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以一票之差落選美國國語”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本章:“德語以一票之差落選美國國語”

    你能想像,當你去美國旅遊、公幹時,碰到的都是說一口純正德語的美國人嗎?有這樣一個傳說:「曆史上,德語曾經以一票之差落選美國國語」,正因如此,你才沒有看到前麵所說的那一幕。這個傳說被證實是假的,但德語與美國這個年輕國家有很深淵源卻是事實。

    一個流傳200年的故事

    「德語以一票之差落選美國國語」的故事流傳了200多年,中國故事據說有9個版本,其中最生動的一個版本是這樣的: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第二年,北美13個殖民地決定脫離英國而獨立。可是獨立之後,新國家采用什語言呢?有很多人認為英語是殖民者的語言、敵人的語言,不讚同新國家繼續使用,所以建議采用德語為國語。也有很多人認為殖民者是敵人,但英語不是敵人,沒必要采用德語。大家爭執不下,最後決定用投票的方式解決。就在投票當天,支持采用德語的一個代表弗雷德克·米倫伯格來晚了,錯過了投票時間。結果,德語以一票之差輸給英語,失去了成為美國國語的機會。

    很多人認為這個故事是真的。首先,德語在當時的北美不是一種少數民族語言。由於戰爭、宗教等原因,德國人在17至18世紀大量移民北美。盡管宣布獨立的13塊殖民地屬於英國,但那有為數眾多的德國人,德語很流行。其次,米倫伯格,也就是後來的美國眾議院第一任議長,是一個德國人,順理成章他會支持新國家采用德語。不過很可惜,他來晚了。

    還有一些重要史實似乎也能「佐證」這一說法。例如:最早發布《獨立宣言》已經簽署這一消息的是賓夕法尼亞州一份名為《賓夕法尼亞州郵報》(PennsylvanischerStaat***ote)的德文報紙。

    據德裔美國曆史學家威利·鮑·阿德姆斯研究,1776年7月4日,各殖民地代表簽署《獨立宣言》後將它交給一個名叫約翰·當列普的印刷匠去印刷。7月5日,還沒等約翰·當列普將宣言全部印出,《賓夕法尼亞州郵報》就刊登了「《獨立宣言》正在印刷,將於今天或明天發布」的正式消息。7月9日,這份報紙又刊登德文的《獨立宣言》全文。這些證據,似乎都在說明德語至少應該是當時新國家的備選官方語言之一。

    盡管有這些史實,但很可惜,代表們投票選美國國語的故事最終被證實是假的。那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曆史上到底有沒有類似的投票呢?真相是,這個故事是由一次關於采用德文撰寫法律文書的投票演繹而來。

    一場撲朔迷離的投票

    事情是這樣的。從17世紀開始,德裔移民陸續來到北美,他們除了來自歐洲的德意誌地區外,還來自奧匈帝國、沙俄帝國等地。美國剛獨立時,說德語的人在美國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族群。他們保留了自己的語言、文化和生活習慣。盡管當時很多州的學校采用德語、英語雙語教學,日常生活中德語也完全行得通,但法律文書、政府公告等還是采用英語撰寫。這讓德裔移民感到很不方便。據《德裔美國人:一個種族的經曆》一書記載,1794年1月9日,弗吉尼亞州奧古斯塔縣的德裔農場主們向美國眾議院遞交一份***書,要求將英文法律文書翻譯成德文,或者將法律文書、政府公告同時用德文、英文撰寫、發布。他們覺得,這樣不但可以方便德裔移民而且有助於他們融入美國生活。不幸的是,這個看起來能惠及大眾的提議,以42票對41票的表決結果,被眾議院投票否決。出人意料的是,決定投票結果的關鍵一票來自當時的眾議院議長、德裔美國人弗雷德克·米倫伯格。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方便以後閱讀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德語以一票之差落選美國國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德語以一票之差落選美國國語”並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