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慘老舅的侄子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本章:害慘老舅的侄子

    本文要提的這位官二代是的清初名人老吳的某某某直係親屬……

    清初名人老吳,我們都知道是吳三桂。

    但我們本文所提及的主人公並不是吳三桂,也不是他的的親兒子吳應熊,而是他的親侄子吳應麒。

    我們要先提及一個重要配角---王輔臣

    王輔臣是清康熙朝的平涼提督,以軍功起家於明末清初風雲動蕩之際,時人稱呼為“活呂布”。不過,王輔臣最初得呂布之名,並非因為反複多變,而是衝殺於千軍萬馬中所向披靡,其勇不減溫侯呂布,甚至英親王阿濟格麾下八旗勁旅這樣自關外打到關內的百戰精銳,遇到他也紛紛辟易,“莫有攖其鋒者”。英親王愛惜英雄好漢,不但不殺,反曲意招降,攜進北京,抬他入了旗籍,授以侍衛之職。由是,王輔臣武勇之名播於京都,“都中滿人無不以一識馬鷂子為榮”。“馬鷂子”乃王輔臣的另一綽號。鷂子,是體型較小的一種猛禽,凶猛剽悍,來去如電。

    後來王輔臣授職雲南,在平西王吳三桂藩下做武官。雲南迤東土司造反,輔臣奉命招討,親身踹營,連下城寨9座,隻手擒獲敵酋而歸,更是威名遠震。吳三桂也不愧人中梟雄,求才若渴,對王輔臣惺惺相惜,相待有如子侄。王輔臣這個人,對上謙恭,對下寬仁,治軍嚴明而能身先士卒,部屬有了功勞,從不攬而自居,總是公開表彰和獎勵。所以能得到上司賞識,士卒愛戴。朝廷下旨將王輔臣調離雲南,擔任平涼提督。吳三桂悵然若失,送了一程又一程。臨別拉著他的手流出眼淚:“我知道你從不吃空餉,可是你家人口多,雲南到平涼萬迢迢,何堪路途艱苦?”拿出白銀二萬兩,送他以為川資。有如此交情,按理說康熙十二年吳三桂造反時,他應該第一個響應,那時吳三桂西選的官員遍布天下,互為爪牙,聽其登高一呼,應者雲集,吳三桂馬鞭所指,攻則必克,戰則必勝,瞬間糜爛數省,頗有些要得天下的氣象。可王輔臣不但不從眾反叛,反而把吳三桂派去勸降的心腹舊部汪世榮五花大綁,派兒子王吉貞連人帶信一道解送京城,汪旋即被處死——之所以派兒子去北京,也是一個堅決不叛的姿態。康熙果然把王吉貞留在京師做官,隻是因為最後,新任負責統帥西北軍事的經略使莫洛對王輔臣的部隊處處歧視,激起兵變,倉促中莫洛咽喉中箭身亡,王輔臣才最終造反。

    不過說真的,清朝200來年的曆史,其滿清貴族對於漢族的官吏永遠都是保持歧視,不平等態度對待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方便以後閱讀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害慘老舅的侄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害慘老舅的侄子並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