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楊靖宇將軍的叛徒在解放後當官!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本章:背叛楊靖宇將軍的叛徒在解放後當官!

    1940年2月23日,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被敵人殘忍殺害。在這之前,楊靖宇將軍已經在東北與日軍作戰多年,他帶領的部隊由幾十人的遊擊隊發展到師再到軍,活動在東北的白山黑水間,神出鬼沒地襲擊日軍。

    日軍不斷增加兵力。強行將分散在村莊的普通老百姓圈禁起來,製造「無人區」,試圖隔斷抗聯與百姓的聯係,從經濟和政治上孤立抗聯。同時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特務組織,對抗聯將士進行誘降。

    為了對付楊靖宇將軍,日軍幾乎用盡了一切辦法。雖然這些舉措給抗聯帶來了極大困難,但楊靖宇將軍率領的部隊仍然頻繁出擊。

    即便是日軍「討伐」部隊增加到8萬餘人的1939年,據日方資料統計僅該年上半年就發生540次戰鬥,其中60%以上是抗聯主動出擊。

    但是頻繁出擊的楊靖宇將軍,又為何會突然被敵人殺害了呢?其實這與一個叛變有關,要不是他將楊靖宇將軍的重要信息透露給日軍,並親自帶兵「討伐」抗聯。日軍的重兵圍堵即便會讓抗聯遭受一些損失,但絕不會導致楊靖宇將軍犧牲。

    這個叛徒的名字就叫程斌,叛變前是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也是楊靖宇的得力助手。

    諜戰劇《愛國者》中的程彬就是以此人為原型。更無恥的是,這個叛徒在解放後居然還混入軍隊當了個小官。然而善惡終有報,叛徒最終在一場大雨中暴露了身份。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漢女幹程斌是如何一步步逼死楊靖宇將軍,解放後又是如何混入部隊並最終暴露的。

    程斌1912年出生於吉林伊通,上過中學有一些文化,畢業後在長春一家鍾表店當學徒。「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日軍開始了殘酷的殖民統治。同時,***地下組織也秘密在東北組織抗日活動。

    當年程斌還是個熱血青年,畢竟汪精衛也曾寫過「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這樣的詩句。20歲的程斌不願當亡國奴,加入***領導的抗日組織,不久後又參加了磐石的抗日遊擊武裝。

    當時遊擊武裝實力較弱,又與當地地主和綠林人士矛盾尖銳,發展比較艱難。1932年底,擔任滿洲省委代理軍委書記的楊靖宇受組織委派到磐石整頓遊擊隊。程斌當上小隊長,並開始嶄露頭角。

    在楊靖宇帶領下,遊擊隊打擊日偽和漢女幹地主武裝,獲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1933年9月18日,按照中央指示,楊靖宇又將磐石、海龍兩地的遊擊隊合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下轄兩個團和一個政治保安連,程斌擔任連政治委員。

    政治保安連與警衛連有些相似,對忠誠度要求極高,程斌能擔任這支核心部隊的領導,可見那時他已經頗受信任。此後程斌升遷非常快,僅用了兩年時間就晉升為第一師師長。楊靖宇把這支自己一手創建的部隊交給了程斌,足見對其器重。

    程斌之所以升遷得如此之快,一是當時東北遊擊武裝與中央失去了聯係,無法補充幹部,稍有文化的程斌得到重用。二是程斌帶兵打仗確實有一些水平。他在1935年時組織各路抗日武裝開會,促成包括一些綠林人士在內的一千多人的隊伍同意配合抗聯行動。

    在一師的壯大過程中,程斌帶領部隊取得了一些勝利,成為一員戰將,開始小有名氣。但隨著地位的提高,他內心也滋生了貪圖享受、居功自傲的情緒,革命意誌開始動搖。

    由於抗聯活動頻繁,經常襲擊日軍後方基地。日軍開始了針對性的行動,從1935年起就在東北全境實行「集家並屯」政策,把一些偏遠的小村莊強行並入大村莊,以實現對抗聯經濟和政治上的孤立。琇書網

    此外,還組織了一個由漢女幹和日軍組成的「長島工作班」,對抗聯戰士

    背叛楊靖宇將軍的叛徒在解放後當官!.

