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

    成都城之外,望著漸漸遠離的劉備,直至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中,諸葛亮才戀戀不舍地收回了目光。

    在劉備及其的數千親軍消失在地平線中之後,諸葛亮回轉身體看向身後的百餘位成都臣子。

    他朗聲道:“今大王調集大軍入荊護衛國土,益州兵力空虛。”

    “兵力空虛之下,難免就會有宵小作祟。”

    “亮身負大王留守重任,還希望諸卿能與亮同心同德,一同為大王守好益州。”

    “以待大王凱旋之日。”

    在諸葛亮說完這一番話後,在場的百位成都臣子紛紛對著諸葛亮一拜,口中齊呼:“唯。”

    在場的百餘位成都臣子,因為本土地域的優勢,益州本地士族占了一大半。

    盡管在之前《蜀科》的頒布下,在場的大多益州世家豪族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損傷,令他們心中頗有怨氣。

    但是,他們看了眼他們身前,身如鬆柏般挺立的諸葛亮,心中的某些心思也就暫時放下了。

    世人皆知漢中之戰法正奇謀第一,他在定軍山上那一句“可擊矣”令曹操遭受了莫大的傷害。

    但當時若無諸葛亮在成都運籌帷幄,安撫人心,彈壓不臣,為漢中前線源源不斷地輸送兵力、糧草。

    在漢中的劉備與法正,根本等不到機會說出那一句“可擊矣”。

    諸葛亮能夠憑借一人之力,為劉備穩住益州這個大後方,靠的可不全是他那淵渟嶽峙的德行。

    龍臥蜀中,不可妄動。

    而在說完這番話後,諸葛亮命在場的百位益州之臣,先回城中辦公不要耽誤政事。

    在諸葛亮的命令之下,很快之後,場中的百位益州臣子紛紛離去。

    在成都城外,這時隻剩下了諸葛亮與另外一人。

    這陪侍在諸葛亮身邊的一人,名馬謖,字幼常。

    馬謖,襄陽宜城人,是當今深受劉備器重的侍中馬良的弟弟。

    其當初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入蜀,在劉備平定益州之後,令他擔任了成都縣令。

    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因為這點,諸葛亮往日對其頗多另眼相看,每次接見他,都會從白天談到黑夜。

    馬謖在見諸臣皆已離去後,他對著諸葛亮一拜而後道,“依將軍之見,大王此次出征荊州,能得勝而歸乎?”

    馬謖問的這個話,正是當今益州中每位臣子心中的疑問。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消息已經傳到成都城中。

    最近成都中收到的軍情便是,曹操親率十萬大軍兵壓襄陽,呂蒙亦率十萬大軍包圍公安。

    就是在得到這個消息後,劉備才愈發心中焦慮,還沒等諸葛亮完全召集好蜀中兵馬,就打算提前出征。

    而在這個軍情在成都城中傳開後,麵對當世兩大諸侯合力,齊聚二十萬大軍包圍荊州的危機情勢之下,成都中一瞬間人心惶惶。

    很多人都被曹操與孫權的軍力所懾,認為劉備此番率軍去荊州救援,並沒有多大取勝的把握。

    要不是之前劉備摔玉璧以證心誌,那些益州的名士,恐怕又會跳出來懇諫劉備放棄荊州了。

    如今就算不僅是那些益州籍貫的大臣,心中有所疑慮,就連劉備倚為臂膀的荊州派係之中的不少人,都對這點產生了疑慮。

    例如如今的馬謖。

    隻不過相比於益州士人,荊州士人是不可能會建議劉備放棄荊州的。

    他們隻是對荊州的未來表示擔憂而已。

    麵對著馬謖的詢問,諸葛亮雍容的臉上卻一點不見憂慮。

    他對著馬謖言道,“當今在成都中,唯吾與孝直可勸主上停止東征。

    但東征乃是必然之事,無論是為救前將軍,亦或是於主上的大業來說,荊州絕不能失。”

    “諸人所慮者,無非是敵軍兵盛,而我軍兵寡。”

    “然兵爭一事,無常勢,更不能單單以兵力多寡定成敗。”

    “曹操大軍雖盛,然其部中並無水軍。

    前將軍隻要命麾下水軍封鎖漢江,斷絕水道,令曹魏鐵騎無法度過漢水,則襄陽、江陵二城暫時無憂。”

    “至於公安。”

    諸葛亮語氣有些停頓。

    他這時腦海中回想起了一人背誦《蜀科》的聲音,諸葛亮眼中也流露出了些許懷念。

    雖然糜暘與他並不是如法正一般,有著正式的師徒名字。

    但在論教導糜暘這件事上,他所教的一點也不比法正的少了。

    隻是他往常中,多教的是糜暘政略之事而已。

    法正對糜暘心有思念,他又何嚐不是呢?

    “公安城堅,乃吾親自督造。”

    “子成在荊州已有善謀之名,往日他行事亦頗多細微,有其駐守公安,短時間內也是無憂的。”

    “大王此番攜帶三萬大軍入荊,兵力雖少,但若謀劃得當,定能退卻二敵,保守荊州。”

    見諸葛亮如此篤信,馬謖不禁問道,“依將軍所見,大王率軍入荊後,是當援前將軍,還是先去解公安之圍?”

    “抑或分兵二處,各自施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馬謖的這個疑問諸葛亮並沒有回答,他隻是答道,“今有孝直隨大王東征,有孝直在,大王當無有兵敗之憂,幼常大可安心。”

    諸葛亮說完後看向馬謖,見他臉上的擔憂之色退去了不少。

    諸葛亮之所以會跟馬謖解釋這多,除了他看重馬謖,有想將馬謖培養成才的意思之外。

    還因為自馬良隨軍東征後,馬謖是如今益州中荊州士人中的一個代表人物。

    荊州有危難,在益州中最擔憂的莫過於這些荊州籍貫的士人。

    所以諸葛亮特意將他的看法告知馬謖,待馬謖來日將他的言論散播出去之後,益州中荊州士人的內心自然就會慢慢安定下。

    至於他所說的那番話,也並不是為了安撫人心特意所說的,那是他內心中真正的想法。

    諸葛亮望著天上的太陽,他伸出修長的手指,指向那天上的朝陽。

    隨後他雙指緊扣作圈,將散發著和煦陽光的太陽,給囊括在了他的掌中。

    如今的劉備早已經不是,當初困居新野一地的他了。

    隨著自己十數年來的用心謀劃,如今的劉備勢力就猶如這天上的朝陽一般,朝氣蓬勃。

    劉備的實力早已經今非昔比,麾下精兵強將無數。

    到了這時,隻要荊州不失,複興漢室已經不再是一個夢。

    而他想將天下百姓都帶入他的王道治理下,讓他們安居樂業,也不再是一個夢。

    未來可期。

    ...

    劉備雖如今貴為漢中王,身份貴重至極,但一生征戰不休的他,今日依然選擇了騎馬出征,而不是如曹操那般坐著王駕四處征戰。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一百二十六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一百二十六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