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先帝遺詔?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血狸奴 本章:第422章 先帝遺詔?

      君侯,呂氏呼?

      君侯,呂氏呼······

      無論是否真的有罪,甚至是無論是否真的做了什不好的事,對於漢家的外戚群體而言,這樣一句寥寥數字的中傷,都是極其致命的。

      ——君侯,難道是呂氏外戚嗎?

      ——君侯,難道要做呂氏外戚那樣禍亂天下的逆賊嗎?

      在如今漢室的輿論環境中,呂太後已經被大致洗白,但也不過是曆代漢天子交替努力得出的成果。

      而在開國外戚:呂氏一族中,除去呂太後之外的每一個人,都早已經變成了徹頭徹尾的逆賊。

      到了怎樣的地步呢?

      隨便提起幾件事,便能知道呂氏外戚,在如今漢室輿論大環境中‘人人喊打’的程度了。

      眾所周知:當今天子勝的祖父、先孝景皇帝劉啟的父親——太宗孝文皇帝劉,並非是正常的順位繼承。

      作為太祖高皇帝劉邦的第四個兒子,這位代王殿下先是經曆了父親劉邦死去,兄長劉盈即位;

      之後又經曆了大侄兒劉恭、小侄兒劉弘各自在皇位上坐了四年。

      直到呂太後駕崩,小侄兒劉弘再也無法坐在皇位上,這位溫良恭謹的代王殿下,才被平滅諸呂的陳平、周勃等老臣迎入長安,並迎立為新君。

      而在這個過程中——在諸侯大臣共誅諸呂的過程中,有另外一個劉漢宗室,起到了極為重要的關鍵作用。

      如果沒有這個人,誅滅諸呂,就注定會是一紙空談。

      ——齊悼惠王劉肥之子,代王/太宗孝文皇帝劉的另外一個侄子:齊哀王,劉襄。

      諸呂之亂的平定重點,當然是在長安的武裝政變,以及絳侯周勃所主導的、針對呂氏外戚一族的一係列政治清洗。

      但若沒有齊哀王劉襄率二十萬大軍,於函穀關外擺出一副‘我特來了奧!’的架勢,呂氏根本不會將注意力和兵力分散到關外,平白給絳侯周勃鼓動北軍,以至於‘劉氏左袒’的機會。

      想想就能明白:諸侯大臣共誅諸呂,這便是有諸侯,也有大臣。

      大臣是陳平、周勃等在朝開國元勳,而諸侯,自便是出錢出力的齊哀王劉襄。

      那,問題的關鍵點來了。

      ——大臣們共誅諸呂,可以理解為是在呂氏的淫威下忍辱負重多年,實在忍不下去了,想要拚死做出反抗;

      那齊哀王劉襄這做,又是為了什呢?

      如果說些場麵話,那不外乎便是‘身為劉氏宗親,有拱衛長安天子的責任’啦~

      ‘心疼在長安做泥塑雕像的天子表弟’啦之類。

      但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

      ——諸呂平定,齊王即立。

      這個邏輯也很好理解。

      諸侯大臣共誅諸呂,事兒成了,大臣們得了個匡扶漢室的美名,自然是加官進爵,共同分享勝利果實;

      那作為諸侯王,唯一能值得齊哀王劉襄冒著如此風險去追求的,也就剩下那至尊之位了。

      更何況在那樣的情況下——在呂氏當道,禍亂朝綱多年的前提下,一個能誅滅諸呂,還劉漢天下朗朗乾坤的劉氏宗親,無疑是天子之位的最佳人選。

      換而言之:諸呂之亂從開始之前到結束之後,吊在齊哀王劉襄麵前的那根胡蘿卜,都始終是漢家宗廟、社稷。

      說的再通俗一點,便是皇位。

      可是大家都知道:呂太後駕崩、諸呂為亂長安,又被齊哀王劉襄以及陳平、周勃等大臣應外合平定之後,坐上漢家皇位的並非是齊哀王劉襄,而是當時的代王,後來的太宗孝文皇帝劉。

      那在這其中,出現了什差錯,或者是變數呢?

