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零章 滿朝哪有真賢臣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二等小廚師 本章:第六九零章 滿朝哪有真賢臣

    乾清宮。

    有著強大的共同敵人通天劍塚,各懷鬼胎的正靖皇帝和鋒銳也不敢輕易撕破臉皮。

    周梧桐的事情算是暫時揭過,還是說說趙大叔一家之事吧。

    鋒銳盯著正靖皇帝,指了指自己的小腦瓜說道“小子相信趙大叔一家是冤枉的,願用項上人頭擔保!嘿嘿嘿,小子更是相信皇帝老爺不會冤枉任何一個無辜百姓!”

    正靖皇帝答道“朕以遣青龍和無涯前去調查此事,想來要不幾日便會一清二楚。”

    羽化田則說道“鋒賢弟放心,聖上前幾日未放趙長河夫婦是在保護他們,聖上下旨調遣西廠精銳和兩萬禦林軍守在天牢,真就是蒼蠅也飛不進一隻,不過如今既然鋒賢弟來了,那。。。”

    羽化田小心看了眼正靖皇帝。

    正靖皇帝立時順水推舟說道“將他們放了吧,你小子既是拿項上人頭擔保,看來趙長河一家定是被誣陷,而朕絕不會姑息草菅人命之徒,自會給你、給趙長河一家個滿意答複。”

    呃,倒真是沒叫鋒銳久等。

    鋒銳前腳剛想出宮門,後腳就遇到匆匆趕來的青龍和無涯,如此又隨著二人折回乾清宮。

    論武功修為,六扇門神捕無涯或許不入流,但論查案,無涯絕對一流中的一流,不過三五日便將事情弄個水落石出。

    無涯開口便爆了個大瓜。

    此事或許和內閣首輔徐階徐大人有關!

    事情的起因要從一年前說起。

    鬆江府安莊鎮旁有條名叫泖水的河,河上本來有幾座橋,隻是前幾年不知被何人毀壞,而安莊鎮百姓的田地多在河對岸,如此想要過河種田隻能乘船擺渡或繞行很遠,甚是不便。

    一年前,安莊鎮有位做布匹絲綢生意的商人趙德興告老還鄉,出幾百兩銀子重新於泖水上修了一座橋,以方便百姓過河。

    都說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遺骸,看來這不隻是一句空口禪。

    橋修好沒幾天,一群地痞無賴占據新橋,想要過橋便要交錢,過一次一人竟然要收五十文,種田的百姓本就不富裕,而一畝田一年最多能產出一二兩銀子,如來來回回從橋上過,怕是賣糧的錢還不夠交過橋費。

    一次趙德興過橋也被攔住收錢後氣憤不過,便於那群地痞無賴爭吵起來,還同家丁於地痞無賴打了一場,這一打不要緊,沒過一日,安莊鎮的上級青浦縣衙役便將趙德興抓了去,原來霸占新橋的那群地痞流氓頭子正是青浦縣知縣大老爺程午沙的小舅子李三。

    好吧,趙德興終歸是見過世麵的商人,家中有些積蓄,如此豈是就會這樣算了,挨了一頓板子關上幾日,出來後他便將冤屈上告鬆江府,鬆江府知府淩雲乃新上任的官兒,不管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是其心性本就公正,當即就親自走了一遭安莊鎮,明察暗訪,誓要為百姓鏟除地痞流氓,為趙德興討回公道。

    那李三借著姐夫青浦縣知縣大老爺的官位,魚肉鄉,欺男霸女,早就引起民憤,於是乎淩雲稍稍一查,便查出他的斑斑劣跡,當日便將人抓去了,隻是這李三還沒抓去一日就被放了回來,放回來後的李三氣勢洶洶的帶人還將趙家砸了一通,把趙德興打的一個月下不來床,還揚言趙家再敢不老實,就叫他們滿門抄斬。

    官官相護?

    還是收了銀子?

    趙德興也是不服氣的主兒,病好後拿著兩千兩銀子又去了鬆江府知府。

    收了銀子的淩雲倒是也辦事,隻勸趙德興最好就此作罷,不然他即便告到京城也沒用,因為李三背後的人可有通天手段。

    趙德興想問是誰,淩雲隻是搖頭不言。

    一州的知府都不敢言,看來真是通天的大人物,既是商人,趙德興雖不服氣,可終是知道低頭道理,也隻能作罷。

    不久後,看著因趕農時而溺死河中的鎮鄉鄰,趙德興於心不忍,這次倒也沒再敢修橋,隻是多添了幾艘免費渡船,可沒過一日,河上的渡船便被李三那幫地痞流氓砸個幹淨,李三還帶人又衝到趙家,將趙德興再次打的下不來床。

    趙德興這次於床上躺了三個月,傷倒是沒多大傷,主要還是氣憤不過,如此一氣之下又跑到了鬆江府上級南直隸應天府,可還沒見到應天府尹,便被官差拿住,直言他勾結倭寇,於倭寇暗通曲款諸般大罪,由著應天府官差出馬抄了趙家,準備押送京師秋後問斬。

    至於趙大叔一家?

    趙大叔乃是趙德興五福內的堂兄弟,曾陪趙德興一同走過應天府,如此也被扣上了勾結倭寇的帽子,一家三口一同被押來京師問斬。

    鋒銳看著無涯問道“那趙德興真勾結倭寇了嗎?”

    無涯搖了搖頭,答道“他就是正經本分的商人。”

    鋒銳暗暗舒了口氣。

    如此他鋒少俠真就是有理嘍!

    無理都要鬧三分,這有理了那不得鬧翻天!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小夥夫》,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小夥夫第六九零章 滿朝哪有真賢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小夥夫第六九零章 滿朝哪有真賢臣並對大明小夥夫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