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人生六戒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本章:曾國藩的人生六戒

    曾國藩是著名的晚清政治家、文學家、理學家、軍事家。他沒有潘安的美貌,也沒有諸葛亮能把同時期的眾多英雄將才玩轉於手心的才能,甚至他年輕的時候還特別的“愚笨”,那為何他還能取得非凡的成就,能受後人極力的追捧呢?我們不妨從曾國藩的人生六戒來看他的品性修行。

    《六戒》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這句話通俗的解釋是一直有能夠獲利的事情不要一直做下去,大家都爭相搶奪的地方就不要去湊熱鬧。這就是“利”與“貪”,第一句是告誡我們在明麵上一直有利可圖的事情,很有可能是一個陷阱,大家都知道月滿則虧的道理,沒有一勞永逸。後半句意在“貪”,就因為是有利可圖的地,大家才會去貪心的爭搶,殊不知這種即使真的有利可圖,大家都去搶的話,等得到手了也是薄利。

    人還是要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多為社會做貢獻才是硬道理。

    《六戒》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為對方的一個小缺點而忽略了他的大優點,不要因為跟對方有一點點小過節就忘記了他以前對自己的大恩德。

    古人也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能因為別人的一個小問題,就認為這個人就說不好的,很多時候我們要善於發現別人的“美”,隻有善於去發現美,忽略一些別人的小缺點,這樣這個世界在你眼都是美好的。

    小學生都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都覺得孔融是個很有孝心和禮儀的人,可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孔融在當官之後被捕入獄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收取不義之財。我們不可否認孔融最後的結局是令人不齒的,但我們也不能否認孔融讓梨這件事是他留給我們的一種傳統美德。

    《六戒》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這句話意思是經常靠著到處說別人的短處來彰顯自己的長處,經常在別人麵前彰顯了自己的長處來體現別人的短處。

    這種是情商非常低的一種表現,這種過於自信自己的長處就是自大,到處說別人的短處,別人會記恨自己,給自己埋下永遠的禍根。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方便以後閱讀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曾國藩的人生六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曾國藩的人生六戒並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