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你們用什回報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月東出 本章:第75章 你們用什回報

    明清時期,鬆江府是全國的棉紡織業中心。後世有人考據:從勞動生產率、勞動時間和勞動力數量等角度考察,明代晚期,鬆江府棉布產量最多為1575萬匹,外銷量最多為105萬匹。明代“鬆江棉布,衣被下”,是當時質量最好的棉布。

    在座的鄉紳有好幾位身穿鬆江棉布。

    明代棉布長三丈二尺,寬一尺八寸,重量三斤,普通棉布售價銀三錢一匹,鬆江棉布大概四錢一匹。

    尚國梁拿出來的棉布經緯細密,結實而又重量較大,最關鍵的是寬度達到三尺六寸。

    開布莊的管史林一見幅度這寬的棉布,騰的就站起來了,迫不及待的伸手抓過一匹用手比劃掂量著。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管史林立即就判斷出手的布匹質量要比鬆江棉布高出一個檔次。

    “好布!”

    管史林隻了這一句話就不了,眼睛冒著灼熱的光芒直勾勾瞧著尚國梁。

    尚國梁笑笑問:“管寨主給個價吧?”

    “每匹六錢銀子,有多少要多少。”

    這種布每匹相當於鬆江棉布兩匹,這個價格偏低,不過考慮到鬆江棉布的收購價也隻是三錢銀,兩匹鬆江布也是六錢銀,也差不了多少了。

    “哈哈哈哈……”尚國梁大笑,差點笑出眼淚來,笑夠了才居高臨下盯著管史林道:

    “好大的口氣,每年給你一千萬匹,吃得下嗎?”

    六百萬兩的大買賣!驚得眾人又一齊伸長脖子齊刷刷看著尚國梁。

    明末清初人均年消耗布匹大概在一點五匹,全國每年消耗布匹上億匹,值銀三千萬兩,這是一筆巨大的買賣。

    當然因為國人習慣於自己織布自己穿,銷售市場其實沒那大,六百萬兩差不多就可以囊括全國的銷售了。

    不過當尚國梁能拿出大量這種機織布的時刻,也就預示著農織布產業即將破產,手工織布不可能與大工業化機織布比拚,當年的大英帝國就是以機織布拚命向各個殖民地傾銷發的家,世界的手工業必將在大工業化麵前顫抖。

    聽到這巨大的產量,管史林一屁股又坐下了,不過剛一坐下就又像屁股底下安了彈簧一樣彈了起來。

    “大王莫要哄我,每年一千萬匹是將來的產量吧?現如今大王恐怕拿不出來。”

    好吧算你對了,尚國梁的臉色稍稍有些囧。現在哪能拿出一千萬匹,就連一百匹他也拿不出來,原因還是原料和工人及機器不足的問題。

    飯要一口一口吃嘛,急不得。

    “嗯”,尚國梁點點頭道:“管寨主的沒錯,現在確實沒有那多,所以我才要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咱們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團結起來才能一起賺大錢不是嗎?”

    如何團結?

    在眾人一再期盼的眼神下,尚國梁慢慢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帝征途》,方便以後閱讀大帝征途第75章 你們用什回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帝征途第75章 你們用什回報並對大帝征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