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的夫人孟小冬如何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本章:梅蘭芳的夫人孟小冬如何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

    在與梅蘭芳的婚姻走到盡頭後,流言蜚語接踵而至,小冬悲憤之下,一度告別舞台,潛心念佛。五年後,她到上海參加一次剪彩活動,再遇當初幫她出麵向梅蘭芳要個說法、拿到兩萬塊錢“分手費”的上海灘大亨杜月笙,從此,開始了她人生的另一段傳奇……

    孟小冬,女,北平宛平人,梨園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劇優秀的女老生。人稱“冬皇”的孟小冬。是京劇著名老生餘叔岩的弟子,餘派的優秀傳人之一。她的扮相威武、神氣,唱腔端嚴厚重,坤生略無雌聲。孟小冬一生經曆坎坷,於1977年卒,終於台灣。人民音樂出版社的出版的《孟小冬》演繹了她坎坷而又傳奇的一生。

    這樣說——在陳凱歌的電影《梅蘭芳》問世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她。她的名字隻有在那些關於《梅蘭芳》或者《杜月笙》的傳記中偶爾出現。但現在,通過陳凱歌的那部電影,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的人都開始注意到這個閃耀著奇異光輝的名字。她的絕世唱腔,她與梅蘭芳、杜月笙纏綿悱惻的動人愛情,她的真性情與絕世的美貌,讓她注定為世人所注目。她是梨園的“冬皇”,她就是絕世名伶——孟小冬!

    孟的美在天生的純淨,雖自知麗質,但並不以此媚世,身上有仙風,而絕無半點狐氣。因此,她贏得了梅蘭芳。梅愛她,也因她傑出的京劇藝術表現。可惜,他們隻在一起生活了7年,1927年,兩人結婚,1933年離異。看來,那時就有所謂“七年之癢”。從史料上看,梅先生似乎責任大一些,他不能處理好家庭關係。

    首先是二夫人福芝芳對孟小冬的排擠,這件事到梅蘭芳訪問美國的時候已經鬧得不可開交,福芝芳最後不惜墮胎相逼,梅蘭芳不得以隻身赴美。這件事,足見福芳芝手段之彪悍,梅蘭芳處事之軟弱,更能體會出孟小冬內心的委屈。這之後,梅蘭芳剛從美國回來就出了所謂“戴孝風波”,這場實為名分之爭的鬧劇,更使孟小冬心灰意冷,再到後來鬧得滿城風雨的“李誌剛案”,(追星族李誌剛,早就開始追捧孟小冬,由於愛屋及烏,得到梅、孟結婚的消息,受到刺激,於1927年9月14日持槍往見梅蘭芳,開槍打死了從中斡旋的《大陸晚報》經理張漢舉,軍警則把李誌剛亂槍擊斃後梟首示眾。)家事演化成刑案並公開化到了社會新聞的程度,兩人的壓力可想而知。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梅蘭芳完全身不由己,他非但不能保護孟小冬,反而被眾人和輿論裹挾到了她的對立麵去。他們隻好選擇了分手

    受傷遁入空門

    與梅蘭芳分手後,1932年正當孟小冬專心致誌地投師深造之際,又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天津一家大報上忽然登出了連載小說,用化名影射孟、梅之事,說某著名坤伶向某名伶敲詐大洋數萬,並把5年前發生在東四九條馮宅的綁架殺人案重新提了出來。

    社會上一時謠言四起,輿論沸然,越傳越離奇。因為是小說體裁,還作了種種虛構,但由於並未指名道姓,也無法予以評理。小冬麵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心灰意冷,對於舞台生活,深感厭惡。她來到北平拈花寺,拜住持量源大和尚為師,舉行了皈依三寶典禮。自此以後,小冬一心向佛,以求身心清淨。小冬曾恨恨地坦言:“婚姻不如意才促使我信佛的。”

    孟小冬茹齋念佛,對戲劇界來說,無疑是一大損失,要求孟小冬複出的呼聲越來越高。這時,有人向她陳述厲害:你自暴自棄,脫離舞台,無聲無息地家居念佛,正好中了別人詭計,反而使人對報上的小道消息信以為真,日子一久,觀眾逐漸把你遺忘,最後毀了自己的才華,豈不可惜。

    孟小冬一下子茅塞頓開,她寫了《孟小冬緊要啟事》,於1933年9月在天津《大公報》頭版上連登三天。在全篇五百多字中,有六處提及梅,隻有開頭一處直呼其名,而其他五處均客氣地以“蘭芳”二字相稱。其中責梅措辭,最重的也不過是說梅“含糊其事”、“足見毫無情義可言”等語而已,找不出一句攻擊性的詞藻,有理有節,富於人情味。在談到與梅分手原因時,也隻是用了一句話:“是我負人?抑人負我?”到底是誰錯了?沒有明說,也不便明說。孟小冬把這個問題最後留給讀者去評判了:“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

