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怎翻譯稱呼我國四大名著的?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本章:外國怎翻譯稱呼我國四大名著的?

    我國文學史上的“四大名著”,包括: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這四部古典長篇小說,是我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其對中國文學乃至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四大名著影響國人的同時,也逐漸走出國門。通過翻譯,四大名著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喜愛。那,它們在其它國家中叫什名字呢?這或多或少會讓人好奇。

    1.水滸傳

    《水滸傳》成書於元末明初,17世紀時就已經傳入朝鮮半島和日本。在江戶時代的日本,《水滸傳》的日文譯本已經有十多種。由於日文和漢語具有親緣關係,所以書的名字沒有變,仍是沿襲中國的書名。後來,《水滸傳》有了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等版本,書名開始變得千奇百怪。

    英文版的題目有:《OutlawsoftheMarsh》(沼澤的歹徒/法外人),附帶地說一說,英文語境中最著名的法外人可能就是羅賓漢,而中國很多讀者也認為《羅賓漢》是中國的《水滸傳》;《AllMenareBrothersBloodoftheLeopard》(四海之內皆兄弟獵豹的血),這是上個世紀30年代賽珍珠翻譯《水滸傳》時譯的書名,雖然有點長,但譯出了“聚義”的意思,“獵豹”點出了梁山好漢的不馴服不合作(不包括後來的接受招安),“血”則直接賦予了《水滸傳》悲劇的意味雖然很多讀者不認為《水滸傳》是一部悲劇;另有一個譯成《WaterMargin》,直譯,優點當然是直白了,不過味道卻不是很夠。

    其它文本的譯名也很有意思。在法文中,《水滸傳》被譯作《中國的勇士》或《沼澤地區的英雄們》,另有一個比較搞笑,居然是《一百零五個男人和三個女人在山上的故事》;德文譯名則有點牽強,曰《強盜與士兵》。另外還有一些節譯本的名字則與現在的知音體差不多,如德人節譯潘金蓮和武大郎的章節成書,書名叫《賣大餅的武大郎和不忠實婦人的故事》,節譯“智取生辰綱”則起名《強盜設置的圈套》,可謂聳人聽聞。

    2.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在此之前,陳壽寫過《三國誌》。從書名中的“演義”也可以看出,羅貫中是在《三國誌》的基礎上“演義”出《三國演義》的。

    和《水滸傳》一樣,《三國演義》成書後很快就傳入朝鮮半島和日本。不一樣的是,名字已略有改變。日文譯本主要有三個:吉川英治的《三國演義》、村上知行的《全譯三國誌》和三間評價的《三國誌演義》。

    我之所以對中國名著的外譯名感興趣,是在看黃仁宇所著作發表《赫遜河畔談中國曆史》的時候。

    書中談三國英雄時提到《三國演義》,用了英文名《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當時很是奇怪,三個國家之間都有戰爭,何來浪漫呢?或許是《三國演義》譯介入歐洲的時候剛好是浪漫主義(romanticism)產生並開始盛行的時候,所以給了一個《三個王國之間的羅曼史》的書名。不過對於黃仁宇提“信史浪漫化”,我覺得他的用意是說小說《三國演義》是信史《三國誌》的浪漫化。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方便以後閱讀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外國怎翻譯稱呼我國四大名著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外國怎翻譯稱呼我國四大名著的?並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