切,而鄧通和申屠嘉那是十足的“仇人”。

    張釋之為人正直、光明磊落、很有本事,執掌廷尉,為朝廷做出過巨大貢獻,並且在朝廷的威信很高,甚至連剛走紅的周亞夫、前任廷尉王恬開等人,都和他的關係不錯。這,遠非鄧通所能比的。

    況且他也沒多少錢,與鄧通比起來可以稱得上是個窮光蛋。

    如果鄧通是反麵教材的話,那張釋之無疑是正麵典型。

    按理,劉啟弄死了鄧通,張釋之應該高興才對。可他不但沒高興起來,反而有一些“兔死狐悲”的感覺,這兩個八竿子打不到的人,卻有了相似的心境。這真是難能可貴。

    然而,若把這兩個人認真做一對比的話,還真有不少相似之處。

    其一,他倆的出身很相似。都是富二代,老爹捐錢賣了郎官,送去京城鍍金。隻不過張釋之進京的時間要早一些,具體來就是鄧通進京謀前程時,張釋之已經背著“郎官”的身份在京城混了十來年。

    其二,他倆人在同一年覲見了劉。雖然兩個人進京先後不同,但見到皇帝的日子還是比較相近的。鄧通進宮沒多久,就被劉召到了身邊。而就在此時,張釋之正準備卷鋪蓋走人,不過袁盎及時拽住了他,並把他引薦給了皇帝,從此其仕途之路一發而不可收拾。

    其三,他倆人都深得劉信任。雖然劉對其信任程度不同、方式不同,但對他們的“信任”無可爭議。

    搞笑的是,最為相似的一點是他們都得罪過劉啟。我在前邊是講到過,鄧通得罪劉啟緣於那次“馬屁”;而張釋之更絕,硬是扣住劉啟不讓他進宮。

    就是這個相似點,讓張釋之很不自覺地把自己和鄧通的結局聯係到了一起。由此可見,在朝廷混久了,官當的越來越大,膽子會變的越來越。

    自從劉啟登基,張釋之就開始惴惴不安;鄧通一死,張釋之恐慌了起來。

    他請了個病假,一連多躲在家沒敢上朝。但“請假”畢竟不是長久之事,因此他決定幹脆辭職,撂挑子回老家種地。可寫完辭職報告後,他又開始猶豫了,害怕惹惱了劉啟送自己歸西。

    幾年前那個不怕死、愛唱反調的張釋之不見了,而隻剩下一個擔驚受怕、猶豫不決的官場老混混。

    一個好人幹了一輩子好事,臨死幹了件壞事後,人們會他下了個評語——裝了一輩子;一個壞人幹了一輩子壞事,臨死幹了件好事後,人們會他下了個評語——本質不壞。

    這句話用在張釋之身上似乎有些靠譜。

    應該,他真是裝了一輩子。也並非他有多膽大,有多不怕死,之所以他過去敢頻繁唱反調,關鍵原因在於劉比較厚道。可現在,伺候劉的那一套在劉啟身上不管用。

    劉一輩子都在和別人講道理,所用套路是“以德服人”;而劉啟卻不搞這一套,這位仁兄生了氣,拎起棋盤就能敲死人(隨後會介紹這件事)。要是梗著脖子和劉啟同誌唱反調,絕不可能讓你的職務升得快,隻會讓你死的快。

    時也!勢也!

    張釋之想明白這一點後,他變了,變得謹慎微。

    就在張釋之膽顫心驚、一籌莫展之時,一個被稱為“王生”老頭站了出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兩漢往事》,方便以後閱讀兩漢往事第十七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兩漢往事第十七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並對兩漢往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