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大學學費有多貴?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本章:明朝的大學學費有多貴?

    買賣文憑之事,古今中外並不鮮見。比如,現在常見的大學招生指標,在古代便買賣興隆。因為斂財快,這甚至成為朝廷彌補國庫虧空的一種手段。

    古代大學畢業生“包當官”

    有人認為大學體製是西方人創造,其實不然。中國古代即有高等學府,隻是辦學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興叫“大學”。商時的中國大學叫“太學”;周時叫“國學”,國學是周王辦的,諸侯辦的則叫“泮宮”;西晉時稱“國子學”,北齊易名“國子寺”;隋則改稱“國子監”,一直到清末都是這叫法。

    真正把大學叫“大學”的,在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當年,中國誕生了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京師大學堂,即今北京大學的前身。

    與大學不叫“大學”一樣,中國古代的大學生也不稱為“大學生”。以明代稱謂來說,通稱“生員”,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叫“監生”,學生可享受“助學金”,由國家財政支出,因為是用於學生改善夥食,故稱為“廩膳”。

    國子監是朝廷的中央宮學,用現代人的話說,它是中國古代的國家級重點大學,學生比現在博士的水平還高,其學術地位遠勝於今國務院“211工程”中確定的全國重點大學。現在的大學生連個工作都難找,但國子監的畢業生可沒這擔心,不僅包分配工作,很多時候還“包當官”。明代便規定,“入國學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換句話說,上了國子監就能當官,上不了便別想往上爬。

    試想,“包當官”的大學誰不想讀?所謂“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大概就是這原因吧!

    明代的國立重點大學“南大”“北大”

    上大學的好處多多,但上大學得憑成績,要考,古今一理。沒有成績,如果有一個不凡的家庭背景,有當大官的老爸、太子黨的身份,也可以,特招嘛。如果沒有這些條件,是不是沒門了?也不是,但前提條件得有錢——買個入學名額。這便是現在大家常說的“花錢上大學”。

    古時的入學名額叫“員”,生員就是這意思,即今“招生指標”。所謂花錢上大學,就是購買到這種招生指標。招生指標並不是每個朝代都買賣的,最瘋狂的年代,是明朝。明朝廷曾經明碼標價,以收取“讚助費”的方式,公開出售招生指標,這種行為叫“官倒”。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雖是布衣出身,無文憑缺學位,但卻很重視教育。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時全國尚未統一,朱元璋便在應天府(今南京市)的集慶路附近開辦了明朝第一所國立重點大學——國子學;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又及時恢複了中斷多年的“全國統考”(鄉試)。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三月國子學改稱“國子監”。明成祖朱棣奪位後,將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於是明朝有了兩所國立重點大學,即南京國子監(或“南雍”)和“北京國子監”(或“北雍”)。南雍和北雍,可以看成是明朝的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

    國子監是古代出“賢人”的地方,現在南京、北京的明國子監遺址附近都有“成賢街”就是這原因,招生指標是不應該成為商品的。但是隨著國力下降,中央財政嚴重虧空,朝廷急於搞錢,便開始“教育亂收費”了:凡想上大學、到國子監讀書者,不論成績優劣,不問家庭出身,“軍民子弟”隻要肯出“讚助費”,就發給“錄取通知書”!有意思的是,明朝時收取的讚助費不要現金,隻收當時短缺的糧食或是馬匹等。

    “官倒”烏紗帽,在古代中國屢見不鮮,但像明朝這樣“官倒”招生指標的,實在少見,可以說開了中國花錢上大學風氣之先。國子監的學生,本來因為出身和入學方式不同,叫法便不少,如舉監、貢監、蔭監、恩生等,自打招生指標可以買賣後,叫法又多了一種“例監”,這是給通過買指標入學學生的專有稱呼。

    朱祁鈺首開“納粟納馬”入監讀書先河

    明代的“招生新政”,出現在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力主實施的竟然是當朝的皇帝、史稱代宗的朱祁鈺。

    朱祁鈺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繼位前封為郕王。這皇位本來與他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大哥朱祁鎮禦駕親征侵犯北方邊境的蒙古瓦剌部落遭生俘,天上掉餡餅砸到朱祁鈺的頭上,當上了“代理皇帝”。但當時邊境戰事遠未結束,軍費開支龐大,中央財政卻入不敷出,搞錢成了朱祁鈺的當務之急!從哪搞錢?臣僚給朱祁鈺開出的妙方之一是,“納粟納馬者入監讀書”。這話什意思?就是給國家多上繳糧食,便能獲得進國子監讀書的機會。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方便以後閱讀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明朝的大學學費有多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明朝的大學學費有多貴?並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