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威逼利誘猛拉攏(2)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月東出 本章:第73章 威逼利誘猛拉攏(2)

    潑富貴?

    什叫潑富貴?尚國梁這老粗懂得什叫潑富貴?不會是哄人的吧?

    眾鄉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該怎樣把這個話接下來。

    尚國梁盯住一個留著兩撇老鼠須眼睛炯炯有神的中年人,臉露笑容問道:“聽楊兄台曾在前明當過監察禦史?”

    中年人名叫楊九方,在明廷曾任過兩任監察禦史。

    明代都察院在各道設置監察禦史,巡按州縣,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正七品。

    楊九方曾在北直隸任職,剛想投順李自成,李自成就敗出燕京,當清軍入關奪取燕京後,尚看不明白形勢的楊九方攜家南逃,在山東親家家寄居一段時間後又拖家帶口來到襄陽,投靠了本地的本家。

    楊九方來到襄陽的時候,襄陽已經被阿濟格的清軍占領,等他終於想投靠時,又因為想投降清廷的原明朝官員如過江之卿數量太多而擠不上去,隻得暫時作罷。

    坐吃山空總不是辦法,楊九方也不能總是在本家那住下去,就開動腦筋尋找賺錢養家的法子。幸而本家在襄陽也是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消息靈通,得知房縣縣令偷著發賣原來曹營開墾的屯田,就將這個消息告知了楊九方。楊九方與這個時代的官僚地主沒什不同,他們都認可土地是生財之道,既然機會來了就沒有放過的道理。

    楊九方拿出家最後的資財與本家一起合股湊了幾千兩銀,攜家帶口來到房縣,與王果安苟且一番送了五百兩銀子的厚禮,最後花了三千三百兩銀子,以購買荒地和下田的名義,購買了一萬畝良田。

    三千三百兩賣地銀當即就送到了鄖陽巡撫衙門,當時的鄖陽巡撫徐啟元正在為銀子急的跳腳,忽見王果安解送了這一大筆賣地銀,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了王果安的行為。

    亂世出英雄,亂世也出眼疾手快敢於關鍵時刻下手的幸運兒。

    以總共三千八百兩銀子就能吞下一萬畝良田,楊九方和他的本家著實做了一筆好買賣。

    尚國梁已經從官府契約知道了這筆買賣的詳情,但他沒有破。

    楊九方見尚國梁誰都不問,單單揪住他來問,心突的一跳,一股不好的感覺彌漫在全身。

    戰兢兢站起來深施一禮後答道:“大王明鑒,學生是任過兩任禦史,但學生的職位是個得罪人的位置,處境十分艱難啊,學生一心隻學那海瑞剛正不阿,兩袖清風一身清白,哦這個……學生是個好人。”

    尚國梁差點被這個表演大師逗笑了。

    你是好人?我信你個大頭鬼吆!兩袖清風能帶著家口從北方跑這遠?兵荒馬亂的年代沒錢你玩的轉嗎?一身清白怎能拿出幾千兩銀子?好人怎能昧著良心把價值七、八兩銀子一畝的良田用三錢銀子買到手?

    人海瑞是窮死的,你窮嗎?這個時代有幾千兩身家怎也是個富了。想那清廷的郡王做錯事被罰兩千兩銀子就心疼的夠嗆,寧願拿降爵來抵換罰銀,就知道幾千兩銀子很值錢了。像李自成、李過那樣隨營攜帶數百萬兩金銀珠寶的大戶,這底下又能有幾個?

    尚國梁強忍心中的不適感,憋著樂道:“楊禦史莫怕,到了我這隻要沒有人命官司,我老尚對你們的過去一概不究,楊禦史自己是好人,那就是好人了。”

    楊九方在尚國梁的示意下擦著冷汗坐下了,太嚇人了。

    楊九方能看出來尚國梁對他的辭並不相信,可也沒有再往下追究,不知道這個看似粗魯的匪頭到底打得什主意。

    “潑富貴。”

    見大家都直勾勾的看著自己,尚國梁又重複了一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帝征途》,方便以後閱讀大帝征途第73章 威逼利誘猛拉攏(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帝征途第73章 威逼利誘猛拉攏(2)並對大帝征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