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四章 向往赤道和極圈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王子虛 本章:第四九四章 向往赤道和極圈

    朱靖垣和齊彥槐討論寧波,因為當地有屬於軍械部的導彈測試基地。

    把導彈測試基地放在這,是因為寧波府下屬的舟山縣有大明本土最大的海軍軍港。

    由於朱靖垣和朱仲梁的直接關注,大明的導彈研究從一開始就是針對海軍的。

    軍用導彈在地麵上測試完了,馬上就會裝到軍艦上去測試。

    所以大明軍械部設計的導彈規格,仍然集中在艦艇能夠搭載的規模上。

    暫時沒有專門去設計格外巨大的跨洲際的戰略導彈。

    因為大明的領土範圍比前世的任何一個核大國都要大得多的多。

    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土地,都已經在大明的統治之下。

    剩餘三分之一的土地,一部分在墨洲西部,與大明的墨洲土地直接相鄰。

    另一部分就是泰西各國的本土了。

    大明擁有克特島和北墨洲的突尼斯以及海西北岸的土地。

    在這些地方,大明的導彈射程隻需要達到三千公,就能覆蓋全部泰西國家本土。

    這在後世屬於中程彈道導彈的範疇。

    朱靖垣準備從一開始就直接設計成可以裝到戰艦上的規模。

    雖然與太空運載火箭的規模差了一個級別,但是雙方的技術仍然是相通的。

    在設計大型運載火箭的過程中,用於驗證用途的中小型火箭,就足以勝任這個任務了。

    導彈測試基地加一些設施,就能直接當火箭發射的實驗基地來用。

    前世美利堅本土最大的太空發射中心,卡納維拉爾角就跟帕特克空軍基地挨著。

    如果不專門討論建設新的發射基地,大明後續的火箭實驗還會在寧波舟山。

    齊彥槐提出發射基地的建設選址問題,顯然是非常希望另外建設專門的火箭發射基地。

    而且目標很明確,就是想要盡可能的放到赤道旁邊去建設。

    朱靖垣理解他的想法,在赤道上發射大部分衛星,確實都更加的省力。

    不過朱靖垣沒有馬上做出決定,先讓人拿來了一副世界地圖。

    回憶前世幾個重要發射基地的位置,對照地圖去比對他們的位置和緯度。

    準備參考一下前世各大國的直接經驗。

    美利堅本土最重要的火箭發射基地,是佛羅達的卡納維拉爾角。

    那是美利堅本土的最南端。

    如果自己的記憶沒出錯,當地緯度應該是二十八度到二十九度之間。

    朱靖垣看了眼世界地圖的北殷洲地區,根據在佛羅達半島上穿過的北緯三十度緯線,確認了自己的這點記憶沒錯。

    然後是神州本土的西昌衛星發射基地,與卡納維拉爾角非常接近,也在二十八度左右。

    神州南端的文昌衛星基地,緯度在十九到二十度之間。

    自己考慮過的浙江寧波,大概就在北緯三十度線上,相比比卡納維拉爾角和西昌,緯度稍微高了一點點。

    如果自己堅持把航天基地放在寧波舟山,那它在緯度條件上跟卡納維拉爾角接近。

    已經比露西亞的那個北緯四十五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條件好太多了。

    而且現在和以後的大明首都是應天府,寧波可以說是就在應天府的眼皮底下了。

    管理起來足夠的方便直接。

    這樣寧波的綜合條件比卡納維拉爾角更好。

    隻是朱靖垣同樣也想評估之後,更理想化的赤道相比寧波到底能好多少。

    於是朱靖垣拿起紙筆,簡單算了一下幾個備選地方的地球自轉線速度。

    公式非常的簡單,用當地緯度的餘弦,乘以地球赤道周長,再除以一天的時間。

    寧波、西昌、卡納維納爾角三地的線速度,都在每秒四百零八米左右。

    文昌當地的地球自轉線速度是每秒四百三十八米。

    赤道的線速度是每秒四百六十五米。

    地球自轉線速度,可以視為火箭發射的初始加速度。

    地球提供的初始加速度越大,火箭將衛星送到相同速度和高度消耗的燃料就越少。

    文昌的發射場,能比西昌節省每秒三十米的加速度。

    赤道比寧波節省每秒六十米的加速度。

    朱靖垣隱約記得,自己前世看過的某些新聞中提到過。

    說是文昌發射的火箭的有效載荷,相比西昌發射能增加百分之七以上。

    長征五號火箭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載荷是十四噸,百分之七的重量就接近一噸了。

    按照一千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載荷單價十五萬人民幣算,一噸載荷的收益就是一億五千萬。

    如果這種新聞報道中的數據是真實的,那發射場選在赤道還是寧波,相同火箭的有效載荷差距可能會超過百分之十五。

    如果還是按照長征五號的十四噸載荷來算,那一發長五的收益差距就拉大到了三億。

    一發長五的總成本也就在七億左右。

    朱靖垣雖然已經當皇帝了,管理的資源和金錢不知凡幾。

    但是對這個數據的比例還是稍微有點在意。

    與此同時,朱靖垣還知道,如果要往地球同步軌道發衛星,赤道地區的優勢會更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不僅省力,而且省時,過程也更加簡單。

    人造衛星繞著地球運轉的軌道數據,有兩個最重要的基本參數。

    一個是衛星軌道與赤道之間的夾角,也被稱為軌道傾角。

    一個是衛星軌道與地麵的距離,也被稱為軌道高度。

    如果衛星的預定軌道傾角,大於等於火箭發射場所在地的緯度,火箭就能夠直發直達。

    如果軌道傾角小於緯度,那火箭或者衛星就要專門變軌縮小傾角。

    整個衛星發射過程的控製調整環節會多一個。

    發射場的緯度越低,能夠直接送達的軌道傾角範圍就越大。

    赤道的緯度是零,小於所有的傾角……

    所以,如果發射場正好建在赤道上,理論上就能整體減少一個操作環節。

    前世南殷洲的法屬圭亞那航天中心,當地緯度隻有五度。

    對於與赤道傾角五度以上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都能用成本非常合理的方式直接送達。

    而且全程隻需要不到半個小時。

    露西亞的拜科努爾發射場,位於北緯四十五度。

    對於大部分衛星,露西亞都要先送到傾角大於四十五度的同步轉移軌道。

    然後再用發動機縮小傾角,向目標的同步轉移軌道轉移。

    如果要送到平行於赤道的軌道,整個過程需要差不多七個小時……

    大部分時間火箭都是熄火狀態,動力主要用於飛出大氣層和調整軌道。

    這樣多次點火的目的當然是節省燃料,但是對通訊和控製係統的壓力也更高。

    比較起來,一個是單線直達,一個需要四次經停……

    當然,拜科努爾也可以強行直送。

    也就是在持續開著發動機,一邊往外飛一邊調整軌道角度,效果近似於漂移。

    結果是運力下降,運送成本飆升,而且更加難以控製。

    如果把大明的火箭主發射基地放在寧波,條件肯定是比拜科努爾好很多的。

    最低三十度的傾角也能夠滿足大部分衛星需求。

    但相比理想化的赤道地區,肯定還是會有很明顯的差距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1805》,方便以後閱讀大明1805第四九四章 向往赤道和極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1805第四九四章 向往赤道和極圈並對大明1805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