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四章 大明人是什人?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王子虛 本章:第三九四章 大明人是什人?

    朱簡炎最終決定讓大明永遠強大的做法。

    給本土直轄區域盡可能完善優良的自然地理空間。

    東部包括苦兀、蝦夷、日本群島、朝鮮半島、琉球、東寧島全部直轄。

    北部包括外興安嶺、北海,以及除了西鮮卑公國之外的整個鮮卑荒原。

    西部包括巴爾喀什池、蔥嶺,天山、昆侖山、喜馬拉雅山的盡頭。

    南部包括緬甸、暹羅、馬六甲、舊港、婆羅洲、呂宋等一圈半島和島嶼。

    陸地範圍直通兩大洋,周圍都是天然的地理邊界,有多個完全圈起來的內海。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難以確定,關鍵原因就是決策者拿不定主意,或者沒有人承擔責任。

    皇帝拿定了主意,把方向確定下來了,那本土省份的規劃,也就迅速確定下來了。

    本土核心區域,人口稠密的地方,按照傳統設置麵積較小的省份。

    邊沿地區,人口稀少的地方,設置麵積較大的省份。

    外興安嶺和北海以北,隻設置一個鮮卑省,朱靖垣最初提的鮮卑大域直接沒了。

    加上漠北蒙古一個省,漠南蒙古一個省,北部邊疆三個省。

    遼東地區的樂浪布政使司拆分,西部並入遼東省,東部與苦兀合並,成立鯨海省。

    這拆分的邏輯,是盡可能擴大遼東,但又不讓遼東有靖海海岸線,降低遼東的地理範圍複雜程度,大陸上的鯨海海岸線完全交給鯨海省。

    加上基本不變的黑水省,就有了東北邊疆三個省。

    朝鮮半島合並兩個布政使司設立朝鮮省,日本群島上的兩個四個布政使司合並成江戶、奈良兩個省,包括琉球和東寧島在內的海東布政使司並入福建省。

    這樣就有了東部東部海疆朝日三省。

    南方的呂宋一個省,婆羅洲一個省,馬六甲和舊港一個省,南方海疆三個省。

    雲南合並整個緬甸布政使司,交趾、瀾滄、真臘合並成立廣南省,暹羅單獨一個省。

    西部設立西疆、雪域、青海三個省。

    其他原有核心區省份基本不變。

    這樣原有本土兩京十三省,加上邊疆的十五個省,大明本土直轄地區總共三十個省。

    反倒是南洋被拆散了,呂宋這種邊沿地區完全沒了,婆羅洲和舊港、馬六甲這種關鍵核心地區也沒了。

    這樣剩下的南洋群島就基本都是瘴癘之地了。

    剩下的地區之中,就隻剩下爪哇的人口還多一點,然後就是天南大陸了。

    剩下的土地基本都在赤道以南,所以南洋大域也直接沒了,改名叫天南大域了。

    相關的決定確定下來之後,並沒有馬上對外公開,而是開始按部就班的實施調整。

    但是朱靖垣作為最為特殊的參與人員,馬上收到了父親直接發來的消息。

    朱靖垣看著父親的說明,以及大體的地圖規劃,整個人的腦子都是蒙的。

    自己給自己老爹說清楚了利害,本來以為自己老爹作為一個傳統君主,應該本著限製本土規模和地緣的方式來考慮和決定。

    結果他完全采取了相反的方向。

    朱簡炎到沒有讓兒子猜測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

    本著自己老爹教育自己,那自己也就應該找機會教育兒子的心態,朱簡炎把自己的思考和決定的思路都寫了出來。

    朱靖垣就是看完這些說明之後完全懵了的。

    “這真的是大明皇帝的思維方式?確定不是一個民族主義上頭憤青?”

    朱靖垣看著這些文字,體會著自己父親的意思。

    思考了很久之後,慢慢意識到自己又相差了。

    自己之前對自己和自己父親、爺爺之間的思維差異的判斷並不準確。

    自己和父親在自我認知上的最大的內在差異,根本就不是是否認為傳統君主製度落後的問題,不是會不會考慮大明崩潰可能性的問題。

    根本差異在於自己自己覺得自己是個中國人,而自己這個皇帝父親覺得他是個大明人。

    關鍵是,自己的中國人的概念很複雜。

    父親的大明人的概念很簡單。

    在這個世界,當然也有中國的概念,不過此中國非彼中國。

    朱靖垣腦子麵的中國這倆字最為直接的意思就是一個國家名稱。

    但是這個世界上,在大明文化中的中國“二字”,卻不是一個國家名稱。

    不是神州本土任何族群和王朝的正式名稱,甚至也不是非正式的民間代稱。

    朝廷和官僚們開口就是“我大明”,普通人說話也都是“我們大明人”雲雲。

    中國這倆字是一種廣泛的身份定位,基本隻在曆史和文學研究範圍中使用。

    朱靖垣記得,在《公羊傳》禧公四年有:

    “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

    齊桓公救援邢國,衛國等國,被稱作“救中國”,可見最初這個詞本身是個泛指。

    孔子的《春秋》有:

    “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韓愈的《原道》有:

    “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韓愈和孔子的話,一個是原話,一個是引用,意思當然都是完全一樣的:

    “諸侯去學夷狄的禮法,那就把他當作夷狄,諸侯用中國禮法,那才能算是中國成員。”

    可見中國這倆字也是一個身份標簽,用來區分群體內的堅持傳統和背叛傳統的人。

    你這個諸侯用中國禮法跟我打交道,那我就認你的諸侯身份。

    你不用中國的禮法跟我打交道,那我就當你是蠻夷。

    這個定義和相關話題的熱度,與中央王朝的強大程度,基本上是呈反比關係的。

    當中央王朝武力和文化盛世的時候,這種話題基本就沒有人會去提。

    因為基本不存在群體內成員背叛的可能性,出現了也是被嘲笑到死和直接打死的區別。

    隻有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各種問題爆發出來的時候,才會被拿出來甄別叛徒。

    當中央王朝最終滅亡的時候,這種話題就會轉向另一麵。

    元朝的時候,出現了“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之主也”的說法。

    清朝的時候,有了“中國而夷狄也,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

    是否“中國”的辨識範圍擴大了,從群體內有沒有背叛,變成了外來者能不能融入。

    現在的泰西各國的學者們,就經常會熱烈的討論這些話題。

    他們基本都是堅持雙向邏輯的,也就是無論出身是中國還是夷狄,實際的身份是可以通過學習來互相轉化的。

    這是他們想要成為大明人的理論基礎。

    現在的大明強盛到了極限,這種話題在大明本國根本沒有土壤。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1805》,方便以後閱讀大明1805第三九四章 大明人是什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1805第三九四章 大明人是什人?並對大明1805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