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將入相五十年,威震異邦!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本章:出將入相五十年,威震異邦!

    北宋前期,名相輩出,趙普、李沆、寇準、富弼、文彥博、司馬光等人如群星璀璨,層出不窮,他們以過人才識擔當朝廷柱石的重任,不僅贏得了個人榮寵,也使國家維持了安定興盛的局麵。文彥博是其中福祿壽三者俱全的典型,讓我們透過他的一些事跡,來見識一下這位名臣的風采。

    文彥博字寬夫,汾州介休人(今屬山西),出身官宦世家,其祖先據說可追溯至春秋時期齊國的陳公子完,本姓敬氏,後來因為避皇帝諱而改姓文。文彥博小時就展示了過人的聰穎。一次,他和小夥伴一起在玩皮球,皮球無意中掉進了樹洞麵,樹洞很深,不能順利拿出來。其他小孩抓耳撓腮,一時間都沒有想出好的主意。這時,文彥博跑到一邊,取來打水工具,將水灌入洞穴,隨著洞內水位升高,皮球自然浮出了洞口。這個故事與我們耳熟能詳的司馬光砸缸故事齊名,充分體現了倆小孩遇事鎮定,應變敏捷的非凡之處,稱得上今天常說的神童故事。

    21歲那年,文彥博考中進士,從此開始了他的仕宦人生。文彥博從知縣做起,到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即宰相)隻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可以說仕途十分順暢,他能取得如此成就,客觀原因是北宋王朝對進士出身的官員特別看重,而且當時的政治比較清明,有才能者不愁沒有晉身的機會;主觀原因則是他的個人才幹,文家雖是官宦世家,但入宋以來,並無顯宦,因此無門蔭可言。文彥博的個人才幹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麵:機智過人、勇於擔當、臨事果斷。

    文彥博入仕不久就審理了一件大案,也藉此使自己聲名鵲起,這就是“審理劉平案”。劉平案發生在北宋與西夏第一次戰爭期間,當時劉平身為邊關大將,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然而他的監軍黃德和卻臨陣脫逃,引發全軍潰敗。劉平雖殺敵無數,但最後還是身負重傷,力盡被擒(宋方以為劉平已經戰死沙場),這次戰爭以北宋失敗而告終。為了逃脫罪責,黃德和以重金收買劉平的部屬,毀謗劉平投降胡人,致使劉平一族二百多人蒙冤入獄。

    文彥博當時擔任監察禦史,奉詔查勘此案,經過仔細調查,他終於弄清了事情的真相。然而,黃德和打仗不行,做官卻頗有一套,其黨羽遍布朝廷,為了推翻判決,他居然說動了朝廷指派其他的禦史來代替文彥博。文彥博當時官階甚低,但他麵對壓力,凜然不懼,對前來接任的禦史說:“朝廷是擔心我無法做成判決,才派你來代替。現在我已經做成判決,如果有任何差誤,我願意承擔一切過失的責任,同你沒有任何關係。”結果,黃德和及被收買的劉平部屬全部被處死。

    宋仁宗慶曆年間,貝州爆發了王則領導的農民起義。朝廷派明鎬領兵鎮壓,貝州城牆堅固,易守難攻,明鎬率兵攻打了很久,都不能攻破。朝廷打算更換統帥,這時文彥博主動請纓,他使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謀,一方麵指揮官兵猛攻貝州北城,另一麵卻派人在城南挖掘地道通往城內。戰爭過程非常簡單,隻用了十來天,地道竣工,官兵順利攻破貝州城,王則被捕,起義被平息。文彥博因此功升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院大學士。

    文彥博為官,常有深謀遠慮,對於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能預見其未來發展,從而早做準備。在擔任河東路轉運副使時,看到河東路所管轄的鄜州城與西夏相鄰,然而往城內運送糧餉的道路卻迂回繞遠,不易行走。城外的銀城河邊有一條唐朝時修建的道路,是通往鄜州最近的坦途,可惜荒廢已久無人治理,人們也從不由此通行。文彥博上任以後,親自帶人修複了這條故道,使通往鄜州城的路途近而好走,同時他還命人在城積聚了很多糧草,當地官民都不明白他此舉的深意。後來西夏元昊果然準備率軍來進攻,卻看到鄜州城早有準備,隻好撤兵而去。

    文彥博任宰相時,北宋與遼國達成了和平協議,數十年間國家都沒有發生大的戰爭,然而軍隊數量卻年年有增無減。文彥博認為在和平時期國家沒有必要保持龐大的軍隊,軍隊過多會給財政帶來沉重負擔,造成國家財力衰竭,因此,他找到樞密使龐籍,一起討論淘汰冗兵減省冗費的事情。裁軍一事被提交朝堂討論的時候,許多大臣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指出:往年朝廷擔心災荒年間會發生災民暴動,於是便在災區大規模征兵,現在如果執意裁軍,恐怕這些被裁減之人會聚為盜賊,危害社會安定。宋仁宗聽了這兩種不同意見後遲疑不決。文彥博決然地說:現在國家公私困竭,冗兵是個重要的原因,如果因為裁汰冗兵而發生變故,我甘願朝廷治我的死罪。最終朝廷采納了文彥博的意見,裁汰冗兵達八萬之多,國家財力得到大大舒緩,裁軍後也沒有發生任何變故。

    文彥博多年身居高位,但他為人謙遜、寬厚,從不以勢驕人,在是非麵前卻不計個人得失,敢於秉公直言。宋神宗熙寧二年,拜陳升之為相,當時文彥博擔任樞密使(最高軍事長官)。神宗以文彥博朝廷重臣,資格老,功勞大,所以把陳升之在朝堂上覲見的位置安排在文彥博後麵(宋代重文輕武,按常理應該是文官的位置排在武官之前)。文彥博對此優待堅辭不就,他說:自我朝開始,從來沒有樞密使位次居於宰相之前的,隻有曹利用任樞密使時狂妄自大,悍然站位在宰相王曾等人前列。我本人還稍稍知道一點禮節,不敢效法他的做法而紊亂朝綱。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方便以後閱讀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出將入相五十年,威震異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出將入相五十年,威震異邦!並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