      如果深究其中緣由,或許可以歸結為‘齊王太強,大臣們擔心不好控製,於是改立人畜無害的代王劉,好讓劉做個傀儡、做個泥塑雕像’。

      但至少在明麵上,陳平、周勃等元勳老臣拒絕迎立齊哀王劉襄的原因是:齊王母家駟鈞,惡人也,即立,恐複為呂氏。

      什意思?

      ——齊王的舅舅駟鈞,據說是一個非常壞的人,如果讓齊王坐了天下,那駟鈞就會是下一個呂氏外戚了。

      就這一句毫無根據,甚至都有些不講道理、不講邏輯的中傷,便讓齊哀王瞬間失去了所有機會,隻能灰頭土臉的撤回臨淄,在短短一兩年後便抑鬱而終。

      可以說,齊哀王劉襄沒能坐上那九五至尊之位、沒能成為漢家的太宗孝x皇帝,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原因,是因為那句‘恐駟鈞複為呂氏’。

      如果沒有這句話,就算陳平、周勃等老臣不想迎立劉襄,也至少找不到這具有‘說服力’的理由······

      再說之後,代王劉自晉陽來到長安,祭祖告廟,承繼大統。

      多年之後,皇後竇漪房得以同兩個兄弟手足:哥哥竇長君,弟弟竇廣國團聚;

      本該是兄弟姐妹失散多年,受盡苦難後團聚的溫情戲碼,竇長君、竇廣國兄弟卻根本沒能和姐姐/妹妹團聚許久,便被如狼似虎的朝臣百官圍了個例外三圈。

      像觀察動物般觀察了好幾圈,又將兄弟二人‘囚禁’在了石渠閣,但凡是個沾點‘溫厚君子’的文人長者,都被送去給這兄弟二人做老師。

      就這被嚴格教育了好幾年,兄弟二人才總算是被放了出來,才得以在整個朝堂內外吹毛求疵的高度關注下,如履薄冰的開始了在長安的生活。

      原因?

      ——皇後的兄弟手足,如果不加以教養,恐複為呂氏。

      還是那句話:恐複為呂氏。

      再到後來,太宗孝文皇帝因黃龍改元之事,同當朝丞相:北平侯張蒼起了正麵衝突。

      天子說黃龍改元是對的,丞相說陛下真是大錯特錯,君臣二人皆寸步不讓,事態自然而然便發展到了要丞相免官,要天子退位的極端局麵。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張蒼被罷相,於是心灰意冷的回到家鄉。

      而在張蒼罷相之後,太宗孝文皇帝最好的選擇,其實是自己的小舅子:竇廣國。

      經過多年的教育,彼時的竇廣國已經成長為了享譽朝堂內外的長者、智者,甚至就連天子劉,都會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大事時,第一個想到竇廣國。

      ——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竇廣國都是太宗孝文皇帝的首席智囊。

      當然,最關鍵的是:剛送走一個頭鐵的張蒼,讓太宗孝文皇帝迫切想要一個和自己一條心,甚至是穿一條褲子的丞相。

      妻弟竇廣國,無疑便是不二之選。

      隻是最終,擋在竇廣國和丞相之位之間的,依舊是那句令人耳朵生繭的話。

      ——如今的皇後,便是將來的太後;

      ——讓將來的太後有一個做丞相的弟弟,恐竇氏複為呂氏。

      仍舊是那句:恐複為呂氏。

      人們常說,歲月總是能衝淡一些東西。

      此事自然也不例外。

      隨著時間的推移,呂氏外戚對漢家君臣、對漢家朝堂造成的陰影,必然會一點點淡退,直到人們完全記不清開國初期,曾有這樣一大家子逆賊,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告訴天下人:外戚擅權,是多恐怖的一件事。

      但至少現在,呂氏亂權的後遺症,依舊是存在於漢家的政治大環境之中。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方便以後閱讀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第422章 先帝遺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第422章 先帝遺詔?並對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