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北地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喜歡小錢錢的肥貓 本章:第314章 北地

    北地幽州,公孫族地。

    這片常年酷寒的土地上,健壯的北地男兒揮灑著汗水,鍛煉著武藝,既是防備異族,也是在應對那位老鄰居--北大方帥臣,董卓。

    自從其來到北方後,便一直在幽州西部端坐不動。不斷吸納地方黃巾精銳,擴充兵力,混雜著他帶來的老卒,隻過了數十日,本部兵丁便有了四萬,接近滿員。

    東北統製與西北統製也有了大體的架子,合計七萬眾有餘,其部暫時由兩位張角親傳弟子統領,聽從董卓號令。

    而其他素質沒有達標的黃巾軍士,都被董卓一一勸返,回家務農去了。

    地方黃巾軍本就是上好的兵苗子,經過選拔後再交給老卒,士卒戰鬥力十分可觀。

    哪怕是手握大量幽州突騎的公孫瓚都感覺到一股莫大壓力。

    須知幽州地處北疆,駐紮有大量的邊軍,幽州突騎是幫助漢光武帝奪取天下的三大精銳部隊之一。

    這支部隊從東漢初年就被公孫家盯上,經過上百年滲透拉攏,基本已經算是公孫家的自留地。

    而以“仁”著稱的幽州牧劉虞。

    身為朝廷任命下來的幽州牧,他天然擁有對幽州的處置權以及宗室所帶來的大義加持。

    這位頗有手段的幽州牧在來到幽州後,敏銳的察覺到邊軍被幽州世家滲透的嚴重,馬不停蹄的對其進行反滲透。

    經過數年苦工,總算是將絕大多數邊軍步卒給拉入自己麾下,還用懷柔手段拉攏了不少異族騎兵。

    兵力與戰力都能隱隱壓著公孫瓚一頭。

    除了這兩位,剩下的其他勢力便是鬆散的異族部落。

    戰鬥力不能說沒有,隻能說聊勝於無。

    麵對著這虎視眈眈的董卓大軍,公孫瓚與劉虞都在不斷征兵。

    幽州擁有十一郡九十邑,人口近四十四萬戶,總計二百五十二萬人。

    在極限狀態下,整個幽州可以抽出二十五萬號兵丁。

    然而礙於糧草與兵器甲胄數量,劉虞隻能保證八萬兵士的供給。

    而公孫瓚依賴祖產,也練出了六萬兵士,還好其中有一萬多名騎卒,足以對付成倍於自己的敵人。

    就是這一股力量,麵對著董卓,還是有點發虛。

    隻有兩家軍隊靠在一起,才有些許安全感。

    二人騎馬結伴在公孫某處練兵地行走,其後數百騎士相隨。

    劉虞看著公孫族地處的練兵場,不由讚歎一句,“公孫家主真乃一等一的北地漢子,如此規模的精兵,就是最強大的異族部落舉族而起都比不上。”

    公孫瓚抬眼望去,頗有一股自得之色,“哈哈哈,州牧說笑了,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哪比得上朝廷的幽州邊軍。”

    劉虞布滿皺紋的臉扯出一個笑容,卻是有些勉強。

    什意思?是給自己上眼藥還是一時間說錯話了?

    幽州邊軍的戰力確實不錯,畢竟是用來保衛邊地的,要是戰力不好,那洛陽天子的位子可就坐不穩了。

    但最強的一股邊軍如今不聽自己這位州牧的命令,反而自號為公孫家軍,為眼前的這位公孫瓚馬首是瞻。

    自己費了老鼻子勁,才要回了區區數百名幽州突騎,跟異族騎兵夾雜在一起,勉強組了支四不像的騎軍。

    若不是現在張角勢大,自己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這位虛名漢臣,實則漢賊的公孫瓚。

    公孫瓚麵對劉虞的笑容,同樣笑容滿麵,配合著俊朗的臉龐,可謂玉麵郎君。

    然而這位玉麵郎君的心可不像臉上所現的那言笑晏晏。

    剛才那句話就是故意惡心劉虞的。

    自從他來幽州之後,處處跟自己犯衝。

    政治上,哪怕公孫家經營地方多年,與上下官吏交好,這位宗室大臣一來,絕大多數官吏馬上調轉風向去討好他。

    經濟上,原先自己與異族經營市場,經營的好好的,一手大棒一手甜棗屢試不爽,誰知道劉虞直接將公孫家當做大棒,把他自己當做甜棗,讓異族都親近他,直接廢了自己經濟一臂。

    軍事上,隨著劉虞的介入,幽州邊軍各級軍官漸漸於公孫家離心,步卒軍官尤甚!

    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都是劉虞占據大義,壓得公孫家節節敗退,簡直是硬生生的把公孫家經營的鐵板一塊的幽州撕成兩半。

    如此種種,公孫瓚恨不得一槍攮死劉虞。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貧道張角,請大漢赴死》,方便以後閱讀貧道張角,請大漢赴死第314章 北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貧道張角,請大漢赴死第314章 北地並對貧道張角,請大漢赴死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