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長纓西去!

類別:未分類 作者:一隻橘貓壓海棠 本章:第505章 長纓西去!

    元和七年,八月十八,清晨,長安城,敦煌長公主府。

    鬥地主鬥到半夜的才入睡的郭戎,緩緩的從溫柔鄉中醒來。

    睜開眼睛,首先映入眼簾的依舊是熟悉的臥房,隨後那柔和的晨曦出現在了郭戎的眼中。

    郭戎沒有轉頭,但是聽著聲音就知道,一左一右,兩位佳人呼吸勻暢,睡得正熟。

    兩位佳人睡意正濃,郭戎也就不著急起床,雖然今天還有安排,時間還早,而且自己也確實需要梳理一下思路。

    ……………………

    從渤海回到長安已經整整兩年了,而這兩年也是郭戎成為唐人之後,最為清閑,最為平靜,最為安逸的兩年。

    這兩年,郭戎沒有再帶兵出征,

    沒有參加過製侍重臣每日的例會,

    沒有再向主動李純提出過任何倡議和建議,

    甚至連禁軍的第四次改革和整編都沒有具體的參與。

    當然,郭戎也沒有真的把自己孤立起來,讓自己真的和整個大唐,和長安,和朝堂徹底脫節。

    ……………………

    至少,每月一次的朝會,郭戎是必須要參加的。

    關於朔望日的朝會,起源於太宗,後來幾經轉變,一度徹底廢止,而李純坐穩皇位之後,將這種儀式性大於實用性的朝會從朔望兩次縮減為了一次,日期則定在了每月的望日。

    關於朝會,郭戎其實並不想參加,奈何此時的郭戎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人。

    對於郭戎來說,元和五年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分水嶺。

    在元和五年之前,郭戎的聲名已經不小,但是在相當一部分人的眼中,郭戎依舊隻是受到太上皇李誦看重,扶持的新星。

    而元和五年,從淮西開始,一切便不可收拾,淮西、河南、膠東、河北、遼東、渤海……

    除了隴南、隴西、關中的戰事沒有參與之外,所有的戰事都是在郭戎的主持或者直接參與之下進行的。

    從平定叛亂,轉危為安,到開疆拓土,屠敵滅國,無論是實際上的戰功,還是在唐人中的聲望,都已經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程度。

    在很多人的眼中,郭戎的地位已經隱隱的超越了平定了安史之亂的郭子儀和李光弼。

    而事實上,李純也確實沒有吝嗇賞賜。

    不要說郭戎自己,就連郭戎和閻卿那三歲不到的孩子,都已經授予了四品官,除此之外,李純還專門賜予了鐵券。

    閻卿的長公主肯定不能再隨便晉升,實封食邑直接增到了五千戶。

    五千後看起來不多,但是如果放在有唐一代那就相當的驚悚了。

    依據唐製:

    男,三百戶;

    子,五百戶;

    伯,七百戶;

    縣侯,千戶;

    縣公,千五百戶;

    開國郡公,二千戶;

    郡王、國公,三千戶。

    食邑五千戶的隻有一個爵位,那就是王爵!

    有唐一代,嫁公主的時候陪嫁確實豐厚,但是,那隻是其他財富,而絕對不包括封地,更何況還是食邑。

    關於郭戎自己,在封賞上其實很常規。

    一個渤海郡王,就已經是王族之外武勳的頂格封賞了。

    獲封渤海郡王之後,進太尉,兼樞密使,領太子少師,同樣已經達到了活著的武官的巔峰。

    至於再往上不是沒有官職,但是剩下的那些已經不是留給活人的了,比如太師。

    除此之外,郭戎還獲得了一個有唐一代武勳榮耀巔峰的賞賜,“名藏太廟”,繪像於淩煙閣。

    那可淩煙閣,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啊!

    無論從勳爵,官職,戰功,哪個角度來看,郭戎都已經成為了武勳第一人。

    郭戎或許不在意朝會這些東西,但是武勳們,尤其是從禁軍係統走出的武勳們,需要足夠的牌麵。

    ……………………

    當然,郭戎需要做的不隻是出席朝會,還需要每一旬,以樞密使的身份,主持一次樞密院的軍事會議。

    關於樞密使,就不得不提到李純開創性的創造的機構,樞密院。

    擊退了“舉世攻唐”,平定了河北叛亂,收複了遼東,拿下了新羅、百濟、渤海之後,李純的聲望如日中天,在以郭戎為首的新禁軍集團和以範希朝為首的邊軍鼎力支持之下,李純成功的實現了文武的分離。

    而樞密院就是用來實現文武分離的工具。

    而為了實現文武分離,被改變的並不是隻有武官和禁軍。

    在文官方麵,尚書、中書、門下三省不變,但是不變的也就是僅限於此。

    曾經權柄最盛的兵部被發改部所取代,從而使得尚書省下從七部重新變成六部,禦史台和大理寺卻被李純升格,成為了和三省平級的機構。

    禦史台和大理寺升級之後,形成了中書掌政令,門下掌審核,禦史台掌監察,大理寺掌司法,尚書掌執行的完整體係,從而將三省並立,變成了五省共存的局麵。

    為了協調五省,李純將原有的政事堂直接升級為了政務院,成為了五省的管理和統籌機構。

    相比較權力運行和監督模式的變化,更多吸引長安的勳貴、公卿、高官們的卻是禦史台、大理寺升格來的一個影響,那就是禦史台和大理寺的主管的身份也隨之上升。

    禦史台的禦史大夫,禦史大夫,大理寺的大理寺卿、大理寺丞和三省的一二號人物,七部的一號牌麵,同樣成為了侍臣的標配,擁有了參加製侍會議,決定唐帝國命運的機會。

    與此相對應,政務院的成員則擁有代替皇帝李純批閱奏章,處理政務的權力,也就是所謂的製詔權。

    而這些擁有製詔權的將成為整個大唐真正最頂端的人物,擁有大唐最高的權力的一半。

    沒錯,隻有一半,因為他們所掌管的隻有民政,而無軍政,至於掌管軍政的則是以郭戎為樞密使的樞密院。

    比起規模龐大,機構完畢的文管體係,從兵部轉變而來的樞密院明顯要寒酸太多。

    然而,寒酸卻不代表樞密院的權柄要弱。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安西最後一個信使》,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安西最後一個信使第505章 長纓西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安西最後一個信使第505章 長纓西去!並對大唐:安西最後一個信使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