    進行策反和誘降。威逼利誘抗聯家屬,要他們找回自己的親人。在這種攻勢下,一些與抗聯一師結盟的隊伍發生動搖,使一師力量被削弱。

    在日偽軍重兵圍堵之下,一師政治部主任胡國臣、一軍政治部主任兼參謀長安光勳先後被捕並叛變。這兩人對抗聯將士非常熟悉,他們給長島工作班出了個非常陰毒的主意。他們說:「要想消滅抗聯必須先消滅一師,一師師長程斌是個孝子,隻要將其母親抓來就能迫使其歸順。」

    由於日軍的壓迫,一師進入本溪老和尚帽子山一帶打遊擊。此時他們已經與軍部失去了聯係,補給中斷,又遭遇日偽軍重兵圍堵,戰士們的情緒變得低落。程斌作為部隊***,理應想辦法鼓勵士氣。但他卻未能頂住壓力,帶頭叛變了。

    1938年6月,日軍聽取兩個叛徒建議將程斌的母親和哥哥抓捕,並派飛機向藏在密林中的抗聯部隊投傳單。程斌得知親人被抓,原本已經動搖了的意誌變得更加脆弱,投降心理日趨強烈,開始派人與日軍聯係。

    最終,在程斌的脅迫下,抗聯一師有115人帶著武器投敵。另有30名戰士堅決不願投降,離開了一師。程斌投降後當上了偽通化警務廳富森警察大隊副大隊長,並參與對楊靖宇的圍捕。

    程斌對楊靖宇極為熟悉,據抗聯老戰士回憶,程斌在密林中找楊靖宇,根本不用碰頭,聽槍聲就能判斷是不是他。此外程斌還非常熟悉楊靖宇的活動規律以及軍需方麵的許多秘密,他的參與對楊靖宇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程斌帶著日偽軍瘋狂進攻藏身在山林中的抗聯隊伍,並破壞了抗聯隱蔽的後勤設施,包括糧食彈藥儲藏點等,使得抗聯生存環境變得極為艱難。

    據日軍士兵回憶,在程斌投降以前,日偽軍追擊抗聯時根本不敢在山林中過夜。天還沒黑他們就會找安全的地方宿營,直到第二天白天再進山搜捕。但經過一夜的時間,哪還能找到抗聯的影子?這也是楊靖宇能一次次脫身的重要原因。

    但程斌不一樣,他熟悉山林,敢在山中過夜。程斌參與後與日偽軍形成「倒班」,日偽軍白天活動晚上休息,而程斌則晚上出動白天休息。

    此外,程斌還積極為日軍出謀劃策,他提出「擒賊先擒王」的策略。日軍采取了他的建議,專門針對楊靖宇成了4個「討伐」大隊,聯合外圍日偽軍,在抗聯遊擊區設置了數十道封鎖線。這時程斌已經擔任大隊長。

    在「討伐」過程中,楊靖宇率領部隊靈活應戰,一次次成功突出日偽軍的包圍,但自身也受到較大損失。然而程斌卻仿佛在楊靖宇身上裝了**一般,總能如影隨形,一步一步把楊靖宇逼入絕境。

    麵對強敵,為了保存實力,楊靖宇隻能采取化整為零的策略,因此他身邊部隊越來越少。1940年初,楊靖宇在濛江一帶活動時身邊隻剩200多人,而且沒有物資補給。在此危急時刻,警衛旅一團參謀丁守龍被俘後叛變,供出了楊靖宇所在位置以及行動計劃。.c

    日軍得知這一消息後,組織包括程斌在內的9支警察大隊和一些偽軍總共4萬多人,對楊靖宇所在的山區實施「鐵壁合圍」。楊靖宇帶領部隊左衝右突,誓死不屈,山下卻不時傳來程斌的喊話聲,使得一些人發生動搖。

    到2月15日早上,楊靖宇身邊僅剩6名戰士,他們被一支漢女幹部隊發現。隨即,日偽軍如瘋狗一樣向楊靖宇藏身的山區撲來。日偽軍一度在山溝內發現6名抗聯戰士,並打死一人,抓捕2人。他們以為**的人就是楊靖宇,還發出了「捷報」。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方便以後閱讀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背叛楊靖宇將軍的叛徒在解放後當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背叛楊靖宇將軍的叛徒在解放後當官!並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