    小冬之所以要將苦惱的身世向世人“略陳梗概”,說明她和梅分手以後,幾年離索給她帶來的巨大痛苦,暗喻自己備受侮辱和“複遭打擊”的悲慘處境。從“啟事”中還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當初孟小冬嫁梅時,苦苦追求的是“名分”。半個月後,孟小冬抖擻精神,東山再起,重返她酷愛的戲曲舞台。

    剪彩再遇大亨

    1937年5月1日,位於上海市中心的黃金大戲院舉行開幕典禮。由大亨杜月笙揭幕並致開幕詞。開幕行剪彩禮的是3位年輕貌美的女士:孟小冬、陸素娟、章遏雲。

    孟小冬這次到上海剪彩,受她結拜金蘭的姐姐、杜月笙的四姨太太姚玉蘭的邀請,下榻姚在辣斐的住所。姚早知道杜月笙對孟有意,又念孟已屆而立之年,還無家可依。此外,姚雖已嫁給杜月笙,因遭前麵的二、三太太反對,尚未搬進杜公館,又因杜的前3個太太都是蘇州人,而姚一個人是北方人,感到勢單力薄。所以剪彩之後就把孟留在身邊,明是陪她,實則從中撮合,自己也可以借此壯壯聲勢。

    一天晚上,姚玉蘭把孟小冬叫到自己的房間,讓她陪自己睡,一起聊天,子夜過後,方朦朧入睡。不知過了多久,孟小冬迷糊中覺得姚玉蘭起來了,還以為她是去上廁所,不一會,孟小冬發現回來的卻是一個男人——杜月笙,她嚇了一大跳!此時,經曆過感情坎坷的孟小冬,自知難逃杜月笙的魔掌;同時也想到這幾年來一直受到杜月笙的種種好處,恩猶未報,因此不再拒絕。翌日一早,姚玉蘭對小冬說:“小冬,你留下來吧,咱們姐妹合成一家,和那幾個蘇州女人鬥,把家產都奪來,我們兩人平分。”打此以後,孟就留了下來,自然而然成了杜月笙的情婦了。

    不久,因日寇侵占上海,杜、姚逃往香港,孟小冬暫回北平。過了一年,杜月笙叫小冬速去香港。孟小冬到了香港九龍,在杜家盤桓數月後,仍經上海返回北平。

    1938年10月,孟小冬在北平正式拜餘叔岩為師。入門以後,小冬悉心侍奉師父,並且嚴格按照師父的要求,在這五年的深造期間,基本停止了演出。期間餘叔岩幾次手術,小冬更是不離左右,親如骨肉。最後她終成餘氏衣缽的唯一傑出傳人。1943年餘叔岩去世,孟小冬心灰意冷。她無心唱戲,當時北平正處敵偽政權時期,小冬乃以“為師心喪三年”為由,謝絕歌場,隱居不出。直到抗戰勝利,日本投降,方與程硯秋合作,通過廣播電台向全國播唱《武家坡》以示慶祝。

    同居沒有名分

    而杜月笙那頭,1937年由於日寇來勢凶猛,淞滬防線於當年11月12日全線崩潰,日軍占領了上海。半個月後,杜月笙擺脫了日軍的威逼,逃離上海,流亡香港。不久,姚玉蘭和幾個子女亦先後到達香港。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被日軍占領。這時杜月笙剛好飛往重慶向老蔣匯報工作。隨後香港淪陷,無法複返,杜月笙從此困居重慶。一個多月後,姚玉蘭及子女等也輾轉千,由港安全到達重慶。這一呆就是三年多。

    1945年杜月笙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上海老巢,這時姚玉蘭和幾個子女還都留在重慶,一時還回不來。他突然想起北平的孟小冬,時隔多年不見,她現在可好?想到這,他趕緊讓總賬房黃國棟寫封掛號快信,叫她速來上海。孟小冬從北平來到“18層樓”公寓706號時,杜月笙已等候多時。如今的孟小冬,年已快四十,由於常年嗜食鴉片,加之經常生病,身體欠安,臉帶煙容,顯得消瘦,但依然還是那樣年輕。杜月笙顧不上寒暄,一把將小冬拉進懷抱……

    從此,杜月笙和孟小冬半公開地過起了同居生活。1946年春末,姚玉蘭拖著幾個兒女,回到了上海。姚玉蘭回到上海後見老杜有了小冬,竟和她像陌生人似的愛理不理的了,十分傷心。孟小冬看在眼,便決定向杜月笙告辭,借口老母年邁放心不下,暫時回北平住一段時期。

    義演破鏡難圓

    1947年8月30日是杜月笙60歲生日,當時,恰巧兩廣、四川、蘇北等地發生水災。杜月笙決定來個祝壽賑災義演,將演出收入全部用來救災,而義演的一切費用由自己承擔。杜月笙最為關心和日夜思念的是孟小冬這次能不能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方便以後閱讀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梅蘭芳的夫人孟小冬如何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梅蘭芳的夫人孟小冬如何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並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